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杂录
作者:我喜欢硬来 | 分类: | 字数:14.6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三
说说父亲。人品方面,没什么值得我学习的,反而很多时候所不齿,不过在为人处世方面他教会我很多。这几年跟他一起的时候不多,但从他在江湖里跟那些人周旋学到不少,生意场上的肮脏面几乎看了个遍,什么阳奉阴违,什么背后里捅刀子,什么过河拆桥,什么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等等等等,也深切切体会了商场如战场这话。
他是个包工头,曾经也勉强算风光过,小时候,那才零几年,我全身上下的衣着就已经一千多,不知道他那时确切有多少钱,但听奶奶说,一两百万应该是有的,零几年的百万户,在当时的乡邻里,算是了不起的。
那个时候,家里好不热闹,深刻诠释什么叫做富在深山有远亲。
从一零年开始,接手一个学校的宿舍修筑工程,两栋宿舍楼,总造价四百多万,他是包工头,包公包料,要垫资将近三百万,各种打点关系,请客送礼,红包(最多的是四个八,讨个四季发财的彩头,最大的是五个八,好像是什么九五之尊的意思)。
他赌上了所有去放手一搏。
结局大失所望,据我所知只整个项目只拿到了十多万的进度款。
工人工资,材料货款,各种压力随着时间如洪水般袭来,然后,又借了几十万的高利贷。
妈妈也在那个时候跟他离了婚,原因有很多,但在所有人眼中,父亲破产是主要的原因。
离婚前的最后一面我还在读书,他们回家来,让我请假回去一趟,那个时候不知道他们回去是办离婚手续,只是奇怪却没多想。
我的生活短时间内没有受到影响,家里的各种问题我也毫不知情。
破产,破碎的家庭,让他一度心如死灰,让一个中年汉子在电话里对着奶奶大哭。
同年春节,讨债的上门,奶奶逼不得已在大年三十晚上去姑妈家借钱,人倒是好不容易打发走了,留下的是一片闲言碎语。
那个时候十六岁,还什么都不懂。也是在那个时候,才知道,天堂,被撕裂了。恰好那年学校组织实习,可是我未满十六岁,不能去。后来自己电话联系重庆的厂,结果到了那边才被告知领导视察,不满十八周岁不能接收,也是在那晚,在公园睡了一晚。
从小懂事的我逼不得已,不读书了,渴望着出去打工,挣钱,那个时候想法单纯,帮爸爸还钱,还有补贴家用。也有在中专里虚晃度日看不到未来的原因。
真正踏出校门是十七岁,那是一个广告公司,制作各种广告招牌,字体,偶尔也跟着师傅出去安装。
做了两个半月,后来被爸爸引导去贵阳摆地摊,卖核桃。还记得第一次背着背篼下楼的紧张感,有些颤抖,有些不知所措。一个人在天桥底下,默默的守着自己的生意。
那段时间国庆,在整顿市容市貌,对于很多小贩来说并不是好消息,城管比什么时候都管得宽,后来就去了一个面馆打工,又是两个半月。
然后过年回家。
十八岁,被老头子以一天两百的工价连哄带骗着上工地,那刚开始几个月身体所受的疼痛实在是难以言说,不过每天结束十多个小时的苦力生活后,突破了一次又一次身体的极限。也是在那一年,拥有了第一个属于自己的智能手机,在此之前,是一个只能看小说的老式诺基亚,
十九岁,习惯了工地生活,可我也不知道出头之日还有多远,所以二十岁的时候独荡江湖,吃过很多亏,上过不少当,可是我从来没有把这些伎俩用在别人身上。
虽然这些年过得不好,但真的挺好,也许是看得开,看得远的原因。
人不但像酒,也像土,在一次次被夯实之后,像是地基,承载起高楼大厦这么形容自己这几年,也算贴切。年轻人应该有的一样没有,不该拥有的却满怀,所以一个人的时候总那么多愁善感,总那么惆怅,那些东西,实在是年轻的我难以消化。
清相册的时候突然看到一句话,撕开云雾,你就是光。图上还有一团火,那是自己生起的火,生火,生火,生死交错替换,而我却迟迟找不到交点,是我可悲又可叹的地方。
这话喜欢,外无可救之兵,内在若是再无坚守之心,那才是无可救药。
这些年,我少了很多戾气,就比如看到别人特意发个视频对我冷嘲热讽只有淡然一笑而已,相比这几年的经历,所受的白眼,打击,奚落,所有的负能量比起来,太微不足道了些。可也是那个视频才让我反思,我不是已经决心放下什么么,为什么还在和其有关的在念念不忘,所以之后斩断所有与之相关的东西。其实她并不知道我是故意留下的坏映像,如果知道不知做何感想。
这几年接收到的评价很多,舔狗,油腻,老练,有人才,帅,有气质,有涵养,城府深,口才好。。。好的坏的都有,都是我,也都不是我。
真正接触到的年轻人,某些方面来说,自己算是天花板的存在。不管他们是大学生,研究生,或者是小资阶级,中产阶级,也许是对他们了解不够或者孤陋寡闻的原因。
如今的叙写漫无目的毫无意义,不管曾怎么定义赋予这行为,好像都不太准确,曾以为是多了一个兴趣爱好,后来发现,原来是在每一次自己想,自己看的过程当中了解自己,一遍又一遍的探索自己的心,每一次深思这个问题,都会发现不同的答案,所以,时间虽然是了解一个人的最佳方式,但也是最下策的方式,因为总在成长,或者说善变,就像曾青涩的感情,我本将心向明月,明月自挂东南枝才是最恰当的比喻,而当局者迷时总看得那么片面。
曾渴望有那么一个人读懂,慢慢才发现,是不会有人通过这些作文理解到一个人的思维方式,思想角度以及高度,与其说是纸上得来终觉浅倒不如说是世人读书肤浅,总是在舍本逐末的在意看得见的内容却总是忽略其背后的知识涵盖面。一定角度来说是文学素养,却又不是。
文学素养,好词。
这段时间动态前所未有的多。有时换个时间看看,总觉得矫情,站在旁观者角度漠然审视,这外放的负面情绪,被人一眼就看穿,除了惹人怜笑,别无他用。我应该用我的“文学”来同这世界讲讲我的道理,尽管算不上文青。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我仅有一书。书中有两人,一人说,一人听,两人是我,我是两人,偶尔争执不下,如兽般长啸,再在书外博弈,遇事,观己,当仁不让!
与曾看的动辄几十上百万甚至上千万字的书而言,这十万字,又算的了什么,这本书,我会用一辈子的时间来叙写,人生白驹过隙,转瞬即逝,应该留下些什么。
人总是以自身的标准来衡量他人,我并不如此,所以这也是被调侃中央空调的原因吧。
写远了,写岔了,思绪总是这样,飘忽不定,下次再写写老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