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重生八零之低调发育

作者:老燕难飞 | 分类: | 字数:110.6万

第一五五章 阿麦斯,就胎死腹中好了

书名:重生八零之低调发育 作者:老燕难飞 字数:6718 更新时间:2024-12-24 19:41:35

第155章 阿麦斯,就胎死腹中好了

李世豪这个董事会主席兼总经理,在两天前就经过了股东会通过,他给怡和系的那位总经理留了几天的时间,今天是来正式走马上任,也是与原来的总经理办理正式的交接。

英豪作为香江电话的大股东,在董事会里占据了五个席位,已经超过了董事席位超过半数,对香江电话,形成了比较严密的控制。

陈兵自己也兼了一席董事,前几天的股东会,陈兵在特区没有回来出席,这次陪同李世豪前来赴任,也是到香江电话亮一亮相。

前往香江电话的时候,陈兵和李世豪是同车而来,英豪到了现在的规模,该有的派头也必须要有,不仅赵平、李世豪、陈兵等股东有专门的座驾,连诸多分公司的管理者都有。

赵平和李世豪都是香江的土着,所选择的座驾也是按照香江的习惯,是腐资的品牌,赵平选择的是一辆劳斯莱斯,李世豪的是宾利,陈兵不太喜欢腐国品牌,选了奔驰。

香江对汽车品牌的称呼,与内地有非常大的不同,例如宾利被叫做本特利、奔驰被叫做平治,让陈兵很是不习惯,好在他是大陆留学生的第一身份,平常都还是按照自己习惯的叫法,身边的人也都能懂。

两人来到香江电话公司总部所在,还没下车,就看到四周很多的媒体,都被保安用人墙挡在了外面。许多记者在拼命的把话筒往前伸,希冀二人能够停下回应一下。

这次收购香江电话的前期运作,都是陈兵在操办,包括与怡和、大东斗法,出席记者发布会,也都是陈兵,直到并购案尘埃落定,才由李世豪出面在股东会上接掌了公司。

李世豪和陈兵都是赵平的学生,媒体也把这两个年轻人,并称为英豪的双龙,已经俨然公认两人为香江商界青年一辈的楷模。

一些无聊的媒体,还会把两人放在一起进行比较,他们对英豪内部的权力分配并没有真正挖掘清楚,李世豪又是挂的副董事长职务,自然的就会对香江本土的李世豪更多赞誉之词。

而陈兵的内地背景更是经常被有意忽略不提,陈兵本就有意让李世豪担负重任,对这种情况其实是很乐见的,甚至经常特意突出李世豪的地位,这次同样如此。

香江电话的诸多管理人员,在副总经理陈彼得的带领下,已经提前在门口列队迎接。看到两人的车子过来,陈彼得就赶紧就迎了上来帮着拉开车门。

“李董好”

这一声称呼,让李世豪略微愣了一下。此前,几乎所有的人对李世豪的称呼都是“豪少”,李世豪已经颇为习惯了,现在突然被升级为更正式的“李董”,让他一下感觉自己身上的担子更重了一些。

好在现在李世豪已经历练出来了,只是稍愣了一下,就反应过来,下车之后主动与陈彼得握了握手,顺势拍了拍对方的肩膀,马上就显露出了上位者的态度。

陈兵从另一面下了车,过来与陈彼得同样握了握手,等到随行人员,纷纷聚拢过来,就在陈彼得的引领下,并肩向楼内走去,陈兵还有意走在了侧位,把主位留给了李世豪。

听到媒体在不停的呼喊,试图引起两人的注意,两人也没有停留,只是向媒体们挥了挥手,算是打过招呼,然后就直接走进了大楼。

怡和系的那位总经理,早就等在了办公室里,只用了十来分钟,两人就完成了象征性的交接,然后告辞离去。

李世豪和陈兵也没有多在办公室做停留,而是去了会议室,香江电话的诸多管理人员,已经等在了那里。

香江人信风水,李世豪的办公室,虽然会继续沿用之前的董事会主席办公室,但内部的摆设全部需要重新进行调整,他才会搬进来办公。

与香江电话管理人员的这次见面,都是李世豪在充任主角,陈兵一直跟在边上,除了与诸人打招呼之外,甚至多余的话都没有讲。

李世豪倒是讲了一番话,对于公司今后的经营管理,李世豪并未上来就大谈特谈,更没有急于发表什么施政纲领,而是以夸奖公司过去的成绩,安抚这些管理人员为主。

毕竟刚刚被收购,换了老板,这些管理人员难免会心内有些忐忑。英豪已经完全掌控了局面,即使要做一些调整,也没必要急在一时。

不过,为了提振士气,让这些管理尽快定心,李世豪还是透露了一个重要的业务计划,就是要把英豪的无线寻呼业务,并入到香江电话之中。

无线寻呼业务,在香江并不算什么新鲜的东西,其实已经有了十多年的历史,香江大大小小的寻呼台也有了十几个,香江电话此前也有这个业务。

但由于此前的寻呼机技术还都是模拟机,服务体验不够好,这个业务其实一直没有真正做大。直到去年,英豪开始推出了数字寻呼机,这个业务才重新焕发了活力。

英豪的数字寻呼推出时间,其实还没有满一年,但却已经凭借领先的数字寻呼技术,发展出了5万多用户,一举成为香江最大的无线寻呼服务商。

第一五五章 阿麦斯,就胎死腹中好了

香江现在的人口也才刚刚突破500万人,英豪寻呼的客户数量突破了五万,已经是其他寻呼台的数倍,不仅显现出了明显的竞争优势,而且已经实现了大幅的盈利。

将这一块盈利能力极强,关联性极大的业务注入到香江电话之中,对于显示英豪对香江电话的重视,振奋公司管理人员的情绪,可以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对于英豪的无线寻呼业务并入香江电话,其实在财经媒体的分析文章中,早就有了相关的猜测。

李世豪这一次正式宣布出来,除了稳定管理人员心态之外,也是对财经媒体诸多猜测的一个回应。

等到这个消息被媒体报道出去,一定会被解读为,提振香江电话业绩的实质性举措,可以维持香江电话的股价,继续走强。

陈兵与李世豪在香江接收老牌的上市公司,开疆拓土,英豪的另一个灵魂人物赵平,也在灯塔进行着忙碌。赵平正在与荷兰的巨头飞利浦,进行着重要的谈判。

赵平与飞利浦谈判的内容之一,就是全盘收购飞利浦实验室的光刻机项目,和相关的全套技术。

半导体产业发端于灯塔,但其实欧洲跟进的并不算晚,飞利浦作为欧洲最知名的电子科技集团,早在50年代就开始跟进半导体产业的发展。

而早在1967年,飞利浦就研发出了自己的光刻机原型机,只不过欧洲的半导体产业发展速度,整体落后于灯塔和霓虹,这个光刻机研发项目,在飞利浦内部也一直处于比较鸡肋的状态,一直没有得到真正的重视,更别提真正的商业化了。

整个70年代,飞利浦的光刻机项目,主要是内部自用,更多是这种大型电子集团,习惯性的在拓展技术边界。

到了80年代初,灯塔的光刻机已经可以商业化供应,而飞利浦自身的财务情况却有所恶化,因此飞利浦就决定停止光刻机的自主研发,并准备将相关的这些技术和部门全部卖掉。

此时,全球的半导体设备产业,几乎已经被灯塔的厂商垄断,飞利浦寻找的合作对象也顺理成章的就是这些灯塔厂商。

过去一年多,飞利浦几乎灯塔的诸多厂商沟通了一圈,包括Perkins Elmer、GCA、Cobilt、IBM等公司,飞利浦都派人去兜售过,却一直没有人真正的感兴趣。

前几天,陈兵在内地与那位大员、周主任、王守武进行了一次深谈之后,知道内地的半导体设备一时半会是指望不上了,就下定决心要自己依靠PBH来研发光刻机。

当夜,陈兵就与赵平通了电话,指示赵平与飞利浦进行接触,要把飞利浦的这块技术,整体收购过来,作为PBH的发展基础。

说到飞利浦的光刻机技术,很多人可能没怎么听说过,但以飞利浦的光刻机技术为起点,发展起来的那个光刻机厂商,在后世却是大名鼎鼎人尽皆知,就是阿斯麦ASML。

历史上,飞利浦的这个光刻机技术并没有卖出去,最后无奈之下,与一家名为ASM International(ASM国际)的公司进行合作,共同设立了一个合资公司来进行独立发展,这就是阿斯麦ASML的起源。

现在陈兵既然已经下定决心,自己来发展光刻机,就干脆来截胡这个技术,至于历史上的那个ASML公司,就直接让他胎死腹中,不必要再出现了。

不过消灭ASML公司,对于陈兵来说,只是附带的。历史上ASML的真正崛起是灯塔有意扶持来对抗霓虹的结果,而且时间点也是到了新世纪之后了。

现在提前消灭了ASML,并不能说就是消灭了未来的竞争对手,没有ASML,灯塔一定会再扶持其他的光刻机厂商,来与霓虹竞争,并一定会谋求掌控住这一核心的半导体设备。

陈兵是真的看上了飞利浦光刻机的技术底蕴,想要以飞利浦的光刻机技术作为PBH的技术根基。

毫无疑问,阿斯麦的崛起过程之中,灯塔的特殊扶持起了非常大的作用,但更根本的是阿斯麦自身确实争气,能够借助这种扶持,一步步的击败对手,才能最终走上王座。

即使与灯塔关系再良好,阿斯麦也是一家荷兰公司,而不是灯塔公司。灯塔要扶持的优先对象肯定是那些灯塔的光刻机厂商,如果不是那些灯塔厂商不争气,是扶不起的阿斗,这种好事是落不到阿麦斯头上的。

历史上,阿麦斯是1984年才成立的小公司,成立之初根本就是名不见经传,也根本不被人重视,甚至公司刚刚成立的前十几年,阿麦斯一直处于资金紧缺的困境之中,几次都差点倒下。

80年代,霓虹的尼康击败了灯塔的诸多光刻机公司,成功占领了大部分的市场份额,而灯塔的光刻机厂商,在此后的十几年间,陆续承认失败,退出了该领域。

到了90年代末期,尼康成为了光刻机领域的霸主,但光刻机也进入到了一个技术瓶颈期,光刻机的波长被限制在了193nm,迟迟不能突破。

第一五五章 阿麦斯,就胎死腹中好了

此时,灯塔的能源部牵头,联合了INTEL、AMD、摩托罗拉等公司,组建了一个EUV LLC联盟,意图集合诸家公司的力量,来寻求技术上的突破。

尼康也曾经申请要加入这个技术联盟,却被灯塔以国家安全为由,将所有的霓虹厂商全部排除在这个技术联盟之外。

而此时的阿斯麦虽然在市场竞争中,还落后霓虹很多,却在INTEL的力荐之下,通过对灯塔承诺了诸多的条件,以丧失很大自主权为代价,成功加入了这个灯塔官方主导的技术联盟。

有了这个技术联盟的支持,加上阿斯麦正确的选择了,浸润光刻机这一技术路线,才成功的在2004年推出了EUV浸润式光刻机,将光刻机的波长推进到了134nm,并由此获得了大量的订单,一举超越了尼康,逐步成为了光刻机领域的新霸主。

灯塔的扶持在这个过程中作用很巨大,但光刻机产品本身就是一个集合了诸多最先进工业技术的集合体,没有真正的技术底蕴和坚持不断的持续投入研发,再多的扶持也无法起到作用,否则那些灯塔公司也不会纷纷退出了。

光刻机是工业技术的集大成产品,在陈兵重生之时,一台尖端光刻机已经包含10多万个零部件,售价上亿美元,其中蕴含的尖端技术,已经不胜枚举。

如此多的技术节点,已经不是哪一家企业能够独立完全自主研发的了,而阿麦斯的成功之处,就是把自己定位为了技术整合服务商,在全球发展出了5000多家供应商,阿斯麦则负责把这些技术整合在一起,组装成光刻机的最终产品。

曾有人评价说,阿斯麦即使把光刻机的图纸都公开出来,别人也没法仿造出来。这个说法是有一定道理的,阿斯麦的成功,并不是他一家公司的成功,而是整个供应链共同努力,才能获得的成功。

5000多家供应商,10万多零部件,这是阿斯麦用了二十多年时间,才逐渐整合起来,别人想要再打造出这样一个供应链,同样需要漫长的时光来进行重新整合。

经营思路的正确,是阿斯麦能够获得成功的基础,但技术底蕴,则是支撑阿斯麦在这条正确的道路上进行不断积累的根基。

在诸多的技术节点中,光刻机最核心的技术,一般认为是三个,光源、光学系统和工作台。

尼康最早是做镜头出身的,在光学系统方面有很深的技术积累,正是因为掌握了这个核心的技术,尼康才有机会逐步积累其他技术,击败灯塔厂商,成为了光刻机的一代霸主。

阿斯麦的技术底蕴是继承自飞利浦的光刻机研发项目,而飞利浦的技术中,恰恰是在工作台领域,具有足够的优势,这也成为了阿斯麦起家的根基。

对于阿斯麦的崛起路径,陈兵前世就看过大量的资料,做过很深的研究,这次指示赵平来收购飞利浦的光刻机项目,就是看重了飞利浦的技术在这方面的优势。

赵平与飞利浦的谈判,其实非常的轻松,飞利浦早就不愿意在光刻机项目中再投入资金,一心要把这个项目卖掉,以收回部分的前期研发成本。

如果之前有灯塔厂商愿意给出合理的价格,飞利浦早就把这个项目卖掉了,因此飞利浦现在也不敢再叫高价。

在赵平派人与飞利浦进行接触的时候,其实那个ASM International(ASM国际),也已经在和飞利浦接上了头,不过这个ASM国际的实力还比较有限,在技术方面的底蕴也不够,给出的方案,却是与飞利浦组建合资公司,共同继续发展光刻机产品。

这种方案,自然是不能让飞利浦满意的,飞利浦现在希望的是,能够把光刻机项目,象卸包袱一向,尽快卸掉,这种合资继续经营的方式,代表着飞利浦根本无法收回成本,而且后期很可能还要继续合作。

如果不是找不到其他的合作者,飞利浦是不会愿意采用这种合作方式的。

历史上,飞利浦虽然勉强的答应了这种合作方式,双方各出资210万美元,成立了阿麦斯,但飞利浦却很鸡贼的将几台已经卖不出去的光刻机库存,作价充抵了很大部分的投资款。

现在赵平掌管的PBH集团出现了,马上就改变了历史的进程,飞利浦直接就暂停了与ASM国际的接触,全力来与赵平谈判。

PBH集团虽然是刚刚开始组建,是一家新的公司,但PBH的控股方却是英豪,已经在计算机领域充分的展露了头角,是远比ASM国际要知名的多的科技公司。

而且,PBH集团,本身就是在RCA的半导体部门基础上整合出来的,在收购了RCA半导体部门之后,又连续收购了多家灯塔的电子元器件厂商,明显财大气粗、野心勃勃。

得悉PBH有合作意愿之后,飞利浦赶快派出了一位资深的副总裁飞来灯塔,与PBH展开谈判。

光刻机项目在飞利浦内部并不是多么受重视的项目,这次交易的金额也不算很大,其实根本不需要一位集团的副总裁亲自出面。

但PBH以及PBH背后的英豪,却是值得重视的合作伙伴,飞利浦有意借助这次洽谈光刻机交易的机会,与PBH、英豪能够达成更全面的合作,才派出了这位名叫丹尼斯的资深副总裁。

赵平对于丹尼斯的到来,也给予了足够的尊重,亲自出面进行了接待和洽谈。

而且洽谈之中,赵平也直接就表现出了足够的诚意,给飞利浦这个光刻机项目,直接就给了一个500万美元的总体打包估值。

这个估值并不是什么谨慎评估之后的估值,双方现在还是在初步接触的阶段,赵平也无法拿到项目的详细资料。但这个估值已经直接就达到了飞利浦原本的心里预期。

很明显,赵平拍脑袋给出的这个估值,是在向飞利浦释放极大的善意。

不过释放了这种善意之后,赵平却将光刻机的话题暂时放了下来,转而与丹尼斯大谈双方可以密切合作之处。

这也正中丹尼斯的下怀,丹尼斯本身过来就不是单纯为了光刻机,光刻机的事情太小了,哪里需要飞利浦的资深副总裁和PBH、英豪的双料董事长来亲自谈判?

飞利浦是一家超大型的电子集团,业务非常广泛,从下游的电视机、剃须刀,到上游的半导体,业务线非常的复杂庞大。

而PBH和英豪同样是大型的电子集团,产品线也很丰富,双方虽然在某些领域,会有一定的业务重叠和竞争,例如电视机,但在很多领域,同样也有着很多的合作机会。

很快,赵平与丹尼斯就找到了一个双方都极愿意合作的重要领域,CD。

CD就是激光唱盘,这个技术是飞利浦1972年就发明的,飞利浦一直致力于推广这种技术,来取代现在很成熟的磁带。

CD从发明到现在已经十年了,已经取得了相当不错的发展,飞利浦更是与索尼进行了联合,共同推出了CD的“红皮书”来定义了CD的制造标准。

不过此前,CD的应用领域还主要局限在音响试听领域,但飞利浦已经敏锐的感知到,CD技术在计数机领域,也同样会有非常广大的应用市场。

英豪现在是仅次于IBM的第二大计算机厂商,而且英豪还推出了WINDOWS操作系统,在计算机软件领域更是有明显领先优势的厂商。

飞利浦和索尼的联盟,在CD的生产技术方面已经有了足够的底蕴,但想要进入计算机领域,就需要在文件格式等方面,与计算机厂商进行密切的配合。

双方在这一领域都有明显的技术优势,而且十分的互补,能够迅速达成合作,其实是很顺理成章的事情。

历史上,定义CD ROM标准的黄皮书,是由飞利浦、索尼和微软一起在1983年发布的,不过这个时空,微软被陈兵不断打压偷袭,已经不是历史上那个操作系统霸主了,自然也就没有机会再与飞利浦、索尼进行强强联合。

现在英豪直接接替了微软的位置,与飞利浦达成了合作,也使得历史线的发展,再次回到了原本的大致轨道之上。

CD是飞利浦非常看重的领域,地位远不是光刻机可以比拟的,有了CD领域的重大合作,这个光刻机的交易,自动的就跌入到了交易添头的地位。

感谢书友还没发现、看书度日、键盘杀、山丘的月票支持,感谢书友们的推荐票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