我的儒道以力服人
作者:刘皇叔不是大耳贼 | 分类:玄幻 | 字数:18.9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一章:既来之,则安之
整整六个时辰。
李开泰终于相信了自己的灵魂来到了另一个世界,而且穿越到了一个五大三粗的黑脸大汉身上。
别人的开局即使没有系统和神秘老爷爷,至少也是应该是有一副好卖相。
哪像自己……
索性李开泰从昨晚醒来之后就一直在梳理这位“原住民”脑海里的记忆。
外形:神似李逵,貌若张飞。
现状:一贫如洗,社会底层。
未来:前路茫茫,毫无光亮。
在这样一个背景类似玄幻的世界,李开泰很清楚自己只是一个孤儿没有任何依靠。
所以他昨晚呼叫了一晚上的金手指,可惜不见任何动静。
“他奶奶的……”
抱怨始终不能解决任何问题,拿上小屋内的扫帚李开泰叹着气出了门。
他现在的身份是京都儒家学院内的一名杂工。
其实直白点就是一名专门负责学院清洁的环卫工人。
都说扫地的肯定不是一般人,但人家那是在少林寺,而自己却是在儒家学院。
要说这个世界其实跟李开泰的家乡有相似之处,至少现在好像就正处在所谓的“百家争鸣”时期,更诡异的是儒家学派的开创者也姓孔,不过儒生们更愿意称他为“先圣”。
按理来说,其实能在京都的地头上寻到一份正式工的工作也算不错,但儒家学院近几十年来被打压得着实有些惨。
大印王朝的建国之本为“法”,这也让法家成为了朝堂上势力最大的存在,六部之中除了兵部的兵家,礼部的儒家外,其余的吏部、工部、刑部、户部,皆是掌握在法家手中。
而礼部负责的不过是些祭天和接待外史等面子工作,距离权力中枢有着遥远的距离。
这样的现状也导致了近年来两家学院的招生情况有着天壤之别,法家学院那边人潮涌动,儒家学院这边门可罗雀。
要知道在前朝,儒家的辉煌在亚圣的带领下达到过巅峰,那时候皇权的传承甚至都需要得到儒家的承认。
“孔、孟……”
李开泰扛着扫帚边走边思考着。
按理说这些名字都一样,甚至连法家和儒家这些都存在,但为什么第一个真正统一天下的王朝会是现在大印王朝呢……
周朝分封制度导致其最后分崩离析,群雄之乱有过。
可赳赳老秦咋没出现?
更让李开泰觉得很不适应的是,这个世界的诸子百家好像更偏向于玄幻,至少就儒家而言,他们的修行是在蕴养一种名为“浩然气”的玩意。
而且李开泰这具原住民的记忆里,还清楚的记得当初才到学院时,一名教师当着众学生的面,用那浩然气单掌拍飞过一名新生。
是真飞!
双脚离地,怪叫着滑翔了十几米的那种!
所以李开泰昨晚才会不眠不休的试图召唤出属于自己的金手指。
在这种玄之又玄的世界,要是自己不能修炼,那岂不是自保的能力都没有……
说到底李开泰之所以没有其他多余的慌乱,还是源自于他对那个世界本就没有太多的留恋。
在哪儿不是活?
反正两世都是孤儿开局,至少在这儿还不用面对日益增长的房价和越来越难娶的媳妇。
正当李开泰胡思乱想之际,突然被前方传来的声音声打断了思路。
“既来之,则安之。”
一位身穿青色长衫的讲师正在学院草坪上,对着一众入学的新生讲述着先圣的《论语》。
一群白衫小伙儿也聚精会神的听着,试图从中生出些许感悟。
因为只有融合了儒家学说,并且真正领悟出自己的心得,才能从体内产生出第一股浩然气。
“老师这句话是想告诉我们,既然我们来到了学院,那么就应该在这里安下心来沉淀学习!”
众人寻声望去,只见白衫新生之中,有一少年,面白似玉,墨眉如剑,嘴角带着温和的笑意,更神奇的是隐隐间他周身如有清风拂过。
“嗯……不错,你叫什么名字?”
讲师很开心,新学季的第一堂课上,便有学生领悟到了浩然气基,这样看来,学院又有了可以重点培养的对象。
“学生,席慕白。”
少年双手持礼微微躬身,介绍完自己的名字后便不再多言。
这份不骄不躁的态度更让讲师轻抚胡须目露欣赏。
周围一众新生可没这份淡定。
明明大家都是第一节课,为什么我们还在懵逼,你却领悟了浩然气?
李开泰一直关注着这边的动静,按照以往的记忆来分析,但凡能有这般领悟力的人,大多数最后都能进入后山,成为儒家学院精心培育的中流砥柱。
长得帅,悟性高,性情稳,小露一手便能引得讲师欣赏,同窗侧目,这怕不是妥妥的主角模板?
正当李开泰忍不住小小吐槽之时,脑海中突然浮现出了刚才讲师的话。
“既来之,则安之。”
锐利的笔锋,漆黑的墨迹。
六个字强势的烙印在了李开泰的脑中。
不过奇怪的是,下方有一排红色的小字,让人有些哭笑不得。
(注释:既然已经来了,就安葬在这里吧!)
老实说,红色是比黑色更醒目,所以李开泰也很自然的被注释吸引。
不看还好,越看越有种奇怪的感觉。
这……难道才是这句话的本意?
青衫讲师还在为席慕白刚刚领悟出浩然气暗自欣喜之际,不远处忽然袭来一股热浪使他为之一愣,学院的上空竟出现了一个肉眼可见的红云漩涡。
后山。
静心雅舍。
翠竹搭建的小楼内,一名须发皆白的老者睁开了微垂的眼皮。
目光随即移动到了屋内一块长方形的铁板上,在看到它发出轻微晃动后,才似乎确认了某件事情。
“无息,去将这个引动天象的人带来……”
“喏!”
竹楼外的小院内,一位身穿蓝衫的中年人,放下手中的竹简,双手持礼应诺。
也不曾见他移动,身形却缓缓消失,只留下了微风掠过竹林的沙沙声。
“先圣曾立言,院长一职,有“德”者居之,看来不久后我便可以卸下这身重担了……”
老者抚着下颚的白须,嘴角挂上了止不住的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