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贝柔日记

作者:沈志伟 | 分类:其他 | 字数:32.7万

九十七、次第

书名:贝柔日记 作者:沈志伟 字数:7785 更新时间:2024-11-25 22:48:44

九十七、次第

次第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为cì dì,指依次 ,按照顺序或以一定顺序,一个接一个地。出自《战国策·韩策一》:“子尝教寡人循功劳,视次第,今有所求,此我将奚听乎?”、唐·刘知几《史通·杂说上》:“以种类为篇章,持优劣为次第。”。

基本解释:[order;sequence]∶次序 宋江…次第渡过 黄河北岸。——《水浒传》 [a show of extravagance]∶排场,有气派 甚是次第。——《醒世恒言》 [condition]∶情形;景况 有一座名园?唤做会节园,甚次第?——《清平山堂话本》 [one after another] 依一定顺序,一个挨一个地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杜牧《过华清宫绝句(之一)》 次第花开 [1]  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竺可桢《大自然的语言》

引证解释:

等第。

①《战国策·韩策一》:“子尝教寡人循功劳,视次第,今有所求,此我将奚听乎?”

②唐 刘知几《史通·杂说上》:“以种类为篇章,持优劣为次第。”

③清 李渔《慎鸾交·心归》:“你们三位的次第,是我辈品题出来的;如今我辈的次第,也要三位品题。”

次序;顺序。

①《诗·大雅·行苇》“序宾以贤” 汉 郑玄笺:“谓以射中多少为次第。”

②金 王若虚《<史记>辨惑一》:“次第明甚,不可乱也。”

③鲁迅《汉文学史纲要》第二篇:“《诗》之次第,首《国风》,次《雅》,次《颂》。” 《东周列国志》第一百五回:“秦王复向尉缭以并兼次第,尉缭曰:‘韩弱易攻,宜先;其次莫如赵、魏。三晋既尽,即举兵而加楚。楚亡。燕、齐又安往乎?’”

依次,按照顺序。

①《汉书·燕剌王刘旦传》:“及卫太子败,齐怀王又薨,旦自以次第当立,上书求入宿卫。”

②唐·刘禹锡《秋江晚泊》诗:“暮霞千万状,宾鸿次第飞。”

③宋·陆游《书事》诗:“闻道舆图次第还,黄河依旧抱潼关。”

④明·顾彦夫《村落嫁娶图记》:“道旁二驴,次第行,骑之者,村妓也。”

⑤《老残游记》第八回:“车夫等人次第出来。”

⑥蔡东藩 《清史演义》第一回:“东牵西扯,几至大家争论起来,还是布库里雍顺从旁劝解,说我初到此地,辱承待爱,自当次第谒候。”

⑦明 施耐庵《水浒》第五十五回《高太尉大兴三路兵 呼延灼摆布连环马》却说呼延灼大获全胜,回到本寨,开放连环马,都次第前来庆功。

排比编次。

①《后汉书·刘陶传》:“帝殊不悟,方诏陶次第《春秋》条例。”

②唐 元结《文编序》:“乃次第近作,合於旧编。”

③《元史·刑法志序》:“今按其实,条列而次第之,使后世有以考其得失,作《刑法志》。”

条理;头绪。

①《南齐书·周山图传》:“知卿绥边抚戎,甚有次第,应变策略,悉以相委。”

②明 袁可立《奏登师出海之期疏》 :“臣与镇道图画者数月,诸凡操练将士、修验船只、合并营伍、简汰官兵稍有次第。”

③《水浒传》第十七回:“太守问我贼人消息,我回覆道:‘未见次第,不曾获得。’”

规模。

①宋 杨万里《题严州新堂》诗:“新堂略有次第否?忙里从公一来觑。”

②金 王若虚《赵州齐参谋新修悟真庵记》:“予数以事至赵,始也闻其经营,再则睹其次第,三则及其成就焉。”

齐整;有排场。

①《古今小说·史弘肇龙虎君臣会》:“那四司六局秪应供过的人,都在堂下,甚次第。”

②《醒世恒言·刘小官雌雄兄弟》:“﹝刘奇、刘方二人﹞讨了两房家人,两个小厮,动用器皿家伙,甚是次第。”

犹常态。

①汉 刘桢《赠徐干》诗:“起坐失次第,一日三四迁。”

②唐 李白《寄东鲁二稚子》诗:“念此失次第,肝肠日忧煎。”

③唐 王建《白紵歌》:“美人醉起无次第,堕钗遗佩满中庭。”

犹规则,规矩。

①唐 刘禹锡 《宿诚禅师山房题赠》诗:“法为因缘立,心从次第修。”

② 金 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三:“居中中地行近前来,依次第觑着张生大人般拜。”

犹光景,情形。

①唐 刘禹锡《寄杨八寿州》诗:“圣朝方用敢言者,次第应须旧谏臣。”

②宋 李清照《声声慢》词:“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顷刻,转眼。

①唐 白居易《观幻》诗:“次第花生眼,须臾烛遇风。”

②元 乔吉《小阳关》曲:“次第明月圆,容易彩云散。”

紧急,急速。

①宋 徐集孙《湖上》诗:“数日不来湖上看,西风次第水苍茫。”

② 元 陈德载《栽桂》诗:“云边移得数株来,人老花应次第开。”

口罩是一种卫生用品,一般指戴在口鼻部位用于过滤进入口鼻的空气,以达到阻挡有害的气体、气味、飞沫进出佩戴者口鼻的用具,以纱布或纸等制成。 口罩对进入肺部的空气有一定的过滤作用,在呼吸道传染病流行时,在粉尘等污染的环境中作业时,戴口罩具有非常好的作用。 口罩可分为空气过滤式口罩和供气式口罩。

发展简史:靳以《跟着老马转》:“这时他又告诉我把口罩向上拉拉,蒙住鼻子,免得飞花钻进鼻孔里去。” 世界上最先使用口罩的是中国。古时候,宫廷里的人为了防止粉尘和口气污染而开始用丝巾遮盖口鼻,如《礼疏》载:“掩口,恐气触人。”和《孟子·离娄》记:“西子蒙不洁,则人皆掩鼻而过之。”。用手或袖捂鼻子是很不卫生的,也不方便做其他事情,后来有人就用一块绢布来蒙口鼻。马可·波罗在他的《马可·波罗游记》一书中,记述他生活在中国十七年的见闻。其中有一条:“在元朝宫殿里,献食的人,皆用绢布蒙口鼻,俾其气息,不触饮食之物。”这样蒙口鼻的绢布,也就是原始的口罩。 13世纪初,口罩只出现于中国宫廷。侍者为防止气息传到皇帝的食物上使用了一种蚕丝与黄金线织成的巾做成口罩 口罩 19世纪末,口罩开始应用于医护领域。德国病理学专家莱德奇开始建议医护人员使用纱布罩具以防止细菌感染 20世纪初,口罩首次成为大众生活必备品。席卷全球的西班牙流感夺走了约5000万人的生命,普通人群被要求用口罩抵御病毒。 20世纪中后期,口罩的大规模使用次数明显频繁。载入史册的历次大流感中口罩在预防和阻断病菌传播方面数度扮演重要角色。 1897年,德国人美得奇介绍给大家一种用纱布包口鼻以防止细菌侵入的方法。以后,又有人做了一种六层纱布的口罩,缝在衣领上。用时一翻过来罩住口鼻就可以了。可是,这种口罩一直要用手按住,极不方便。 后来又有人想出了用带子系在耳上,这就成了今天人们经常使用的口罩。 1910年,哈尔滨爆发鼠疫,时任北洋陆军医学院副监督伍连德医生发明了“伍式口罩”。 2003年,口罩的使用和普及达到新高潮,一场“非典”几乎令口罩一度脱销,各大药店门前排着长长的队伍,人们争相抢购口罩。 2009年,在继2004年的“禽流感”之后,“甲型H1N1流感”让口罩大军再一次出现在全世界各大新闻媒体的镜头前。 2013年PM2.5空气危害概念的出现,引发公众对空气污染问题的重视,使得口罩等防护用品在雾霾天气期间甚为畅销。

说说医用防护口罩,N95口罩和KN95口罩的区别。 1.   医用防护口罩:符合中国GB 19083-2010 强制性标准,过滤效率≥95%(使用非油性颗粒物测试)。要求通过合成血液穿透测试(防止体液喷溅),要求符合微生物指标。 2.   N95口罩:美国NIOSH认证,非油性颗粒物过滤效率≥95%。 3.    KN95口罩:符合中国GB 2626 强制性标准,非油性颗粒物过滤效率≥95%。 以上三种级别口罩的过滤效率的测试方法一模一样!所以过滤效率级别一致。 所以,大家买NIOSH N95和GB2626-2006 KN95的口罩是一样的。佩戴口罩的关键在于和面部的密合,就是不漏气!请大家佩戴之前仔细看看使用说明。

--------百度百科

妙心出事了!

水月庵霎时在永安出名了!

是年观世音出家日,浮云法师为范思琳正式剃度。赐法名妙心,从此范思琳小姐变成了妙心师父,在一边观礼的钱贝柔对浮云法师说:我也会走这一条路的!

浮云法师很平静的语气:等因缘具足吧!

这情景似乎刚刚过去。

如今钱贝柔老师早变成了释檀妙师父。

所以妙心的事还是牵动了她。

其实浮云法师更急!

缆镇医疗部门来水月庵例行检查,发现妙心师父体温高于37.3度,又有去疫区出行的记录,马上把妙心师父拉上救护车送到永安人民医院隔离了。

政府马上把水月庵封锁了,同时调查近期去过水月庵的信众。

很快,从公安民宗以及水月庵的监控资料中调出了15天里去过水月庵的所有信众影像,一场人民战争开始了。

消息很快出来了,妙心师父果真得了那种病了!

于是政府马上比对监控里的资料又一次提前到一个月,任务更重了!

对此,浮云法师对大家说:这是佛陀要我们好好闭关修行啊!

这几天,苍梧先生也很郁闷:他的爱车被砸了!因为牌照是来自疫区的!还有眼镜和大小丫头的祖籍在疫区,出去被人视为传染源,如过街老鼠!

方文业四处卖口罩未果,口罩在全永安脱销了。

于是找出来旧口罩用,结果被妻子季石荷骂了个半死,季石荷去菜场买菜,没有戴口罩被人骂,结果还是用了旧口罩!

摩诃禅寺的微信公众号登出了星云大师的文章:《学佛的次第》 第一篇 信解行证 壹:前言 佛教八万四千法门,浩瀚深广,初学佛者欲一窥佛法堂奥,究竟应从何处著手?佛法是历久弥新,万古不变的真理,经得起时空的考验,我们可以从信、解、行、证四个次第来实践佛法。 贰:信 一、信的意义 信,指对某一种宗教能专注不疑而生起崇仰的真诚心理状态,也就是信仰的意思。佛经中常以各种譬喻来说明信仰的重要性,归纳如下: 1.信仰如手:我们进入了宝山,如果没有双手,就无法挖取宝物。同样地,我们进入了佛法的宝山,惟有依靠信仰的双手,才能获得佛法的宝藏。 2.信仰如杖:我们爬山时,如果有了拐杖作依靠,必定会感到轻松多了。人生在世,常常会感到世路茫茫,崎岖不平,如果我们有了佛法的信仰作为依怙,就可以安然走向平坦的大道。 3.信仰如根:树木植物有了扎实的根部,才能长出茂盛苍翠的叶子,开出芬芳美丽的花朵;人之所以能活下去,是因为我们有生命的根;一切事业的成功,也是因为有巩固的根基。信仰,就是产生无量功德的根本。《华严经》上说:“信为道源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依靠信仰为根,我们在佛法中修福修慧,不但奠定了人生的根基,也能进而到达解脱的境界。 4.信仰如船:在茫茫的大海中,惟有藉著船筏,才能到达目的地。《大智度论》卷一说:“佛法大海,信为能入。”我们必须要掌稳船舵,才能在浩瀚深广的佛法大海里,采取佛法的宝藏;在人生的苦海里,惟有依靠信仰的大愿船,才能安然无恙地渡过惊涛骇浪,从生死大海的此岸,到达涅槃的彼岸。 5.信仰如力:孙中山先生曾说:“信仰就是一种力量。”对一件事情有了坚定的信仰,自然就能产生一股强大的力量。 6.信仰如财:世间的生活需要钱财,但是由于我们只知一味地向纷纭的心外世界求取财宝,却忽略了自己内心蕴藏有无限的财富,而信仰就是我们内心的宝藏、内心的能源。所以,在佛经上有所谓的“七圣财”,就是以信仰为首位;有了信仰的财宝,我们的人生将会更丰富。 二、正确信仰的条件 信仰有很多种,有的人一开始就信了邪教,这就是“邪信”,误入邪教,正如以盲引盲,相牵入火坑,如果不能迷途知返,影响所及,可至千百世,所以我们在选择信仰时,不可不慎。比“邪信”好一点的是“不信”,不信仰任何宗教的人固然在精神上无所寄托,但是至少还没有走错路,将来还有得度的机会。另外有一种人是信得很虔诚,但不知分辨而“信”得入迷,这是“迷信”。迷信比不信又好一点,因为虽然入了迷,但总还有一种信仰,至少宗教劝善止恶的观念深植心中,就不会为非作歹,作奸犯科。我们的信仰应该是“正信”,《成唯识论》卷六说:“云何为信?于实、德、能,深忍乐欲,心净为性,对治不信,乐善为业。”这就是正信。正信应符合以下条件: 1.信仰实在有的:我们选择信仰的对象,应该审查它是否真实存在。也就是我们所信仰的对象,应是在历史上经得起考据证明的。 2.信仰道德高的:我们交 朋友,都想要结交 品德高尚的人,何况信仰的对象,更应该考虑他的德行是否清净?他的慈悲是否具足?他的人格是否完美? 3.信仰能力强的:我们信仰的对象必需是具有能够自度度人、自觉觉人的大善知识。 4.信仰戒行净的:我们信仰的对象必需是戒行清净,行止足以为众生模范的大导师。 5.信仰正法圆的:我们信仰的对象必需具有圆满的正法,可以适用于任何时空人事。 6.信仰智慧满的:我们信仰的对象必需具有完满无缺的智慧,如此,我们跟随他学习 ,才能获得充满智慧的生命,不但自己受益,也能贡献社会。 佛教的教主释迦牟尼佛,具足智德、断德、恩德等三德,戒行清净圆满,而且他的伟大事迹都是历史上确有记载,经得起考验证明,符合上述条件,所以佛陀及佛陀所说的教法,乃至延续佛陀精神的佛教僧团 ,都是我们正信的对象。《杂阿含经》卷三十所谓的“四不坏信”:“于佛不坏净信,于法不坏净信,于僧不坏净信,于戒律不坏净信。”基本的精神就是对于真理的尊崇敬信,而无丝毫疑惑的彻底自信。 参:解 一、解的意义 解,就是慧解,指经由见闻学习 而了解教理,得到真理的智慧。 佛教不同于其他宗教的地方,在于佛教并不一味叫人信仰,佛教的信仰是要我们建立在理智上,因此佛教很注重慧解。 二、慧解的方法 佛法广大无边,我们应如何来寻求慧解呢? 1.亲近善士,多闻薰习 :古人说:“无友不如己者。”在佛道上修行也是如此,当我们皈依三宝以后,要经常向法师们问道求益,要多亲近善知识,听经闻教。善财童子为了求法,不辞劳苦,参访了五十三位长老大德,最后证得无生法忍;赵州禅师年高八十,犹四处行脚,寻师访道,终于开悟。大根器者尚且如此,何况我们这些萤火小智者,更需以谦冲虚心的态度寻师求道,听经闻法。 而闻法也要有正确的心态,《成佛之道》说:闻法应该“如地植于种,如器受于水,应离三种失。” 所谓“如地植于种”,意思是说,一块田地,如果把种子撒在地表上,鸟雀一啄,就没有了,如同闻法,不用心深思,左耳进,右耳出;这是第一种过失。如果这块地坚硬不堪,即使播了种,也无法生根萌芽,如同一个人我执很重,凡事排拒不接受;这是第二种过失。如果地上布满杂草,禾苗便不容易生长,如同心中有了成见,先入为主的观念使佛法不能生根萌芽;这是第三种过失。 所谓“如器受于水”,意思是说,一个杯子,如果把它倒覆了,再好再多的水也装不进去;如果杯子有了裂缝,水一倒进去,立刻就流失了;如果杯子里有了秽物,再清净的水也会被污染。所以听经闻法不能用轻心慢心,不能有成见、邪见,也不能有杂念妄想,应该要以深心、庄重心、恭敬心、谦卑心、柔软心、清净心,才能得到佛法的受用。 2.广阅三藏,一门深入:“为学有如金字塔”,这句话也可以用在佛学的研究上。我们对佛学有了一般的了解以后,还要广读佛典。佛入灭后,后世弟子将佛陀所说的法,以及历代诸圣贤的著作论典,汇集成为经、律、论三藏,成为研读教义的最佳门径。博学之外,我们还要选择适合自己的法门深入钻研,触类旁通,以得佛法之真髓。 3.以四依止,入佛智慧:佛陀说法为因应各种根器,观机设教,因而建立了不同的法门,后世弟子们又因人、时、地等差异条件,有各种阐述。因此,我们在亲近师长,研究佛法时,应以“四依止”作为学佛的方针: (1)依法不依人:按照真理去学习 ,不以人为依归。因为人有生、老、并死,有不同的思想、见解,而真理则是亘古今而不变,历万劫而常新,所以学道应该依法,不应依人。 (2)依智不依识:应以理智作判断,而不依自己一时的好恶来作决定。 (3)依义不依语:依照佛法的根本义理,而不执著于语言文字。 (4)依了义不依不了义:按照究竟绝对的真理,而不依各种方便的教化。 4.如理思惟,法随法行:“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智慧的特性在于思考,生吞活剥经论上的文字,纵使能博学强记,充其量也只是世智辩聪而已,无法成为自己的智慧。所谓“如人数他宝,自无半分毫。”只有经过深刻思惟,亲自体验的智识,才能成为自己的法宝。 《大毗婆沙论》说:“有智无信,增长邪见;有信无智,增长愚痴。”这是说明信解之间,彼此有相辅相成的关系,二者同等重要,偏一不可。尤其信解之外,更要实践,所谓“说食不能饱”,因此,学佛一定要修行。 肆:行 一、行的意义 行,就是修行。佛教与一般的哲学不同,佛陀说法,主要是使众生都能够转迷成悟,离苦得乐,因此,佛教不仅是讲知识,说理论,佛教最注重的还是生活上的实践行持。 二、修行的态度 不同根器的修行人,有不同的修行方法,例如:声闻乘修四谛法,缘觉乘修十二因缘观,菩萨乘修六度万行,乃至各宗各派也有各自不同的修行法门,如:莲宗以念佛为要,禅宗以参禅为主,华严宗以经教为宗。虽然如此,修行所应秉持的坚毅态度则应该是一致的。《俱舍论》卷二十七记载有如来的三种圆德,其中“因圆德”有四项成就佛道的修行态度,可作为我们效法的榜样: 1.无余修:福德与智慧二种资粮具修而无遗。 2.长修:历经三大阿僧祇劫而修行不倦。 3.无间修:精进勇猛而无刹那荒废修行。 4.尊重修:恭敬所学,尊重一切众生,不生憍慢。 伍:证 一、证的意义 证,是契会真理而证悟的意思。解与证也是不能分开的,不经体证的道理,不能算是真的理解,只能说是知道;若非通达理解,也没有证悟可言。 二、证悟的生活 从凡夫到修成圣果,绝非一蹴可就,必须经过种种的阶段。不同根器的修行者,因方向、目标的不同,形成不同的证悟阶位。例如: 1.声闻乘:自凡夫至阿罗汉,速者三生,迟者六十劫,证得的果位有四──预流果、一来果、不来果和阿罗汉果。 2.菩萨乘:又称佛乘,从凡夫到成佛,需三大阿僧祇劫的时间,有十信、十注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等五十二个阶位。 依证悟的迟速而言,又有顿悟与渐悟之分。快速直入觉悟的境界,称为顿悟;依顺序渐进的觉悟,称为渐悟。其实,顿渐之说是就一期的生命而言,从众生整个生命的洪流来看,这一期的顿悟实在是累积了多生多劫的福慧而来。 总之,无论是声闻四果,还是菩萨五十二阶位,无论是顿悟,还是渐悟,都是由我们平日的“小悟”累积所成就的解脱境界。所以,我们不必将证悟寄托于未来,重要的是我们每天是否有一点小悟。我们要怎样观照自己呢?证悟是怎样的一种情况呢?兹列举如下: 1.证悟的境界,是没有忧悲苦恼的情绪:如果我们对忧悲苦恼的事能淡然处之,当下就是一种证悟解脱。 2.证悟的境界,是没有得失成败的念头:如果我们能不患得患失,随缘自在,当下就是一种证悟解脱。 3.证悟的境界,是没有拘束障碍的困难:如果我们能处难不觉难,处苦不觉苦,当下就是一种证悟解脱。 4.证悟的境界,是没有生老病死的感受:如果我们能勘破生死,来去一如,当下就是一种证悟解脱。 信、解、行、证并非单线的次第,而是一种循环的效应。我们由正信,生起清净的心,而求慧解,经由实践,得到证明,印可真理的妙用;而后增加信心,再求深入的理解,更藉著履行反省,获得真理的印可,又增胜净信;如是周而复始,不但能使我们在现实世界中安顿身心,又能开拓我们的智慧领域,提升我们的生命品质,净化我们的身心。

永信女看完全文,长叹:为什么我们的工作生活学习养生就没有什么次第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