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八零之低调发育
作者:老燕难飞 | 分类: | 字数:110.6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一八七章 大哥大上市
第187章 大哥大上市
陈兵这次北上,明面上的理由,是为了大学生名额而来,但实际上,这个名额的事情,他在电话里已经与超品、周主任沟通清楚了,他也并非是一定要亲身跑一趟。
他这次过来,其实最重要的就是借着这个酒局,向超品和周主任,提出要发展半导体全产业链的概念。
现在的时间线,已经到了1984年,这一年被媒体称作为现代企业元年。
正是这一年,内地将全面启动城市的市场化改革,后世许多大名鼎鼎的公司都是在这一年创建的。
以此为开端,内地民营企业家开始纷纷登上历史舞台,以经济效益为目标导向的社会体系,开始逐渐孕育发展出来。
然而,有得就有失,也正是从这一年开始,内地诸多的科研项目陆续下马,许多已经投入了大量资源,已经有一定成果的科技项目,也最终半途而废。
尤其是那些短期内无法产生经济效益,无法进行商业化运作基础科研项目,几乎陷入全面停滞。
从很大意义上,内地在几十年后,即使经济总量已经规模庞大,但许多材料、基础科技仍然仰赖进口,就是这次科研工作断层的结果。
而许多技术领域的专家,为了维持生计,不得不放弃自己多年耕耘的专业,转行离职,所谓“造导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现象,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
其他行业的事情,陈兵不熟悉也管不了,但电子半导体是陈兵要极力改变的行业,他自然不能眼看着这些事情发生。
陈兵这一世只是一个爱国商人,是没有立场对内地的政策变化指指点点的,他只能凭借这种私人的场合,进行吹风,以求能够改变半导体行业的发展进程。
从意愿上,内地一直有发展半导体的想法,只是历史上,80、90年代的尝试都没有成功,等到张汝京成立中芯,半导体行业重新起步,已经是下世纪的事情了。
而此时,内地半导体的上游产业,已经停滞了二十年,原有的基础,早已经荡然无存,只能再一切从头开始。
但这一世不同,英豪已经大举进入了半导体领域,在技术水平上也跟上了国际主流。这就给了内地半导体科研体系,一个继续生存下去的支撑。
从去年赵平到首都,举行那个行业研讨会开始,其实就是在给,内地的半导体上游产业,准备救生圈。
时代的洪流澎湃汹涌,并不是陈兵和英豪就能独立阻挡的,内地半导体行业基础薄弱,会有一大批的企业被淘汰、一大批研究人员转换赛道,这个是陈兵拦不住的。
但陈兵却希望能够透过超品、周主任和王守武,能够让内地多打造几条救生艇,多捞点人上岸,作为后续发展的种子。
与三人这一个饭局,一直进行到深夜,才兴尽收场。而第二天,陈兵就离开了首都,赶回香江。
陈兵如此匆忙,是因为在香江,还有两件大事,需要他去操持。
第一件事情,就是香江移动通讯的服务,即将正式开通,从这一刻起,香江就会正式步入移动通讯时代。
与后世移动通讯已经成为了城市最基础的服务不同,这个时代,因为成本高昂,移动通讯其实距离普通的市民,还很遥远。
别说移动电话,这个时代,即使在香江,BP机也仍处在普及的过程之中。
第一部商用的移动电话,是去年下半年摩托罗拉公司才推出的,定价高达4000美元,核港币三万多,加上关税等各项成本,香江的移动电话裸机定价直接就定在了港币。
陈兵四年前来香江时,每个月能够拿到的生活补贴是400港币,已经足够陈兵的日常所需了,这四年港币贬值,香江的物价上涨明显,但4万港币仍然是一笔大钱,足够一个普通家庭,一年的开支。
移动电话在这个时代是绝对的奢侈品,但在移动电话服务还没正式推出之前,香江的居民,对这个奢侈品却已经有了很高的了解程度。
这当然是因为英豪公司,一直在不遗余力的进行全方位的宣传。
香江原本的固定电话普及率就已经极高,许多市民家中都安装了固定电话。
而移动电话,如果不去讨论技术问题,只从用户的体验角度,不过就是去掉了线路连接的电话,可以边走边打罢了,是极容易被大众理解和接受的。
去年,英豪收购香江电话的时候,曾经引起了香江媒体的高度关注,而围绕着香江电话的收购,英豪和大东也对公众宣布了移动电话的发展计划,这使得移动电话服务还没有正式推出,就受到了极为广泛的关注。
这半年来,英豪一直在做牌照申请、基站网络铺设等基础的工作,但对于移动电话服务的宣传,也早已经同步展开。
英豪公司不仅经常向媒体,披露这些准备工作的进度,使得媒体能够持续的报道移动电话服务的新闻,而且也提前启动了正式的广告宣传。
第一八七章 大哥大上市
80年代,是香江影视行业的黄金时期,看电影已经成为香江民众,日常消遣娱乐的主要方式之一。
英豪在今年的春节档时,就选择了一部大卖的电影,进行了广告植入。
英豪的选择的电影,就是今年香江的第一卖座影片,《最佳拍档之女皇密令》。
最佳拍档系列电影,是1982年开始拍摄的系列电影,历史上一共拍了五部,每部的票房都超过了2000万港币,是香港电影史上最有影响力的电影IP之一。
而且这个系列电影,以喜剧、功夫、科技等元素的融合着称,与移动电话服务宣传所需要的科技感,有极佳的配合点。
电影上映的时点,是在1月,此时香江的移动电话服务还没有来的及推出。
因此植入的移动电话广告镜头,没有选择在香江的情节段落,而是选择了电影开头部分,以巴黎为背景的情节之中,至于此时巴黎是否真的已经有了移动电话服务,其实根本没有人会去在意。
英豪提出插入植入广告镜头的时候,其实这个电影已经开始拍摄了,但香江的电影人对于这种广告植入的方式非常欢迎。
英豪只支付了几十万港币的广告费,就调动制片公司直接补拍了植入广告镜头。
香江移动电话业务是被英豪与大东的合资公司垄断的,因此镜头中也只需要展示,移动电话的使用方式,并不需要给什么特写,来突出产品的品牌。
植入广告的情节,不过是需要加入,配角占士邦一个几十秒种的打移动电话镜头,对整个电影的情节,几乎没有任何的影响。
如果不是特意说起,几乎没有观众,能意识到这是一个广告植入的镜头。
移动电话的使用方式,就是在这个小配角的短暂出场中,就被毫无违和感的,展现在了诸多的香江民众面前。
而随着移动电话服务正式开通日期的临近,英豪又在香江的两家电视台上,大量投放了宣传广告。
广告的主角则是英豪自己麾下的签约艺人,娴公主和乌蝇哥,将一鱼多吃的招数,使了个淋漓尽致。
作为奢侈品,移动电话的主要群体,自然是以那批香江的富豪为首选,而为了加强对这个群体的推广,陈兵甚至出面,请出了包船王来亲自站台。
此时正是包船王在香江影响力最大的时候,陈兵当然不会请包船王去拍什么广告,而是邀请了包船王,成为香江移动电话的第一个使用者。
为此,英豪专门办了一个,移动电话服务的开通仪式,遍请了香江的各路名流和媒体。
而就在众多名流的围观之中,媒体长枪短跑之下,包船王笑呵呵的拨通了,麾下一艘货船的海事卫星电话。
这自然是事先精心安排好的,包船王的拨号对象是海事卫星电话,而不是本地的其他号码,就代表了香江的移动通讯,不仅是能够进行区域内通信,而且还能与国际长途、其他通讯网络进行高效的联通。
而包船王这个打电话的形象,也被定格在了香江的通讯发展史上。
后世,如果有报道提到香江移动通讯历史,就会经常用到两张照片。
一张是摩托罗拉的马丁·库珀,第一次打通移动电话的照片,代表手机的发明历史。
而另一张就是,包船王第一次在香江打出移动电话的照片,代表香江移动电话服务的开始。
这也是包船王很乐意接受陈兵的邀请,亲自为英豪的移动通讯服务站台的原因。
能够成为第一个拨打移动电话的用户,本身也是极具象征意义的一件事,代表着包船王的地位,与其他的富商有着巨大的区别。
包船王在香江商人中的号召力是十分巨大的,随着包船王拨打电话的镜头,在电视上播出,移动电话直接就跃升为了富豪的标志。三天之内,移动电话的销量就达到了2000台。
香江的商人出去会谈,如果不摆一个移动电话在手边,简直都不好意思与对面打招呼。
这就和很多商人都需要一部好车来装点门面一样,移动电话从一推出,就成为了财富和实力的象征。
楚王好细腰,共众多饿死。这种观念一旦形成,自然会从顶级的富豪阶层,向下进行传导。
而移动电话的价值,当然不仅仅是用来显示财富,他的实际使用价值,也很快被香江的诸多商人接受。
张水根是香江的一个小商人,做的是水产生意,每天凌晨都要从渔船上收购新鲜的渔获,然后再卖给下线的饭店和档口。
别看这个生意似乎很低端,但每天张水根过手的资金也要达到2万港币左右,一年的流水也高达了六、七百万。
野生渔获这种东西,每天捕捞到什么,是靠天意的,而且价格也没有什么准数,几乎每单生意都要讨价还价,而渔获每天流向哪个饭店、档口也都每天会有变动。
其中的精细之处,不是经验够丰富、人脉够宽广的人,根本就经营不来。
第一八七章 大哥大上市
因此,张水根每天凌晨起来就要带着几个马仔,到渔船码头收货,然后趁着新鲜,赶紧联系可能的买家进行散货。
张水根这种业务形态,使得他对电话和传呼这些通讯服务非常的依赖,每天早上都要打几十个传呼出去,然后坐在电话机边上等回话。
英豪现在是香江最大的传呼服务商,推出的数字传呼机,是香江的使用量最大的呼机型号。
张水根每天都要通过传呼台的人工服务,打上几十个传呼,时间长了,甚至与服务台的小姐姐都熟悉了起来。
英豪的移动电话推广力度很大,不仅是在通过各种广告进行宣传,对于潜在的目标客户,更是在进行直接的业务推销。
张水根这种传呼服务的重度使用客户,自然也很可能是移动电话的潜在客户,在英豪业务推广提成的鼓励下,服务台的小姐姐,已经向张水根推销过很多次了。
张水根,确实很需要依赖电话进行业务联络,虽然觉得这个移动电话很贵,但狠狠心还是第一时间入手了一台。而很快,他就获得了回报。
拿到移动电话的第三天,他照常在凌晨的时候就到了码头,此时还不到五点,天刚刚萌萌亮,出去夜捕的渔船,刚开始陆续靠岸。
码头上,象他这样的商人还有十几个,都在等着渔船回来,然后各取所需,购入渔获。
他们这些商人,平常都有比较熟悉的渔船,一般也都是向熟悉的渔民来购货,他们不要的品种,渔民才会另找卖家。
等到天色开始大亮的时候,回航的渔民多了起来,张水根也收了过万的货,就在这时岸边突然有些喧哗起来,一群人开始聚拢。
他知道,这是有渔民运气好补到了稀有的海货了,一般这样的货都是要竞价的,价高者得。
张水根与手下的马仔打了个招呼,就带着自己的外甥也走了过去。不过这种事,他一般也就是去看个热闹,很少参与。
这种货本钱大,客户却稀少,不是有客户提前预约了,他是不敢过手的。
他虽然做了十几年的水产生意,但其实够不上那些大酒楼的生意,主要是依靠几十家小一点的饭馆、档口还有一些老飨的私人要货,以比较常规的野生海货为主。
今天的货确实非常罕见,是一条一百一十二斤的金钱鳘,又叫黄唇鱼。这种鱼不但肉质鲜美,最重要的是他的鱼鳔。金钱鳘膘是名贵的中医补品,有特殊的药用价值。
这种渔获价格很贵,价格波动也大,张水根根据经验估计了一下,这条鱼最后的成交价格最后估计会达到几十万港币。
所有的小渔获商人这时都围了过来,不过却没有人出价,这种货一般不是他们这些小商人吃的下的,只能等大买主过来,他们不过是看看热闹。
张水根凑上前去看了看货,就退在了一边,这时他的外甥却把拉了一下他的衣角,示意他走向边上的角落。
张水根自己没儿子,只有几个女儿,一直把这个外甥当自己儿子,带在身边,很是信任。
“怎么了阿东?”两人退出了几米,张水根才开始问道。
“我前几天听说,有一个富商,在四处找这个金钱鳘,据说是需要入药。”
张水根一下来了精神,“消息准吗?能联系上这个老板吗?”
“是财叔是半个多月前给我打的电话,说他在帮人找这个鱼,让我们帮忙留意一下。”
财叔是张水根姐夫家那边的远亲,自己在开公司做生意,虽然张水根与财叔不算特别熟,但也知道这个人还比较靠谱。
“那你赶紧联络财叔,看这条鱼他要不要。现在就用我这个电话打。”说着他就把移动电话递给了外甥。
财叔这个时候还在睡觉,被吵醒本来还有不小的起床气,但听到阿东说发现了金钱鳘,立即就不困了。
要找这种鱼的富商姓陈,是他的大客户,他一直在想办法巴结对方。
只过了几分钟,张水根的电话就又响了,“我姓陈,是阿财介绍过来的,听他说码头上,找到百斤的金钱鳘了?”
“对,有一百一十二斤,还没开始竞价。”
“好,你叫阿根对吧,这条鱼我要了,你帮我先拍下来,只要五十万以下都行,拍卖的价格之外,我另外给你三万的辛苦费。”
三万已经是不错的赚头了,张水根一年也就净赚个五六十万,对于这个价格,他还是很满意的。
“陈老板,你如果真要的话,要赶紧派人送钱过来。等下开始竞价,我就开着电话,你可以直接听到竞价的过程。”刚刚财叔已经介绍过陈老板的情况,身家过亿,而且财叔也愿意出面担保信誉,张水根就没什么担心的了。
“好,阿根,这事办好了,好处少不了你的。”
张水根原本以为,陈老板给出的价已经足够高了,但没想到事情还有插曲。
等到价格开始,居然还有另外的人也在竞价,对方也同样开着移动电话,应该也只是一个代理人。
张水根报出五十万的价格之后,对方居然又加了一万。这就已经明显超出了市场上的正常情况了。
陈老板也在电话中,听到了叫价的过程,张水根拿起电话询问陈老板还要不要加价时,对方沉默了一下,却说道“你让对面在竞价的人接电话。”
这种情况其实是有点不符合规矩的,不过现在的价格已经超出了市价很多,渔获的主人已经很满意了,也不敢提出什么异议,能竞价这种鱼的老板,是他们根本不敢得罪的。
竞价的对手接过电话聊了几句,就把电话挂了,还给了张水根,“我们等等吧,咱们背后的老板们会自行协商,我们等消息吧。”
没有一会,两人的电话几乎同时响了,陈老板给的最新指示是,不用再加价了,但答应给他的好处费,回头还是会通过财叔送过来。
张水根对于能不能竞价下来,其实并不在意,他真正关心的是那个好处费,现在好处费不变,他自然没有任何意见。
而竞拍结束,张水根就被其他的小商人围了起来,纷纷开始恭维他刚刚一边拿着移动电话,一边竞价的样子,实在是威风的狠。
刚刚得了好处费的张水根也得意的很,买移动电话的钱,这一笔就赚回了大半。
张水根觉得这个移动电话确实方便,除了价格贵点,机身沉点,耗电太快之外,没什么毛病。
而等到下午,财叔好处费过来时,却带来了故事的另一半。
那个与张水根竞价的人,居然是受了陈老板岳父的委托,其实都是一家人,闹出了一个乌龙,不仅让那个渔船老板占了大便宜,而且还要给两方人马都要出好处费。
不过要找的鱼找到了,陈老板也不会再计较这个乌龙的事情,只是感叹有了移动电话之后,信息传播的比以前快太多了。
凌晨码头上的事情,只是一个小片段,甚至很多人都不知道乌龙的内情,但从这一天开始,几乎每次再有渔获竞价,竞价的人都会开着移动电话。
而其他的做这种海鲜生意的老板,也纷纷加入了购买移动电话的行列。
移动电话虽然价格不菲,电话服务费也十分的高昂,但在香江这种商业氛围浓厚,讲究信息效率的地方,被接受的程度却是十分的高。
而除了商人对移动电话非常钟爱之外,香江还有两个群体,对移动电话也是极为热衷,一个是香江的社团大哥,一个就是香江的影视明星。
商人们购买移动电话之后,虽然有炫富的心里,但一般多少还会假意隐藏谦虚一下。
但这两个群体,卖了移动电话之后,恨不得人人都看到他们手持移动电话的风姿。
这些人,每天拿着移动电话招摇过市,几乎成了英豪公司的免费广告人。
而因为这些人都是江湖人士,习惯以大哥自居,移动电话在香江就获得了一个新的别称,大哥大。
得益于陈兵提前的大力宣传,香江移动电话的普及速度远超媒体的预期,仅仅一个月的时间,移动电话的客户数量就超过了一万人。
陈兵估计,一年之后,这个数字就会突破五万人,这在人口只有五百万左右的香江,已经是十分高的市场渗透率了。
移动电话的热卖,同时也带动了香江电话股价的快速上涨,虽然这个业务没有纳入香江电话经营,但却借用了香江电话公司的原有服务渠道,自然也要给香江电话分润利益。
而内地的邮电部门,也在关注着英豪移动电话业务的推进情况,看到了香江移动通讯发展如此迅猛,自然也动力心思,开始打报告,要求把移动电话,在内地也进行试点运营。
感谢书友希望家人幸福、、MAXMe的月票支持。感谢书友们的推荐票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