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柔日记
作者:沈志伟 | 分类:其他 | 字数:32.7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二、年谱
二.年谱
为师太写东西,一时无从下手。
因为师太是一本立体的大书。
于是先为师太写年谱。
于是又百度了下年谱,得如是果:年谱简介, 按年月记载某人生平事迹的著作 胡传淮著《张问陶年谱》 ,用编年体裁记载个人生平事迹的著作。大多是后人就其著述及史籍所载事实考订编次而成,如 宋 洪兴祖 编有《韩愈年谱》, 赵子栎 有《杜工部年谱》, 元 程复心 有《孟子年谱》,当代 胡传淮有《张问陶年谱》。近世也有出于自作的。演变发展:年谱是纪传和编年二体史书的一种演变和发展,它肇始于宋代,兴盛于明、清,至今存世的各种年谱约有四、五千种,其中以清代年谱居多,还包括不少善本、孤本、稿本和手钞本。关于年谱的价值,清初学者全祖望在施愚山先生年谱序中说:“年谱之学,别为一家。要以巨公魁儒事迹繁多,大而国史,小而家傅墓文,容不能无舛谬,所借年谱以正之。”见鲒埼亭集卷三十二。清季学者孙诒让在昌巢民先生年谱序中也更为详尽的阐述。他说:“自北榟人以陶、杜之诗,韩、柳之文,按年为谱,后贤踵作,缀辑事迹以为书者日多。于是编年之例通于纪傅,年经月纬,始末昭焯,此唐以前家史所未有也。盖名贤魁士一生从事于学问,论撰之间,其道德文章既与年俱进,而生平遭际之隆污夷险,又各随所遇而不同,非有谱以精考其年,无由得其详实。 年谱是以谱主为核心,以年月为经纬,将一切有关活动均以介绍。自宋代已有年谱,清代达到鼎盛,有800多种1000余卷。
细读上文,我大惊。因为我无力也无能为师太写年谱。
但既然本章名为年谱,又非年谱,遂仿金刚经句,是为年谱也。
师太最喜欢的文人是李渔。
师太送我的东西里就有李渔年谱。兹录之:李渔年谱:一岁(明万历三十九年 1611年) 旧历八月初七生,浙江兰溪夏李村(今属永昌街道)人。 六岁(明万历四十四年 1616年) 在如皋。伯父在如皋行医,父亲做药材生意。渔常随伯父登“大人之门”。 八岁(明万历四十六年 1618年) 在如皋。能诗。 十一岁(明天启元年 1621年) 随母离开如皋回到兰溪。尝在梧桐树上刻诗纪年。 十五岁(明天启五年 1625年) 在兰溪。作《续刻梧桐诗》自励。 十七岁(明天启七年 1627年) 在兰溪。父病重,娶山妻徐氏以“冲喜”。 十九岁(明崇祯二年 1629年) 在兰溪。父病逝。 二十五岁(明崇祯八年 1635年) 在兰溪。首次赴金华应童子试,以五经见拔,为浙江提学副使许豸赏识。 二十七岁(明崇祯十年 1637年) 入金华府学攻读举业。 二十九岁(明崇祯十二年 1639年) 首次赴杭州应乡试,落榜而归,作《榜后柬同时下第者》诗。 三十岁(明崇祯十三年 1640年) 在金华、兰溪。元日,作《凤凰如上忆吹箫·元日》,叹功名不就。 三十一岁(明崇祯十四年 1641年) 在金华、兰溪。作《活虎行》、《归故乡赋》。 三十二岁(明崇祯十五年 1642年) 再次赴杭州应试,中途闻警而返,作《应试中途闻警归》诗。母逝。作《夜梦先慈责予荒废举业醒书自惩》、《清明日扫先慈墓》、《壬午除夕》等诗。 三十四岁(明崇祯十七年、清顺治元年 1644年) 山中避乱,作《甲申纪乱》、《甲申避乱》等诗。 三十五岁(清顺治二年 1645年) 避兵山中。乱后家毁,七月初暂入金华府通判许檄彩幕。十月,纳姬曹氏。 三十六岁(清顺治三年 1646年) 清兵攻占金华,作《婺城行吊胡仲衍中翰》、《挽季海涛先生》、《丙戌除夜》等诗。回兰溪夏李村“归农学圃”,自喻为“识字农”。 三十七岁(清顺治四年 1647年) 在兰溪。剃发有感,作《剃发二首》。 三十八岁(清顺治五年 1648年) 在兰溪。伊山别业建成。作《伊山别业成寄同社五首》、《伊园杂咏》、《伊园十便》、《伊园十二宜》等诗。 三十九岁(清顺治六年 1649年) 在兰溪。被推为祠堂“总理”,为首倡建石坪坝等多处堰坝、水渠,以及且停亭等公益设施。 四十岁(清顺治七年 1650年) 卖伊园,移居杭州,“卖赋以糊其口”。作《卖山券》。 四十一岁(清顺治八年 1651年) 在杭州。作《怜香伴》传奇。 四十二岁(清顺治九年 1652年) 在杭州。作《风筝误》传奇。 四十三岁(清顺治九年 1653年) 在杭州。作《意中缘》传奇。 四十五岁(清顺治十二年 1655年) 在杭州。作《玉搔头》传奇。 四十六岁(清顺治十三年 1656年) 在杭州。《无声戏》一集问世。 四十七岁(清顺治十四年 1657年) 往来杭州、金陵(今南京)间。作《奈何天》传奇,《无声戏》二集问世。 四十八岁(清顺治十五年 1658年) 往来杭州、金陵间。小说《十二楼》问世。 四十九岁(清顺治十六年 1659年) 往来杭州、金陵间。《古今史略》、《蜃中楼》传奇问世。 五十岁(清顺治十七年 1660年) 在杭州。作五十寿辰。副室纪氏生第一子将舒(字陶长)。纂辑《尺牍初征》告成,吴梅村序。大女婿沈因伯入赘。 五十一岁(清顺治十八年 1661年) 在杭州。第二子将开(字信斯)出世。作《比目鱼》传奇。 五十二岁(清康熙元年 1662年) 移家江宁。秋,游苏州。喜得第三子将荣(早殇)、第四子将华(字庄南)。 五十三岁(清康熙二年 1663年) 在金陵,《资治新书》初集问世。 五十四岁(清康熙三年 1664年) 游粤。《笠翁论古》问世。 五十五岁(清康熙四年 1665年) 在金陵。作《凰求凤》传奇。春游扬州,冬游杭州。 五十六岁(清康熙五年 1666年) 游京师。应陕西巡抚贾汉复之邀游秦地,至平阳,纳乔姬。山妻徐氏生第五子将芬(早殇)。 五十七岁(清康熙六年 1667年) 应甘肃巡抚刘斗之邀游兰州,纳王姬。游西岳华山。 五十八岁(清康熙七年 1668年) 春返回金陵。作《巧团圆》传奇。游粤。 五十九岁(清康熙八年 1669年) 初夏,芥子园落成。 六十岁(清康熙九年 1670年) 游闽,过兰溪,作《二十年不返故乡重归志感》。兰溪知县赵滚赠送李渔“才名震世”牌匾。在福州过六十寿辰。副室汪氏生第六子将芳(字漱六)。 六十一岁(清康熙十年 1671年) 游苏州。应蒲松龄之邀,携家班赴宝应为知县孙蕙演戏祝寿。《四六初征》、《闲情偶寄》问世。冬,乔姬生一女,致病。 六十二岁(清康熙十一年 1672年) 游楚。冬,乔姬于途中病故。作《断肠诗二十首哭亡姬乔氏》等诗。 六十三岁(清康熙十二年 1673年) 再游京师。为贾胶侯设计半亩园。王姬病故于京师,作《后断肠诗十首》、《乔复生王再来二姬合传》等。 六十四岁(清康熙十三年 1674年) 自京师而返。夏,游芜湖。秋,游杭州。继室汪氏生第七子将蟠(字树德)。 六十五岁(清康熙十四年 1675年) 赴杭州,为浙江巡抚陈司贞祝寿。五月游绍兴。夏,送长子将舒、将开赴金华应童子试。回杭,过严子陵钓台,作《多丽·过子陵钓台》词。 六十六岁(清康熙十五年 1676年) 决策移家杭州。 六十七岁(清康熙十六年 1677年) 孟春,移家至杭州。向都门故人求助。 六十八岁(清康熙十七年 1678年) 在杭州。春,层园草成。立秋日,撰写《笠翁别集·弁言》。中秋前十日,作《耐歌词·自序》。 六十九岁(清康熙十八年 1679年) 在杭州。患病经年,不能出游。仲冬朔,作《千古奇闻·序》;十一月四日,冬至,作《芥子园画传序》;十二月,为毛声山评《四大奇书第一种》(《三国演义》)作序。 七十岁(清康熙十九年 1680年) 正月十三日病卒。葬杭州九曜山麓方家峪,时钱塘县令梁允植为其题“湖上笠翁之墓”的墓碑。
于是仿其文义,硬着头皮为师太写所谓的年谱。
师太俗名钱贝柔,字宝华,祖籍钱塘。
三岁丧父。
六岁母病故。与孪生姐宝柔由叔父钱国箴抚养。
十六岁师范毕业。同年与施乃蓭定亲。
十七岁嘴上长出一个大血管瘤。施家退亲。同年,其姐钱宝柔下嫁施乃蓭。
二十五岁,战乱,与姐钱宝柔一家移居江南省永安县缆镇钱家庄。
三十五岁,永安中学校长李鱼慕其才情,出资替其赴京动切除血管瘤手术。同年,下嫁李鱼。
五十岁,李鱼病逝。同年,嘴上血管瘤复长。入摩诃禅寺水月庵带发修行。
六十岁,剃度,法名檀妙。
七十岁,江南省授古琴演奏家称号。
八十岁,其姐钱宝柔病故。师太第一次中风。
八十五岁,中风自愈。开讲金刚经。
八十八岁,第二次中风。
八十九岁,中风又自愈。开写自传。
九十岁,圆寂。葬土豆村双鱼山上。
敲完上述文字,我发现我对师太了解还是太少。
期待下面的文字能够尽量还原一个立体的师太。
是为师太年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