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与不孝生死绕
作者:巴巴忌酒 | 分类:其他 | 字数:44.6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童真有趣辨真假
不难发现,《三国演义》中的许多章节,除了打杀,就是杀打,要么就是在酝酿打杀或杀打的路上。不过话又说回来,在充满打打杀杀的内容中,偶然也有活蹦乱跳的孩童,登台亮相,表演有趣童真。今天我就撷取书中提到的"曹冲称象、孔融让梨、诸葛恪得驴"三个孩提故事,分析一下蕴于其内的真假。
先讲曹冲称象。话说曹操长子曹昂,因力保曹操脱离险境而战死宛城。惟此,出生于公元196年的曹冲,也就顺势成为替补曹昂的长子。在古代,皇宫贵族家庭中的长子,地位非常重要,原因在于,长子可以根据约定俗成的规则,上位成继承人。其时曹操已是34岁的人了。这个年龄放在现在,尚属年轻范畴,但在"人生自古七十稀"的古代,己归中年之列,这就迫使曹操,必须为世子一事考虑了。
不可否认,曹冲的脑瓜不笨,但他的老子曹操,更不笨。比如还在曹昂孩提时,曹操就开始着手培养曹昂,基于曹昂能够水到渠成地成为接班人,曹操也就不那么着急。但现在不同了,曹冲年幼,等他长到成年,曹操己到“知天命"了。惟因如此,曹操必须为曹冲提前"造势",这样,即使自己哪天突然"挂"了,曹冲也可凭借聪明绝顶的名声,继承他的位子,巩固曹魏天下。
据此可定,曹操使用拔苗助长的方式宣传曹冲,目的在于提升曹冲的知名度。这就像时下那些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们,只要提起自家孙辈,骄傲得旁若无人一样,好像他们的隔代子孙,是神不是人!其实老人们越是将自家小辈们吹得神乎其神,这类小孩长大后,越是不像人,噢,是不像神。说到这里,大家应该明白,当年曹操培养曹冲,只不过是提前当了"爷爷"之故。
这天,孙权送来一头大象。这个孙权,也是怪了,不送金银珠宝,只送一头会拉屎的大象,难不成事先征求过曹操?大象运到的那天,曹操即带着百官去看稀奇。请注意,此时曹冲应该不能出现在这种场合,但问题是,偏偏出现了。出现了,也可理解:曹操是头儿,头儿带着自己的宝贝儿子去看大象,纯属正常范畴!但不正常的是,当有人问“大象倒底有多重"时,曹冲竟然恰到好处地说出那个流传至今的"称象"方法。于是百官就恭维,纷纷称赞曹冲定是神童现世。无独有偶,外国有个作家安徒生,写过一篇《皇帝的新衣》。文中,大臣们都说那件"新衣"超级漂亮,惟独一个小孩喊道:"他什么也没穿“。中外官员虽然使用不同语言,但在阿谀奉迎方面,却是惊人一致!
相对于"曹冲称象"所隐伏的做作,"孔融让梨"这个故事,真实性就稍高些。不过类似"让梨"的事,应该家家都有。比如我在儿时,就做过将新衣让给弟弟穿的事,但为何没人把"让衣"写成文章,编入教材呢?私下认为,"孔融让梨"之所以成为典故,就在于内中所蕴的谦让美德,正巧契合那个时代。换到现在,光是雷锋精神,就可以将其盖得无影无踪。如谓不信,且看下面四个曲解“让梨"美德的笑话。
有一语文教师,讲罢"孔融让梨"课文后,布置全班学生写篇感想。大多数学生的感想,类似时下工厂的流水产品,体现了"相同的正能量",惟有四个学生,独辟蹊径一一第一个学生的感想:孔融事先发现大的梨子里面有虫,遂将它让给了哥哥;第二个学生的感想:因为孔融的哥哥平时经常欺侮孔融,孔融怕再挨揍,才将大梨让给哥哥;第三个学生的感想:孔融的哥哥平时风格很高,孔融知道哥哥最终会把大梨给地,故意让梨;第四个学生的感想:让梨那天,适逢孔融拉肚子,反正胃口不好,孔融顺便做了谦让。
"孔融让梨"故事,就讲到这里。如何评判真假,各位读者自便。但有一事我得说明:上述四个学生,皆被老师骂了个狗血喷头。
接下去就讲"诸葛恪得驴"的故事。大家或许不知,诸葛恪的父亲诸葛瑾,乃是诸葛亮的同胞哥哥。兄弟两人,一个为刘备出谋,一个为孙权划策。看样子,刘备、孙权铁定长了豹子胆,否则他俩咋会不怕诸葛亮、诸葛瑾,皆系渗透的“间谍"?
不表"间谍"事,只道诸葛恪。话说这一天,孙权召集群臣开会,因时间尚早,大家就在会场外“晒太阳"。这时后勤部门一员工,牵着一头驴过来。孙权想活跃一下气氛,当场写了"诸葛子瑜"的标签,贴到驴脸上。原来诸葛瑾的脸型狭长,确实有点像驴险。大家见了,无不轰笑。诸葛瑾则尴尬不已。恰在此时,诸葛恪有事来找父亲,见之,立马跪拜孙权说:"大王,能把您用过的那支笔,借我一用吗?"孙权爽快地示意"秘书",将那支还沾有墨水的笔,递给诸葛恪。诸葛恪就跪谢起身,走到那头驴前,非常认真地在标签上,写了"之驴"两字,然后牵起驴往外走。那个后勤员工上前阻拉,说这是公家的驴,怎么能随便牵走呢?诸葛恪指了下标签说:"这不是明写着'诸葛子瑜之驴'吗?既然是我父亲的驴,我当然要牵它回家啊"。员工说:“你只添了两个字,不算数。"诸葛恪说:"六个字中有四个字,是大王亲自写的,你的意思是,大王写的不算数?"那个员工吓得"扑通"一下面朝孙权跪下,请求恕罪。已被诸葛恪的聪明折服了的孙权,就对员工说:"这头驴,确实己是诸葛子瑜的了,就让他儿子牵走吧。"
细究上述三个故事的可信度,我认为"诸葛恪得驴"最为真实,其次是"孔融让梨",第三才是"曹冲称象"。但为何"孔融让梨"与"曹冲称象"能入教材,真实度高的"诸葛恪得驴"却不能呢?私下揣摸,阿谀奉承这类行为,下里巴人者能为之,阳春白雪者,同样能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