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到山海经
作者:熊海龙 | 分类:玄幻 | 字数:157.1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458章 鬻子一章
政曰:昔者文王问於鬻子:昔者,言往日也。虽临驭亿兆而不独专,从师问道以求政衍之门。
敢问人有大忘乎?尊师道,故曰敢问。文王思存大道以终政事,心述在於经远,所以先问於大忘也。
对曰:有。鬻子前答文王,言有大忘也。
文王曰:敢问大忘奈何?
鬻子前不即以指答者,故引成文王之问。文王欲然终大志之理,故曰其事奈何矣。
鬻子曰:知其身之恶而不改也,以贼其身,乃丧其躯。
过则勿惮改,终日不为恶。恶去於身也,岂但墨面髡发是为形余哉?故其蚩尤见诛,四凶就戮,夏癸绝祀,商辛覆宗。贼身害躯,破家失国,其行如此,是为大忘也。其行如此,是谓之大忘,终成所答之事。
贵道五帝三王周政乙第五卷
夫为政以德,必贵于道,为化国之福焉。当文王之时,而通称三王者,据近以及远,明道以同也。周者,合也,备也,言五帝三王贵道,其政能合若一也,而无所不备也。
昔之帝王,昔者,在昔贵道德之帝王。称昔者,以远喻近,为之劝也。所以为明者,以其吏也。言帝王而有圣明之称者,皆委贤吏,使在显职,故道化兴而万国宁,明圣不独运也。
昔之君子,其所以为功者,以其民也。人惟邦本,得众斯昌;建极乘时,必资兆庶;人皆效力,以成其功也。
力生于神,王者有国,必先灵右;皇天上帝,社稷山川,神逵玄符,无不来会。成汤降神,受夏大命;武王梦神,遂大戡殷。夫冥运两仪,鼓动万物,岂有使之然哉。莫不大化于自然玄应而义用造之非我,理自相符,故曰力生于神者也。
而功最于吏,王者度政施令而不自为,必属贤能以任使之,故天下和平,人知所保。此贤史善最之功也。
福归于君。俊德在官,尽心竭力,人敦其道,俗顺其教,上下相亲,而德交归焉。国土平康,而为君之福者也。
昔者五帝之治天下也,五帝谓黄帝、颛顼、高辛、唐尧、虞帝也。
其道昭昭,若日月之明然,若以昼代夜然。日月运明,明不私照,必须幽显,始终不息,故昭昭然所不舍也。夫圣人与天地合德、日月齐明,道大不沦,可以崇远也。故其道首首然。万世为福、万世为教者,唯从黄帝以下、舜禹以上而已矣。
首者,始也,言五帝之道常为万代之始,后之不能加也。夫黄帝始垂衣裳,造书契,置史官,为舟楫以济不通,服牛乘马,立栋宇重门,击柝以待暴客,为杵臼以利万姓,作弧矢以威天下,造律管,兴封禅。颛顼平九黎之乱,人神不杂,万物有序。高辛氏作鞠转、钟鼓、莞席。帝尧茅茨不剪,土阶三尺,夏日葛衣,冬日鹿裘,荡荡乎人无能名焉,巍巍乎其有成功也。帝舜少而至孝,尧闻聪明而用之。舜乃举禹为司空以平水土,弃为后稷以播百谷,卨为司徒以教百姓,皋陶为士师以理狱讼,垂为共工以典众作,益作朕虞以育草木,伯夷为秩宗以典三礼,夔为乐政以和神人。舜弹五弦之琴,歌《南风》之诗。夏禹栉风沐雨,冠履不顾,敷九土,乘四载,凿龙门,辟伊阙,导百川,建万国。微禹之功,人皆鱼矣。帝王之功,莫此为盛,故百代不易,为福为教也。
君王欲绿五帝之道而不失,则可以长久。言君王但因循五帝之道而常行用,无所为替,则可以长保宗庙社稷,以为人始也。
守道五帝三王周政甲第四
执大象而天下往,明道不往,则道不可暂离所也。圣人在上,贤士百里而有一人,则犹无有也。
言圣王在上,化被苍生,德周万物,虽百里而有一贤士,以圣道广宣,贤迹不见,其贤虽多,则若无有也。
王道衰微,暴乱在上,贤士千里而有一人,则犹比肩也。王道衰微,暴虐乱政,人皆思德,虽千里有一贤士,其若比肩。言贤人不可得也。
撰吏五帝三王传政乙第三
帝王所以安国家,行政教,其在良吏乎。言必博广以取也。故曰:民者,贤不肖之杖也,贤不肖皆具焉。贤者,德行之名;不肖者,顽嚣之谓。夫贤与不肖见于行,此二者同出于性而异名,皆杖于最灵,各有定分矣。天下之广,黎庶之众,贤与不肖自皆具焉。
故贤人得焉,不肖人休焉。言贤者不自求进而村为时须,王者必任,贤人所以得也;不肖者非自求退而行无所取,不登政事,是以休废也。
杖能侧焉,有过人之智,必矜其能;恃能矜智,必违常道。轻躁所至危僻,故曰杖能侧焉。
忠信饰焉。怀尽忠之节,必修于道。修身贵真,履行务实,由于正路。礼、义、仁、信以文饰其身也,故曰忠信饰焉。
民者,积愚也。冥然无知,愚之谓也。虽愚,明主撰吏焉,必使民兴焉。言明主推心于人,以取良史而不独任也。士民与之,明上举之;得于众心,善于政事,上所以举用之也。士民若之,明上去之。若如人者,贤愚之间、政既不与,所以斥去之也。
故王者取吏不忘,必使民唱然后和。人主总群谋以观众,知明以探风声,察于下言以求得失,取贤人以宣政化。推己取贤,唯圣者能之。
民者,吏之程也。程,法式也。知之在下,是故取吏之法式,察之于众庶人者,若之也。
察吏于民,然后随。人与之,主举之;人若之,主去之。此随之也。
政曰:民者,至卑也,极卑下也。而使之取吏焉,必取所爱。圣主不违人以独用也。故十人爱之,则十人之吏也;百人爱之,则百人之吏也;千人爱之,则千人之吏也;万人爱之,则万人之吏也。自此已上,皆言人之情好之德行,各有所爱乐之,多少殊别也。
故万人之吏,撰卿相矣。人爱之多,则必堪为政事。赫赫师尹,民具尔瞻。主之所拔,不可失贤也。卿相者,诸侯之丞也。卿相者,人主之杖,故为诸侯之丞也。故封侯之土,秩出焉。贤者得之,列土封疆。得自家臣,故曰秩出焉。
卿相者,侯之本也。政之兴亡,在于卿相。得贤者和辑,失贤者离散,故为侯之职,在卿相也。
曲阜鲁周公政甲第十四
曲阜之地方七百里,少昊之墟,是鲁周公所封之邑,以周公脾益政礼,故称之以为篇耳。
政曰:昔者鲁周公曰:吾闻之于政也,称周公之言,以明政者也。
知善不行者谓之狂,
善者,体道怀德也。人主行善于上,百姓变善于下,尧之日比屋可封。知善道之为善而不行用者,是狂悖之人也。
知恶不改者谓之惑。
恶者,贼以丧躯。人主为恶于上,则百姓为恶而不悛者,是昏惑。
夫狂与惑者,圣王之戒也。
知善而不行,知恶而不改,铃至狂惑者。此圣王之明戒也。
道符五帝三王传政甲第二
夫开国崇基,必先于道。道既符合,无往不贞。影响相同,自然合应。甲者,先于乙也。
不肖者,不自。谓不肖也,
肖者,类也。言不类不似也。自知贤不肖,是为明也。不似之人,岂自称哉?言不知也。
而不肖见于行。
丹朱傲虐,无拾昼夜;頟頟肆恶,曾无休息。此则见于外不以隐微者也。
虽自谓贤人,犹谓之不肖也。
不肖者岂自谓不肖哉?以贤者视之,不肖之逵见矣。虽以彼贤,以自贤,人岂以为贤乎?
愚者,不自谓愚,而愚见于言。
昧道不德之人,岂自称其愚蒙哉?而愚迹见于辞说也。
虽自谓智人,犹谓之愚。
愚者岂自以为愚哉?以智视之,愚迹见矣。虽以彼智,以自智,人岂以为智?
数始五帝治天下第七
言帝者,年数之始,以记其佐帝及升位之年数也。天下者,岂可妄理哉?亦由积德累业以有之也。言五帝之道相缘为政,故同称之也。
昔者帝颛顼,
黄帝正妃曰嫘祖,生昌意。昌意生颛顼,为高阳氏,在位七十八年。
年十五而佐黄帝,
轩辕氏,少典次子,父曰帝鸿氏,母曰附实,见大电光绕北斗枢星照野,感而孕,二十五月生,以土德王,故曰黄帝,在位百年。颛顼自幼年以翼佐黄帝也。
二十而治天下。升为天子也。
其治天下也,上绿黄帝之道而行之,
因修黄帝之道而行其政令,不改革也。
学黄帝之道而常之。化迹不及,所以效也。效其通道而常用之。
昔者帝喾,黄帝正妃生玄嚣,玄嚣之子生帝喾,德日新,故曰高辛,在位七十年矣。年十五而佐帝颛顼,三十而治天下。佐颛顼以理天下,三十而升为帝也。其治天下也,上绿黄帝之道而明之,言德稍下,不能尽行黄帝之道,但明之而已矣。学帝颛顼之道而行之。政教所为,效颛顼而行。其言不能常习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