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从神探狄仁杰开始
作者:稻菽 | 分类:其他 | 字数:76.1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五十九章 不争之争
第167章 不争之争
“眼见不一定为实。
更何况,剑术也并非武功的全部。”
沈忧之当然知道陆小凤在疑惑什么,所以给出了解释。
一个人的武功有多高,并不仅仅在于剑术,内功、体术,甚至智慧和机变都应该算在内。
更何况,单论剑术,老刀把子也不逊色于西门吹雪。
因为单单是他的弟子石鹤就已经不弱于叶孤城,可以和巅峰时期的西门吹雪对上四十九剑,并且全身而退。
原着中西门吹雪也说了,像石鹤那样能接下他四十九剑的剑术高手,世上只有三个。
徒弟的剑法已然如此,实力深不可测的老刀把子,剑术只会更加可怕。
剑术上虽难分高下,但若是算上全部实力,老刀把子则拥有杀死西门吹雪的能力。
就像原着中少林叛僧“五罗汉”对西门吹雪的评价:也许没有人能解下他的剑,但却有个人能杀了他!
而那个能杀死西门吹雪的人,正是老刀把子。
这个评价无疑是可信的,因为就连西门吹雪也不得不承认,自己并没有把握胜过那四个叛出少林的恶罗汉。
“你的意思是,木道人一直在故意隐藏实力?”陆小凤沉声问道。
如果柳梦寻所言非虚,那么木道人与自己比试之时,定然未尽全力。
而且,他一直展现在世人面前的武学水平,也并非其真正的实力。
那么他这般藏拙的目的又是什么呢?
“隐藏......也许吧。”沈忧之答道:“但故意却是谈不上。
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
这本就是道家的修身养气之道,怎能算是故意呢?”
和光同尘,这一直是道家修行人所追求的“玄同”境界,即外在看起来相同,本质却又不同。
因为道是天地万物之源,故而能与万事万物相融,看起来好像与万事万物都是一样的,没有什么分别。
但究其根本,道是本源,物是外在,两者的内在是天差地别的。
而修行人若是得道,自然也会身具“道性”,也就是所谓的“玄同”。
《庄子·杂篇》中就记载了一则老子点化阳子居(杨朱)的故事,并详细写明了阳子居得道前后的差别——
其往也,舍者迎将其家,公执席妻执巾栉,舍者避席,炀者避灶。其反也,舍者与之争席矣。
阳子居前往南沛拜见老子,途中到别人家借宿。
修行人神盈气足,所以客舍的主人一眼便能看出阳子居的不凡,对他十分尊敬。
而当阳子居见到老子,并受其点化之后,神光内敛,不显于外,达到了和光同尘的“玄同”境界。
再返回时,别人只觉得他平易近人,甚至和他争起了座位。
这才有了后才的杨朱之学,有了那句着名的“损一毫利天下,不与也;悉天下奉一身,不取也。”
在得道者的眼中,自身与天地自然是一体的,所以自己不会从天地中夺取什么,天地也不会从自己身上剥夺什么。
这便是“天人合一”的至境。
达到此境界的修行人,便是庄子所称的“至人”。
至人无己,因为自身与天体早已没有分别,自身即是万物,万物亦是自身,也就不存在所谓的自身利益,不需要去和别人、和天地去争夺什么,更谈不上什么一己之私,故而庄子称之为“无己”。
和这种境界比起来,什么唯我独尊,什么天下无敌,都显得太过低端。
因为至人表现出的这种不争,其实质是不必争。
既然万事万物都与自身一体,那本来就是自己的东西,又何须去争呢?
就像没有人会在意自己身体内的某一个或者某几个细胞之间在争夺养分,也没有人会在意今天哪个细胞死了,明天哪个细胞又新分裂了出来。
所以说,不争不是不能争,而是不必争。
这种不必才是最大的气魄,就如同无视才是最大的轻蔑。
“和光同尘,不争为争。”陆小凤惊叹道:“难道木道人的修为已然达到了如此玄妙的境界?”
“纵使没有真个达到,至少也开始朝着那个方向发展了。”沈忧之又给自己添了一杯新茶。
木道人当然没有修行到至人境界,否则他又怎会执着于往日的遗憾而不肯回头呢?
但他的武学修为已然臻入气息内敛不显外的化境,若能堪破心中迷障,则有望朝着至人境界发展。
陆小凤先是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但很快却又是眼前一亮,道:“可我却觉得,在这条路上,你比他走得更远!”
和木道人比起来,柳梦寻似乎才是那个真正的不争之人,他从不执着于名利财富,更不在意输赢胜败,一直都在按照自己的想法、自己的节奏行为处事,好似外物已然无法动摇他的内心。
对于陆小凤的话,沈忧之不予置否,只悠闲自在地品尝着杯中的清茶。
恰在此时,公孙兰端着新做的糕点走了进来。
“刚做好的,尝尝吧。”
她将托盘里的几碟糕点轻轻地放在桌上,自己则安静地挨着沈忧之坐下。
公孙兰的心思灵巧百变,无论多么精巧的机关都能轻松掌握,做菜手艺自然也不必多说。
只从桌上这几碟小巧精致的糕点便可见一斑。
各式点心不光香味清雅,颜色装点也是鲜艳动人,造型设计更是别具匠心,青山绿水相映成趣,雄鹰狡兔栩栩如生。
看着这些色香俱佳、形态别致的糕点,沈忧之率先品尝了起来。
“香味清远悠长,甜味纯而不腻,确实是难得的美食。”
拥有两世阅历的沈忧之,品尝过的美食自然是数不胜数,平时虽不挑剔,但能得到他赞赏的食物却已经很少很少。
也只有像公孙兰这样心思灵动的妙人,才能做出的这等色、香、味都是极佳的美食,才能得到他真心的夸赞。
“那是自然。”公孙兰颇为得意,道:“这可是我多次改良之后才做出的精品。”
她知道沈忧之对美食的标准极高,所以不断改良,尝试了多次才最终做出这些符合他品味的糕点。
也可以说,这小小的几碟点心,每一样都是她根据沈忧之的口味而量身定做的。
一旁的陆小凤见状,虽还未品尝桌上的美食,嘴里却已经微微发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