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马路上轻扬的一粒灰尘

作者:南丁 | 分类:其他 | 字数:30.1万

第七十四章 军校学员

书名:马路上轻扬的一粒灰尘 作者:南丁 字数:4089 更新时间:2025-01-21 01:42:55

到达桂林,火车站有学院派来的车接我们,预算了时间,就在这几天报到,也就安排了车辆来接,站外设了个点,停着与初到部队时一样的军用卡车,没有了当兵时的热闹和欢迎,上了车直接到拉到学员队完成报到。

报到之后,安顿行李,名字已经登记在册,按照名字登记,编入各班,我在一班,同乡在五班,发现除了部队生之外,另招了十名地方大专生,与我们同期入校,年龄比我们小了有六七岁。

刚到之时,就有见习连的说法,我们这些部队生为主的大专生为见习一连,还有一批比我们早一年到的本科生,地方高中直接考入,本科生为见习二连。

一个见习连相当于地方学校的一个班,一样的授课内容,只是因为是军校,带了部队的特点,称为见习连,模拟战斗连队建制,设立连长、指导员、副连长,设立区队相当于排,区队下面就是班。

一个见习连两个区队,一个区队三个班,在我们到校时,刚刚毕业了一批部队生,据说本科生刚入校时,被他们当成了新兵一样带,现在我们来了,我们这些新学员,在他们眼里,被当成了新兵。

部队的说法,每到一个新地方,都被叫成新兵,我们刚来,被老学员称为新兵,他们普遍比我们小两三岁,真正的入伍时间也比我们晚,尽管有些别扭,有些不服气,前面一个月,却也只能服从他们的管理。

大专生毕业之后授予少尉军衔,本科生毕业之后授予中尉军衔,面对这些本科生我们这些从部队考入的大专生可谓压力山大,起点低年龄没有优势,这也成为自己院校三年一直比较刻苦努力的原因之一。

军校报到不久,学员队组织了一次开训动员,队长是地方生出身,本科毕业后留校,一路成长直到担任我们学员队的队长,教导员是航校毕业,出身飞行员,副队长也是地方生出身。

动员会上,学员队领导分别讲话,要求我们首先要完成三个转变,一是从战备到学习的转变,二是从战士到学员的转变,三是从士兵到准指挥员的转变。

并且特别强调,虽然你们已经考入军校,但是前三个月属于考察期,考察期内文化复试不及格、违反院校管理规定,立刻取消学员资格遣返原部队,对我们这些好不容易从部队考入军校的战士来讲,非常有威慑力,戴着这样的紧箍咒小心翼翼的度过了前三个月。

新兵入伍时要完成地方青年向军人的转变,下连队时又要完成新兵向合格战士的转变,现在又要完成战士向学员的转变,刚入校就被安排了一个月的集中训练。

如同当年的新兵连,方法相似,暂时不涉及院校课程,只是单独集训,叫适应性训练,熟悉环境,了解学院的一日生活制度和管理规定。

训练的内容几乎都是队列,间杂部分体能,比如跑步和单双杠,对于一些机关考入的战士,可能感到单调枯燥,对于我这样的从战斗部队出身的,并没有什么压力。

压力来自文化知识复试,适应性训练结束,学院会组织一次文化基础知识摸底考试,目的怕有人通过不正当手段混入院校,可见军校对学员素质的重视。

集训期间,我们所在的见习一连没有设立连队干部,但是指定了区队长和班长,刚到院校,我们对院校不熟悉,学员队领导对我们也不熟悉,按照履历,以兵龄最长且是党员的战士,担任骨干,可见部队对党员身份看重。

部队服役决定考军校,连长和指导员都曾经和我说起,考取了军校,必然入党,就不考虑我入党和担任班长了,所以我到军校时,只是普通战士,唯一的亮点是立过一次三等功。

身份普通,按照履历安排骨干没有我的份,但并不代表不向往,因为到院校不久,就听这些新学员传,担任了见习连骨干,相当于有了个保险,以后如果犯点小错,不会轻易被退回老部队。

一旦被退回老部队,不但自己感到耻辱,老部队也会视为耻辱,结局怎么样不敢想象,据说还真有文化复试被退回的,好在我们这届学员中,直到毕业,也没有出现被退回现象。

战士的军事素质确实要强些,有时早操时,会和这些地方生一起队列训练,我能清楚的发现他们站立的并不紧张,用老兵的说法站得稀拉,如同烂泥,而不少部队生却能做到笔直挺立,如同标枪。

体能训练时,也见身体素质明显强于他们,尤其是单双杠,发现不但是我能做到五练习,其他人也有不少能做到五练习,上下翻飞,着实精彩,老学员如同看新兵的眼神,也为之一变。

过硬的军事素质,强烈的服从意识,以及特别能吃苦的精神,在完成适应性训练之后,赢得了这些稍显稚嫩的老学员的尊重,也为后来三年的同窗时间,与他们一争高下的底气所在。

军校是梦想,是自己能够迈入的最高人生殿堂,因此这一个月格外努力,不敢有丝毫懈怠,既有想表现一番,早日成为一名骨干,为军校之旅加上保险的想法,更有提高素质,争取最大程度成长,为日后成为一名出色的军事指挥员,打下扎实基础的想法。

一个月的适应性训练结束,顺利通过了文化摸底考试,具体考的如何,成绩没有公布,反正是顺利通过了,监考数学时,发现了杭州接学员档案的教员身影,路过我身边时还关心的笑了笑,不过以后再没有过交集,他担任的是其他班级的教学。

成为骨干的想法,不久之后实现,按照履历指定的那名班长,尽管是第四年兵,但是出身机关,没有管理经验,能力不足,魄力不够,队长决定重新挑选出一名班长。

挑选的方法也简单,早操的时候,按照个子高矮,从排头到排尾,一个个的出来指挥一次队列训练,我排在第四名,当前面的几人轮过之后,我出列指挥,还没指挥完,队长就指着我说,“就你了,担任一班班长。”

得益于平时认真一丝不苟,或许队长以前一直就有留意,只不过是以这样的方式,让大家服气没有话说,来得如此忽然,我都没有准备,心里小高兴了一阵,从此开启军校骨干生涯。

宿舍之内,睡在我邻铺的是一名北空考来的战士,他见识更多些,胆子也比较大,在我担任一班班长不久,他认为教导员部队生的特点更浓,对我们更关心,怂恿我一道去他家拜访。

于是在一个周六的傍晚,我们两个生瓜蛋子,拎着瓶白酒,在教职工宿舍楼找到教导员的家,敲门而入,教导员确实部队作风浓烈,见到我们来并没显得特别见外,热情招待了我们。

不过这样的热情,却让我们两个一辈子也忘不了,他留下我们一起吃晚饭,带去的一瓶酒喝干了,他自己又拿出了一瓶,我们哪见过这阵势,在他家里就现场直播了,后来怎么回的学员队,都不知道。

后来再不敢去拜访,不过因此却给教导员留下了深刻印象,战友之情简单如此,又深厚如此,只是后来的表现,或许令他不是那么满意。

哪里有人哪里就有竞争,我们学员队的所有学员,包括比我们早入校一年的本科生,三年之后都将同时毕业,同时奔赴部队,很有可能在同一个旅、同一个团、同一个营,甚至同一个连,既是同学更是竞争对手。

本科生认为他们比我们早入校,而且学历高起始军衔高,从而在我们面前傲气十足,大专生认为自己是部队选拔出来的优秀士兵,军事素质过硬部队基础扎实,是真正的老兵,而且部队岂是他们这些乳臭未干的“娃娃”所能了解的。

三个月的考察期过去,军校的第一个学期也快结束了,或许出于更全面了解的需要,见习一连一直没有成立,只有两个区队长和六名班长。

到第二个学期开学,队干部终于决定成立见习一连,两个区队长分别担任了见习连长和见习指导员,而我则由班长升任为区队长,第六学员队一区队,称为六一区队,其它的称为六二、六三、六四区队,一二区队为见习一连,三四区队为见习二连。

两个见习连在成立之初,就隐隐可闻碰撞出来的火药味,“部队生”与“地方生”称呼,此时也见透着不服,学院之内谁都不反感这种称呼,部队生认为自己的称呼代表着部队拔尖人才,地方生认为自己的称呼代表着军队现代化趋势,都有自我欣赏的自豪感。

相反,地方生认为“部队生”就是没文化大老粗的代名词,部队生认为“地方生”就是“幼稚”不懂军旅生活没有战士情节的代名词。

不过,实事求是的讲,我们对“部队生”的身份还是感到不太满意的,毕竟是输在起跑线上的事实,而且是终生感到遗憾不可能改变的事实。

老家有一个亲戚,比我小六岁,他就是一名陆军学院的“地方生”,比我晚一年军校毕业,后来也和我一样分到漳州,不过他在陆军我在空军,我们刚见面时,我挂的还是少尉军衔,他却已经是中尉军衔。

部队生的叫法,还代表良莠不齐,尽管有一道道关口,保证部队向军校输送优秀生源,但是仍有个别机关兵,文化素质和军事素质都差强人意,相当于贴金,混个干部招牌,降低了部队生的影响力。

地方生表现出来的文化素质,常使我们有一种无形鞭策感,差距之大,只能承认,只能默默追赶。

相比于部队生,他们没有经历战斗部队的严格管理,服从意识和纪律意识显得要差上一些,比如常有私自外出现象,常有无故缺席集体活动,一旦被发现之后,就会受到严厉批评,有时还会要求在军人大会上作深刻检查。

其中有两三个人作的检查印象非常深刻,因为一篇检查写得文采飞扬,引经据典,借古喻今,歪不拉叽的站着,似乎不以为然,错误和认识没写多少,自己的一番感情倒完全抒发,说到大家认可处,还轰然响起一片掌声,哪里像是在写检查,倒像是在展示文采,在表达某种不满。

文采用来欣赏,也用来催人奋进,我想可能不只是我有这种感觉,其他的部队生可能也有这样的感觉,记得有一次一起聊天时,一位部队生就说过,要将所有的“丑”全部丢在炮院,将能力带回部队。

军校还能有不满?这是我们这些部队生不能理解的,而地方生的检查,一般也没人追究,念完之后往往不了了之。一直以来都是强调服从,从来不敢质疑权威,而他们却敢挑战权威,这让我们这些部队出来的老兵,大感稀奇。

事实上从地方生的一些言行,就能看出他们不拘泥传统,思维相当活跃,比如叠被子,没有几个的被子能像我们连队那样,叠成豆腐块,松松垮垮要求不高,比如对待伙食,一旦有不满,就会强烈表达出来。

在他们身上出现过几次摔饭碗的情况,这在部队生身上一次都没发生过,部队生怕干部怕纪律,却不代表怕他们。

学员队固定周六晚上加餐,可以喝啤酒,有时地方生借机摔酒瓶子表达伙食不满,部队生看不惯,个别也摔酒瓶子回应,针锋相对,谁也不服谁,跟斗鸡似的瞪着对方,最后泾渭分明,两边起哄,各自提起啤酒瓶狂饮,展现胜利姿态。

学员之间的竞争,贯穿了始末,什么都争什么都比,从上下课秩序,日常纪律遵守,完成任务质量,后来发展到野外拉练起争执,有喜有忧,有愤有笑,给军校三年的学习生活,增添不少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