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伏从伪装者开始
作者:陛下的小鱼干 | 分类:军事 | 字数:220.4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六百六十五章 真假难辨
“好家伙,六哥,你这是打算整一出梁山伯与祝英台啊?真要是被你得手了,到时候那徐恩曾脸上的表情一定十分精彩,难怪戴老板点头点得那么痛快呢!”
说到这,李墙便顿了顿,然后才又一脸为难地说道,“六哥,按理说这关系到你的终身大事,我这个做兄弟的自然要能帮忙帮忙,能出力出力,可兄弟我只是负责帮忙运送,根本就做不了主啊,其中的利害关系我想即便我不说你也知道,要是兄弟能做得了主,别说是二十箱,即便是两百箱也没问题啊!”
“阿墙兄弟,话可不能这么说,正所谓世事无绝对,只要你肯点头,那办法不有的是么?”
“哦?这么说六哥已经想到办法了么?”
“那是当然,否则我也不好意思厚着脸皮张这个嘴啊!”
“说来听听。”
“很简单,只要你肯帮忙,我就想办法暗中收购二十箱百宝丹,混在那批走私的药品,等到了广东之后……”
“好一招狸猫换太子,人都说六哥手段了得,今日兄弟我算是彻底领教了!佩服,佩服!”
听了郑耀先的计划之后,李墙便不禁由衷地在心中感叹:这个郑耀先,难怪不少人背地里都叫他鬼子六,脑袋里的鬼点子还真多,而且每一个都不是一般人能够想出来的,鬼子六的绰号也算得上是名副其实了。
“那……阿墙兄弟的意思呢?”
李墙则笑了笑,主动冲着郑耀先伸出手来说道:“既然计划已经有了,那就……祝我们合作愉快?”
“合作愉快!”
随后两人又仔细商量了不少细节,直到天色完全黑了下来之后,郑耀先才告辞离开。
然而他前脚刚走,李墙便也趁着茫茫夜色神不知鬼不觉地偷偷溜出了招待所,径直来到了曾家岩戴公馆,轻轻地按下了公馆的门铃……
几分钟后,戴公馆的书房里。
“你不应该出现在这里。”尽管嘴上这么说,但李墙看得出来,无论是从说话的语气还是脸上的神态来看,戴笠非但没有生气,反而隐隐地透着一丝安慰。
想到这,李墙便放心大胆地汇报道:“属下有要情继续向您禀报,所以才……”
“什么事?”
于是李墙也不隐瞒,立刻犹如竹筒倒豆一般地将郑耀先找到自己,以及想要分一杯羹的事一五一十地向戴笠汇报了一遍。
而整个过程戴笠只是眯缝着眼睛听着,全程都很少插话,直到李墙说完,才话里有话地问了一句,“听说你跟老六的私交还算不错,可你转头就把他给卖了个一干二净,也太不仗义了吧?”
“私是私公是公,即便是讲仗义也是要分立场和场合的,否则岂不就是公私不分了么?”
“好一个公私不分!”听到这,即便是戴笠也忍不住称赞了一句,“说真的,我真是越来越不想放你回去了。你要不要再考虑考虑?你放心,只要你肯点头,至于毒蛇那边,我可以再想别的办法,怎么样?”
“承蒙老板厚爱,属下不胜惶恐,只是于公,属下尚有未完成的使命,于私又不忍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同志陷入绝境,故而无论是于公还是于私属下都只能拒绝您的好意,还请老板赎罪。”
此话一出,戴笠便幽幽地叹了口气,“唉!公私分明,这几个字说起来容易,可真正能做到的,又有几个人呢?这件事我知道了,你先回去吧!走的时候我就不送你了,免得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是!那属下就先行告退了。”
说完,李墙便转身离开了书房。
然而就在他离开后不久,仍旧端坐在桌前的戴笠便猛地面色一冷,端起了面前的茶杯,缓缓开口问道:“你都听见了?”
话音未落,一个身影便从里间走了出来,非是旁人,赫然竟是郑耀先。
“听见了。”
“只此一次,下不为例!替我带句话给郑介民和毛人凤,今后要是再让我听到什么风言风语,让他们自己看着办!”
“是!”
……
一转眼,又是三天过去,眼看便到了出发的日子。
尽管不清楚那郑耀先到底用了什么手段,但总算是让他赶在出发前把二十箱药给凑齐了。
然而就在李墙还在为如何把这二十箱药神不知鬼不觉地混进走私车队的时候,孔府的管家林世良便主动找上了门来,拐弯抹角地提出想要再原有的基础上再加一辆卡车,至于打的什么算盘,明眼人一看便知。
可即便在听到这个提议之后李墙的心里早已乐开了花,但表面上却是摆出了一副百般为难的样子,搞得那林世良前前后后来回跑了三趟,许下了无数的好处,李墙这才“勉为其难”地点头答应了下来。
于是就这样,在准备了将近一周的时间之后,一支打着劝业商会旗号的商队便在“傻儿司令”范绍增亲随的护送之下,浩浩荡荡地离开了山城重庆,径直朝着广西桂林的方向而去了。
这一路跨长江,绕湖南,穿贵州,尽管有汽车代步,专人护送,但为了尽可能地躲避日本人的飞机,很多时候车队都只能白天休息,夜里赶路,而且为了不让敌机发现还不能开车灯,只能借着月光硬着头皮走山路,极大地拖慢了行进速度不说,还要冒着翻下山崖车毁人亡的风险。
好在队伍里有董建昌这样老成持重的人坐镇,每每到了艰难时刻,他总是能站出来凭借着丰富的经验三言两语地提出最有效的方案,所有的问题便都随之迎刃而解,众人无不对其心服口服。
就这样足足走了十天,车队才终于行进到了广西境内。
直到这时,众人才长长地松了口气,毕竟这里已经到了董建昌的防区,即便是日本人的飞机也不敢轻易在这附近巡逻。
董建昌也很体谅众人这一路上的辛苦,于是便在队伍刚刚过了浔江之后就立刻下令原地休整,让众人好好地休息了一天。
而第二天一早,先行一步的刘副官便带着一个警卫连风尘仆仆地赶了过来。
短暂的交接过后,车队的安全护卫工作便正式转交到了董建昌的手上。
一路无话,一行人几乎是在没有遭遇到半点阻力的情况下便顺利地来到了董建昌的大本营,广西桂林。
然而就在车队抵达桂林的当晚,还没等李墙松一口气,就被董建昌给叫了过去。
可当李墙进到董建昌的房间之后,却发现他正拿着一只放大镜,对着一张地图仔细研究着什么。
于是也不好打扰,只能默默地站在原地,静静地等着。
不知过了多久,董建昌才注意到李墙的存在,于是赶忙转过身将手上的放大镜放下,有些抱歉地说道:“来了怎么也不说一声啊?快坐吧!”
“晚辈方才见董长官看得入神,就没忍心打扰。”
“这人啊,不服老不行,想不到我董建昌也到了精力不济的年纪了。”
“董长官过谦了,在晚辈看来您还正当壮年,是在是跟精力不济沾不上半点关系啊!”
“呵呵,你这张嘴倒是挺能说的!”董建昌听了笑道,“罢了,甭管真的假的,我就权当是真的听了,不瞒你说,直到刚刚我还都在考虑车队接下来的行进路线,所以才把你给叫了过来,帮着我参谋参谋。”
说着,董建昌便起身来到地图前,李墙也快步跟了过去,认真地听了起来。
“就目前的战略态势而言,车队要想安全地穿越双方防线,抵达广东,大概就只有这三天路线了,第一条就是走清远,经东莞从宝安县入港。第二条则是走四会入广州,乘船沿珠江入海进港。这最后一条,则是需要绕道江门去澳门,同样也是走水路进港。你觉得哪条线路比较稳妥一些呢?”
董建昌讲得很细,李墙听得也很认真,看得出来,董建昌为商队谋划的这三条线路显然是下了大功夫的,于是自然也不敢有半点怠慢,凝眉思考起来。
首先第二条线路不到万不得已,李墙是绝对不会考虑的,毕竟用劳文池的话说,现如今的广州市长可是汪精卫的妻弟,一旦引起了他的注意事情就会变得十分麻烦了。
而经过了一番深思熟虑之后,第二个被李墙排除掉的则是第一条线路,倒不是因为别的什么原因,单纯就是因为这条线路从长度上来看虽然比第三条线路要短上不少,但是却要深入敌占区,而且对于车队而言,每深入一分,就会多一分的风险。
如此,最终的选择便呼之欲出了。
“董长官,晚辈考虑再三,还是觉得第三条线路最佳。”
“哦?是吗?”董建昌听了眼睛一下子就亮了起来,“理由呢?”
“原因有二,第一,尽管从线路的总长度来看,这第三条线路是要比其他两条要长上不少的,但是大部分却是在董长官您的防区之内,也就是安全区域要远远地大于其他两条。再者就是咱们的车队规模太大,太过显眼,如果就这么招摇过市的话很容易出问题,而如果是走水路入港的话,风险则会大大降低。所以综合以上两点,晚辈才做出了这样的选择。”
“嗯,分析得不错,既如此那就暂定第三条线路好了,我这就派人过去探探那边的情况!”
别看那董建昌平日里说话办事总是喜欢变着法地绕圈子,但是回到了部队上却是一派雷厉风行的作风,当即就把一件件具体的任务分派了下去,不仅面面俱到,逻辑还十分地清晰,这便让李墙对他大从心底里敬佩起来了。
仅仅过了一天,派出去打探消息的人便回来了,然而却带回来了一个坏消息!
于是董建昌便立即召集了众人,将最新打探到的情报如实告知。
然而话音未落,随行的孔府管家林世良便被气的猛地一拍桌子,怒声道:“什么?过寿?那陈耀祖今年也还不到五十吧?过的哪门子的寿呢?”
“四十九。”董建昌慢悠悠地说道,“听说是前些日子遇到了一个算命先生,说他今年有大劫,必须过寿才能保平安,而且越隆重越好。”
“哼!这理由恐怕连鬼都不会相信吧?什么保平安,分明就是在变着法地索贿!这下好了,平白无故地多了好几道卡,结果却赶上了这么档子事,这姓陈的还真是该死啊!”
其实就算那林世良不说,众人对那陈耀祖此举的真实意图也是心知肚明的,而就在众人都有些群情激奋的时候,董建昌却又话锋一转,“大家的心情我能理解,不过事已至此,说什么也无济于事,不过在我看来,虽然因为那陈耀祖过寿导致沿途的哨卡增加了不少,但也恰恰暴露了他们给予盘剥路过的商贾百姓,以便巴结讨好那个陈耀祖的心理,所以只要我们肯多给一些银钱,那么问题也不会太大,就怕碰到那些油盐不进的家伙,那可真就难办了。”
听到这,所有人便几乎全都下意识地看向了李墙。
李墙则淡淡地回道:“诸位放心,我已经跟那边打过招呼了,如无意外的话应该不会有不长眼的家伙有那个胆子来触我们的霉头。”
李墙说话的声音并不算大,但却仿佛给众人吃下的一颗定心丸一般,全都不自觉地松了口气,整个房间里的气氛也随之轻松了不少。
然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随着更多派出去的探子陆续汇报,有一个新问题便又浮出了水面,这便使得刚刚才放宽了心的众人,一下子又紧张了起来。
“你说这好端端地,为什么要关闭港口呢?那个陈耀祖又在作什么妖啊?”众人第二次碰头,刚一上来,林世良就第一个开口埋怨起来,就差破口大骂了。
董建昌见状则连忙摆手示意他稍安勿躁,然后才开口解释道:“依我看,港口的事情还轮不到那个陈耀祖做主,多半是日本人的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