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路上轻扬的一粒灰尘
作者:南丁 | 分类:其他 | 字数:30.1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二十七章 黑白电视
母亲为家庭的付出,是不计代价的,家里事再多、活再重,也从不向父亲开口,父亲一身总是笔挺的中山装,整整齐齐上班、下班,包含母亲多少无私的付出,以及对这个家庭深深的厚爱。
付出艰辛回报丰厚,家庭和睦,夫妻互敬互爱,几十年如一日,从未伴过嘴吵过架,成为美谈。家境殷实,穿着、饮食明显好于他人,自行车、电视机等,都是村里最先购置。
记忆之中第一次见到电视,是在七八岁的时候,应该是刚刚改革开放,由生产大队以集体名义购买。只有黑白两色,被称作黑白电视机。那台黑白电视很小,是九寸的还是十二寸的,现在已经记不清了。
反正很小,方方正正,大队还专门制作了个电视柜,柜子的脚制作的相当高,电视机就高高的放在最上的柜子之中,这样能保证更多的人看到。大队还专门指定人保管,平时当成宝贝似的锁好,大家来看的时候才打开。
这台黑白电视刚买回来时,十里八乡引起轰动,晚上村民从地里劳动回家,不辞劳苦搬着小凳,赶到大队会堂,围坐在一起看电视,那场景比看电影还热闹。
有些老人琢磨不过来,怎么也想不通,一个小小的盒子,怎么会有那么多东西,怎么会有人动。现在还记得他们好奇的围着电视直转圈,想弄明白是不是有人藏在后面演戏,找不到就直犯嘀咕,小声唠叼着,又坐下来观看。
大队所在地在石巷,离我们家有三四里路,这里也是我们小学的所在地,去学校时就要经过石巷村,路也熟人也熟。记不清多少次带着小凳,趁着月色赶去看那台黑白小电视,有时遇到下雨天,撑着把伞趟着一路泥泞也要去,真正是风雨无阻。
三四里路,一半是田野平坦穿行,一半则是绕过一道山脚,山脚一边是农田,一边是挖路而成的山坡,山坡上有挖出的古墓,一个洞连着一个洞,懵懂的孩童时代,结伴上学时,常有小伙伴钻进去,炫耀着自己勇敢胆大。
也许担心我们安全,也许忧心我们奔波辛苦,似乎一两年之后,父亲就买回了一台十四英寸的黑白电视。比大队的电视还大,似乎也是附近家庭中第一个购买的。
从此一到晚上,我家就坐满了来看电视的邻里,附近几个村的村民,不用跑到大队看电视,路程短了不少,因此也会常常聚拢而来。这是相当自豪的事,幼小的年纪,虚荣心得到最大的满足。
父母是慷慨的,只要前来看电视的,都会热情的表示欢迎,天气好的时候,父亲还会将电视搬到外面的晒谷场,我们将晒谷场称为“禾场”,专门为晒稻谷而开辟。家里和门前“禾场”,因此而变得异常热闹。
那时收看电视不像现在,现在有闭路线,还有遥控器,频道又多节目又丰富,想看哪个台就看哪个台,想看哪个节目就看哪个节目,躺在沙发上用遥控器遥控就行。
要想看电视节目,首先要在屋外架设好天线,这种天线是特制的,随着电视机一起买回。除了架设屋外的天线,电视机本身的机顶上,还自带着两根天线。
屋外的天线,不是随便架设能行的,要调整好角度。自带的天线,可以伸缩旋转,也要调整到适当的长短和方位。两种天线配合,才能收看到清晰的画面,听到清晰的声音。
也不知道是因为山区有大山阻碍或者干扰的原因,还是本身信号就弱,常常看着看着,就会出现画面模糊声音不清,印象之中,很少能完整清晰的看完一晚电视。
每当出现这种情况,就要调整机顶上的两根天线,调整时要特别细心,因为细小的方位高低差异,都有可能影响到信号接收强弱。
因为经常调整,机顶上的天线旋转松驰,无法固定位置,还要用东西帮助支撑固定。天线是一节节相套的,因为经常拉伸调节,也常出现脱落,又要用胶带帮助捆绑。
大多数情况下,仅调整机顶的天线,可能无效,就要调节屋外的天线。屋外的天线,是用细长的竹竿竖起来的,因此要将竹竿安装成可旋转的状态,信号接收不好时,方便旋转调节。
有时候这样旋转调节还不行,就要调节竹竿顶上的天线,竹竿太高往往要借助梯子攀爬,后来电视机普遍进入普通家庭,屋外的天线往往架在屋外阳台上,方便调节。
黑白电视机在农村存在了很长时间,大概有十多年,直到九十年代后期,才出现彩色电视机,才出现闭路电视。那十多年时间里,农村家庭充满了与电视信号的斗争。
电视机接收信号,与人体也有关系,往往手扶在天线上就画面清晰,为看完一个节目,或者到电视精彩之处,农村家庭常有人自愿手扶着天线,一直到电视看完。
家里最先购买的这台电视,质量相当好,父母几次搬迁,从凤凰山到澡下中学,再到县城居住,一直都没落下,也一直能收看节目。直到前几年,借给了大姨小孩玩游戏,才被他们用坏,当作废品卖掉了。
改革开放之初,商家还是非常厚道的,生产出来的东西,质量都不错。几乎与这台黑白电视同时购买的一座台式电风扇,使用时间更久,到现在还在父母身边使用,效果仍然相当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