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八零之低调发育
作者:老燕难飞 | 分类: | 字数:110.6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二零零章 EDA不是研发出来的,而是融合出来的
FPGA产品的测试很顺利,这批产品都是团队精心设计打磨的,并没有出现什么意外的情况。
随后,英豪就正式对外发布了FPGA产品,这次产品发布会,陈兵自然要亲自出席,不是为了给产品造势,而是给团队打气,表示对团队的积极支持。
英豪此时也不是那种已经名声在外的大公司,还没有自带客户流量。这种发布的全新产品,客户要熟悉了解都需要一段时间。
研发团队对于产品被客户接受需要周期,都是有准备的,因此这个发布会更多是走一个流程,而等到发布会结束,陈兵专门替研发团队开了一个庆功PARTY,才是真正的高潮。
FPGA之所以能够成为万能芯片,就是因为FPGA本身出厂时,虽然没有固定的电路设计,但却可以高效灵活的变化为各种电路。
这个变化过程,也就是对FPGA的开发,本身就是一个技术含量极高的过程。而要对FPGA进行开发,就需要配套的FPGA开发工具。
FPGA本身只是一个硬件的基础平台,使用者必须利用FPGA开发软件,对FPGA的内部电路进行设计,来实现各种功能目标。
因此,FPGA是需要软硬件结合共同发展的,几乎所有的FPGA厂商,都需要对客户提供用于功能开发的软件工具。
这种软件工具,其实就已经属于了广义EDA的范畴。从很大意义上,FPGA硬件和EDA是相辅相成的一对兄弟。
EDA的全拼是Electronic Design Automation,翻译过来的意思是电子设计自动化。
如果只从这个字面来看,“电子设计自动化”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概念,
EDA是从CAD(计算机辅助设计)概念中慢慢独立分化出来的。
由于芯片的集成度越来越高,一个小小的芯片内部需要集成的基本单元,从几万个已经上升到上亿、十亿、百亿、千亿、万亿的数量级,这已经不是靠人工能够进行排列组合的数量级了。
因此,集成电路的设计,就成了对EDA需求最为刚性的领域,而EDA这个名词,也就慢慢的专属于了集成电路的相关领域。
陈兵前世重生之时,EDA也是让内地半导体产业很伤痛之处。这一世,陈兵既然致力于改变内地电子产业,自然不会忽略EDA,需要尽早进行布局。
后世,关心集成电路产业的人,肯定都听说过EDA这个名词,也知道这是一个瓶颈所在。
但其实很多人,还只是将EDA当成IC设计的工具软件,这种想法其实就是对EDA的理解,还只是停留在表面的层次,没有真正了解,EDA在集成电路产业中的核心地位。
EDA的核心地位,是随着半导体的产业分工演化,慢慢形成的。
早期的集成电路,内部电路设计图,还是由电子工程师手工来画的。
而晶体管集成度不断提升的需求,就使得EDA成为了IC设计必不可少的工具。
早期的IC集成度低,还没有特别复杂,此时的EDA工具还被包含许多的CAD工具包之内。
但到了80年代,集成电路的复杂度,使得EDA逐渐从CAD领域中独立了出来,成为了一个更加专门的技术。
EDA技术真正的突破出现在1980年。
这一年,一篇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论文,《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系统导论》发表,成为EDA发展的重要标志事件。
这篇论文提出了,通过编程语言来进行芯片设计的新思想,从而启发了VHDL和Verilog等工具的诞生。
使用编程语言进行芯片设计,进一步降低了芯片设计师工作的复杂程度,也成为了EDA商业化的重要推动力。
随后几年,大量的EDA企业开始出现,并伴随IC产业的高速发展,不断壮大。
EDA包含的内容,极为广泛,大量的EDA初创企业,其实只是能够提供其中的某一部分技术,这就对EDA行业提出了系统整合的需求。
90年代,三家公司最终从一众的EDA公司中脱颖而出,成为EDA领域的领军企业,也凭借对各种技术的不断整合,成为了EDA行业的垄断性厂商。
这一三足鼎立的竞争格局,一直延续到陈兵重生之时,几乎瓜分EDA大部分的市场,而其他的EDA厂商,就只能在一些边角市场苟延残喘,很难再向这三家巨头发起挑战。
早期的EDA,只是为了提高IC工程师工作效率,而演化出来的辅助工具。
但随着集成电路设计、制造工艺日趋复杂,EDA的重要性也就日趋提升。
当EDA完成各种分散的小技巧,小工具的整合工作之后,EDA工具就成为了IC设计、IC制造不可缺少的工具。
90年代,是IC产业进行产业化分工的重要时期,IC设计、IC制造逐渐分化成了上下游的产业关系,而连接这种上下游的各种技术标准,就逐步被整合进入到了EDA工具之内。
第二零零章 EDA不是研发出来的,而是融合出来的
这种整合一旦完成,EDA在IC产业中的地位,就再次得到了,巨大的提升和本质上的改变。
此时的EDA已经不是简单的设计工具了,而是一系列技术、标准、规范的集合体。
而IC设计工程师,也已经不再是用EDA作为工具,去设计IC产品了。而是需要按照EDA的规范,去设计他们的产品。
此时的EDA已经成为了标准的具体化,而EDA的垄断厂商,其实已经成为了标准的实际制订者,其对技术的天然垄断性,就开始明显的显化。
内地的集成电路产业是在新世纪之后才开始起步的,此时全球集成电路产业的格局,已经演化完成了。
从EDA到IC设计,从半导体设备厂商,到晶圆代工,其实都已经分化出了头部的技术垄断者。
80年代,是集成电路产业格局刚刚开始演化的时代,类似于历史上那些战乱时代刚刚开始,群雄并起,几乎所有的参与者,都拥有大量的崛起机会。
而到了90年代,其实已经进入了那种群雄相互兼并,巨头逐渐成型的阶段了。
到了新世纪之后,其实群雄逐鹿的阶段,就已经基本结束了,变成了少数的寡头,开始瓜分市场利益。
这种情况下,内地的集成电路企业想要崛起,想要实现赶超,就是在对这种已经形成的垄断利益格局,发起冲击。
这个过程肯定要造成,整个全球半导体产业格局的全面重塑,其中的难度之高,想想就能让人头皮发麻。
历史上,内地半导体产业,在80、90年代根本没有真正成型,也就错失了这种混乱阶段积累实力的机会,只能在寡头时代,去一步步重新挑战那些实力雄厚的寡头。
华为为何能够在灯塔的打压下,抗住巨大的压力?核心的原因,就在于华为对这种挑战的难度,有着深刻的认识,并一直在默默的做着准备。
2019年,华为的备胎计划才开始曝光出来,但其实早在2004年左右,华为就已经开始了对备胎计划的持续大规模投入。
在2019年之前,海思等华为下属的子公司,虽然也有所曝光,但几乎没有什么人能够理解,华为在下一盘大棋。
海思只是浮在海面上的冰山一角,而在海面之下,华为从操作系统到各种器件部件,都在做着全面国产化的技术准备。
真当那台MATE 60能够实现全国产化,只是三年能够完成的吗?
在这个备胎计划被迫启动之前,华为已经默默准备了15年。
这一世,陈兵自己重生了,有时候经常想起前世华为做的布局。他甚至有一种错觉,华为的任老板,莫非也是重生人士?
这种默默经营15年,坚持不断大手笔投资,为潜在风险做准备,真不是正常的逻辑下,能够做出来的。
相比于任老板,在2004年才有了足够的资本,开始启动备胎计划。
陈兵重生之后,几年之间,就已经积累起了足够的资本,在天时之上,陈兵甚至比任老板的机会更好。
80年代,正是刚刚开始群雄并起的时代,也是陈兵布局整个半导体产业,的最佳时间点。
陈兵从1980年开始创业,利用游戏产业的暴利机会,迅速积累起了创业的资本,在1982年,就将触角深入到了半导体领域。
不过,前两年,英豪的资本还有所不足,在技术、人才等方面,都还是准备期,因此陈兵在半导体领域的布局,其实一直是在半导体制造产业链上延伸。
一般普遍的认知之中,半导体制造,是比半导体设计。需要资本更加雄厚的重资产运作。
但陈兵却在资本还没有那么充足的情况下,优先的进入了半导体制造,其实就是因为,这个时期半导体产业的格局,和后世产业成熟时,是完全不同的。
后世说起半导体的经营模式,普遍会分为三种:
专注于IC设计的Fabless(无工厂芯片供应商)模式;
专注于IC制造的Foundry(代工厂)模式;
集芯片设计、芯片制造、芯片封装和测试等多个产业链环节于一身的IDM(Integrated Device Manufacture)模式。
但在80年代初期,其实半导体产业的主流经营模式,还只有一种,就是综合的IDM模式。大型的半导体公司,都是采用这种模式在运作。
大公司有足够的资本,能够支持生产线的投资。那些创新型的小公司,没有那么多资本,该怎么办哪?
他们自然是走上了Fabless(无工厂芯片供应商)模式的道路。
在80年年代初,Fabless模式,早已经不算什么新鲜事了,很多小的半导体设计公司,都是把生产,委托给那些大厂帮忙生产。
甚至,许多灯塔的公司,为了降低生产的成本,把生产委托给了霓虹的半导体厂商。
第二零零章 EDA不是研发出来的,而是融合出来的
只不过,这个时代,Fabless模式,还只是资本不足情况下的无奈之举,一旦产品畅销,有了足够的资本,这些创业公司也还会去重新投资建厂,转向IDM模式。
这个时代,Fabless模式的创业者,因为需要依赖半导体大厂给代工,其实经常是附属或依赖于半导体大厂的,其运营的独立性并不完整。
这种情况,直到了90年代,Foundry(代工厂)模式真正兴起,才有所转变。
Foundry(代工厂)模式的出现,其实就是为了满足Fabless模式的产能需求,才发展起来的。
也正是有了Foundry(代工厂)模式的支撑,Fabless模式才能够从一种边缘型的模式,变成主流的模式之一。
代工生产本身也不是什么新鲜事,早就存在了多年。Foundry(代工厂)模式的核心不是代工,而是专业代工,除了代工之外,不干其他的。
陈兵一直在追求对产业的掌控能力,82年布局半导体产业时,Fabless模式的独立性不足,英豪自然就要从制造端开始发展。
在80年代初,半导体制造端,已经开始了末尾淘汰,英豪作为一个新入局者,更加容易获得技术转移,更加容易融入到,此时的半导体产业链之中。
而且,半导体制造需要的技术积累周期,和人才培养周期,其实是最长的,早一年进入,就可以早一步获得优势。
现在英豪已经完成了对INTEL的DRAM业务的收购,也已经获得了不少工厂,和主流的1.5微米工艺,已经完成了制造技术的基本积累,自然就要向IC设计开始全面的布局了。
陈兵过去两年中,虽然大量的资金,投在了IC制造端,但对IC设计领域,也没有忽略,一直在为进入IC设计产业做准备。
这次英豪成立新的赛思灵公司,推出FPGA产品,其实就是正式的进入了IC设计领域。
如果不考虑赛思灵是英豪的全资控股的子公司,只看赛思灵本身,他的生产是委托给英豪的芯片厂,赛思灵本身采用的就是真正的Fabless模式。
要做IC设计,就离不开EDA软件工具,陈兵在这个时点进入IC设计领域,自然是要发展自己的EDA软件。
但如何布局EDA领域,却远没有那么简单。
真正的产业布局,并不是象写爽文一样,知道一个领域有价值,有赚钱希望,砸钱进去,就能够很快实现对这个产业掌控的。
产业布局的时候,必须要考虑到这个产业的特性,按照产业的特性来发展,否则只是砸钱,是根本砸不出来的。
就象内地历史上,在不少产业上砸了大笔的钱,但效果却并不好,就是因为没有抓住产业的特性,例如燃油车、半导体等领域。
过去,陈兵投入的几个产业,基本都是走的那种类似爽文的路子,在游戏、PC、通讯等领域,提前砸钱推出领先技术,然后就获得了暴利回报,成为了行业的头部厂商。
但在EDA上,这种模式,是走不通的,因为EDA产业的发展,走的是完全不同的模式和轨迹。
从80年开始,随着前文那篇划时代论文的公布,EDA产业就开始从CAD产业中分化了出来,不少专业的EDA创业厂商开始纷纷成立。
但其实,这个时候,发展EDA的力量,并不仅仅是这些创业公司,还有那些半导体大厂。
半导体大厂一直走的是IDM模式,IC设计是他们重要的业务基础,他们对EDA的需求,自然与那些创业型的IC设计公司同样强劲。
创业型的IC设计公司,资本不足,不仅在生产上,需要依赖半导体大厂。
在IC设计的工具上,也没有太多的自主研发能力,只能对外购买各种EDA工具,这是那些EDA创业厂商产生的市场基础。
但半导体大厂不同,半导体大厂资金雄厚,在做IC设计的时候,也会成立专门的部门和团队,自己开发需要的EDA工具。
这些大厂的EDA研发团队,与那些创业型的EDA公司之间,其实是有一定竞争关系的。
不过历史上,最终的竞争结果,是那些大厂的EDA部门全部败给了专业的EDA公司,最终不得不成为了这些EDA公司的客户。
这些大厂在EDA产品上的失败,并不是因为他们对EDA不重视,而是因为,大厂自我研发的模式,天然就不适合于EDA产业。
陈兵是重生者,可以从结果去找原因,他深刻明白,EDA的发展,并不是简单砸钱就能研发出来的,而是需要保持开放的心态,不断容纳吸收市场上的新技术,最后整合出来的。
英豪有自己的半导体工厂,现在开始布局IC设计公司,其实已经是于那些半导体大厂很相似了。
英豪如果只是简单的拉起一个研发团队,开始搞EDA的研发,最终难免要走向,和这些半导体大厂一样的,失败结果。
历史上,EDA最终成为了寡头垄断的格局,而后世的EDA三巨头,Synopsys、Cadence和 Mentor,早期都是那种独立的创业公司。
三巨头中,Mentor成立的时间最早,成立于1981年,创始团队来自于灯塔俄勒冈州电子制造公司Tektronix。
同年,一位名叫Jim Solomon的IC设计师,离开灯塔国家半导体公司(National Semiconductor)。
在硅谷风投和老东家国半以及其他三家业内IC公司的出资支持下,他成立了SDA(Silicon Design Automation)。多年之后,SDA与ECAD公司合并,取名为Cadence。
至于Synopsys,是三家中成立最晚的,成立与1986年,但Synopsys的团队却是根基深厚。
创始人 Geus博士的导师,是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SPICE模拟程序之父 Rohrer教授。
创始团队来自通用电气GE的微电子中心,融资来自于通用电气和哈里斯半导体公司。
这三家EDA巨头,成长起来的过程,各有故事,这里不去多费笔墨,但三甲巨头的成功道路,却有一个共同的方式,就是不断的收购兼并,技术整合。
事实上,EDA发展的历史就是一部并购史,仅仅由三巨头发起的并购就达到惊人的200次,其中Synopsys兼并收购次数最多,高达80次;Cadence和Mentor(后来被西门子收购,成为Siemens EDA)分别为62次和66次。
想一想,一家公司,在短短的几十年内,进行了这么多次并购,它还是原本的那家公司吗?
从很大意义上,这后世三家EDA巨头,其实早就不是当初的那几家创业公司了,而只是延用了名字的新聚合体。
EDA产业的巨头,并不是靠公司经营发展起来的,而是EDA行业的诸多力量,最终汇集而成的。
兼并整合不是什么新鲜事,但如此频繁的不断兼并整合,就足够特殊了。这个特性,与大部分的其他产业,是完全不同的。
EDA之所以是这样一种行业发展路径,背后其实是EDA相关技术的演变过程。
早期的EDA并不是一个系统级的产品,而是一个个分散的提升工程师工作效率的工具。
这种工具,IC设计公司需要、IC代工厂需要、那些半导体大厂也需要。
但不同的需求方,其实关注的点是不同的,因此早期的EDA工具之间,竞争并不算激烈,而是各有自己的擅长之处,分散的在市场上并立存在。
但从需求方来说,太多的EDA厂商,提供分散的技术服务,会造成极大的问题,尤其是各个EDA厂商之间的系统不兼容,造成的麻烦就更大了。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发展比较强势的厂商,自然就开始吸收兼并那些互补性的小厂商,即可以扩充自己的技术服务内容,也可以把这些互补的技术服务,整合到一个系统之内,方便客户使用。
这种技术互补性的兼并融合,进展到一定的程度,那些分散的各种小工具,就逐渐汇聚成了一种系统级的产品。
而这种系统级的产品一旦出现,系统级厂商,就会挤压其余的小工具厂商的生存空间,要么被我吸收兼并,融入系统,要么我在系统里增加自己的技术模块,把你的业务都抢过来。
工具级的小厂商,是没有能力对抗系统级厂商的,最终就形成了不断兼并,直至寡头垄断的格局。
企业之间进行并购,不管搞出多少的花样,其实本质上,只有两种模式,现金并购和股权并购。
现金并购就是我拿钱去买你的股份。
股权并购就是我不出钱给你,用我自己的股份来换,并购完成后,你成为我新公司的股东。
对于EDA这种需要频繁进行并购的行业来说,一直使用现金并购肯定是不现实的,哪里有那么多现金用来进行并购?
因此,股权并购,必然就成为了EDA产业内并购的主要模式。
但这种股权并购,也有一个弊端,就是股权被不断的分散出去,并购的越多,股权越分散。
这对于那些半导体大厂,是难以接受的扩张模式。
在大厂的内部,EDA只是诸多部门中的一个,你很难想象一个部门的股权被不断稀释分散。
至于用大厂总公司的股份进行支付同样不现实,用总公司的股权不断稀释为代价,只是扩充下属的一个特殊部门,绝对会造成公司的管理失衡。
因此那些大厂的EDA研发部门,自然就在与专业的EDA厂商的竞争中,陆续的失败了。
EDA三巨头能够都是起家在灯塔,不仅仅是因为灯塔是半导体业务的发源地。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灯塔的金融市场发达,灯塔的金融资本,对这种疯狂的不断并购,是极其乐见及其支持的。
那些大厂面对的困局,对于陈兵来说也同样存在。
陈兵再能捞钱,也没有那么多现金,去搞这种不断的疯狂并购,因此就很难将EDA这个产业,也发展成英豪旗下的那种全资子公司。
陈兵要投资EDA产业,就必须采用于此前完全不同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