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李世民一统江山
作者:社会和谐 | 分类: | 字数:40.6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三百四十三章 没羽箭张清
第240章 没羽箭张清
“快救将军,快救将军!”
杨志翻身掉下马来,情势危急。
梁山军队受挫,但士兵们却并不恐惧。
反而一个个悍勇的前冲,将杨志保护在身后。
奋力的挡住敌人前进,与官兵厮杀起来。
张清坐在马上,将左手的长枪放回右手,撒眼望去,梁山士兵如潮水般涌来,也让张清直呼晦气。
“贼将已被我打落马下,本该士气受挫,在我天兵马蹄之下溃败,怎的这般的悍勇?”
张清只能提了钢枪,带着士兵们冲杀,锦袋中的石子虽然不少,但到底是有数的,面对如同潮水般的梁山士卒,只靠这锦袋是打不赢的。
“将军勿忧,且看我冲阵!”
那花项虎龚旺,浑身刺着虎斑,脖颈上吞着虎头,马上会使飞枪。
带兵冲杀,倒也非常悍勇。
只觑着那杨志落马的地方,带人冲去。
只不过梁山士兵训练有素,结成军阵,让他一时冲不散。
他虽然瞧不真切,但就冲着杨志刚才在的地方,从马上掷过去两柄飞枪。
比箭矢沉重的飞枪带着劲风呼呼的扎了过去。
只听得砰砰两声,飞枪凌厉的扎在了地上。
吓的几个士兵惊出了一身冷汗。
赶紧架着杨志向后撤。
杨志嘴角上挨了一记石子,嘴唇肿的老高,脸皮上也渗着血气。
嘴巴里满是鲜血,疼痛难忍。
又是一柄飞枪,一柄飞叉,一起飞了过来。
让感到有些昏沉的杨志也大为担忧。
他已经无力再战。
只在地上吐了两口血沫,咕咕哝哝的吩咐着身边的士兵。
“鸣金收兵,且战且退。”
身旁的几名亲兵收了命令,便往下传令。
梁山士兵主动收缩队形,且战且退。
他们训练有素,虽然溃败,但并不溃散,因此张清也得不到太好的机会。
气的他又将钢枪提在左手,右手探到锦袋之中,石子连发。
连打几十名梁山士卒。
一时间也造成了不小的骚乱。
可要再打,那训练有素的梁山士兵已经切换阵型,后面多了一层举盾的。
即便是龚旺、丁得孙再发飞枪飞叉,也不能将阵型打乱。
只能愤愤不已的看着梁山士兵重新撤回。
“这梁山贼寇果然厉害,难怪能闹出这么大的动静。”
龚旺在一旁感叹着。
张清看着梁山士兵有序的后退,也不禁赞叹。
“往日我与飞石打敌将落马,主将受挫,部队无不溃败。却不想这梁山军队居然这般的有韧性,能训出这样的兵马,可以称得上是一句英雄了。”
士兵们护着杨志成功退却。
又叫来了军医前来诊治。
伤势倒也不重,只是皮外伤,清理了一番创口,敷了些药。
杨志嘴巴仍然疼痛,说起话来呜呜囊囊的,却也只能忍着。
“将军,可要派兵求援?”
杨志一摆手,忍着嘴巴的疼痛。
“不必求援。”
杨志心里已经有了主意,对这没羽箭张清倒也非常钦佩。
没想到他竟然打飞石打的这样准,威力也不小,果然名不虚传。
若是换了杨志以前见过的任何一支军队,此刻必然被张清得逞杀的大败了。
只是张清也没想到,梁山军队素质会这样高。
其实,杨志这一支部队素质高的也并不是全部。
但是这一支兵马的核心是原本李世民从梁山练出来的士兵,其坚韧自然不言而喻。
不仅敢打敢拼,还多少懂得一些基层的军法配合。
便带着其他并不属于梁山核心的队伍组成军阵,将张清挡下来了。
只不过在此吃了败仗,杨志面子上过不去,对于求援自然也不甘愿。
而如果只面对一个小小的飞石,杨志就感到束手无策,那他也不配自称是饱有韬略了。
张清的飞石厉害,但毕竟是以手发出,只能打人皮肤裸露处,并不能打伤有盔甲保护的地方。
杨志只要把那兜鍪戴好,垂下来的甲片便可以将脖颈护住。
浑身穿上重甲,只需要再防守手部与面部即可。
而防守面部的护具并不是没有,只不过杨志不喜欢带而已。
如今要打张清,自然也顾不得别的了。
“你去取一副铁面具来,找个铁匠按照我兜鍪的规格修饰一番。”
一个亲兵接了命令,便下去准备。
“你们全都带上铁面具。”
士兵们都得了令,只等回头算账之后,便找一副铁面具卡在自己的兜鍪上。
是因为杨志是主将,要正面应对张青,因此要求高一些。
得把铁面具的大小打的合适,与自己的兜鍪连成一块儿,而不至于产生偏移或掉落。
再在那铁面具的眼孔上或是补上两块铁,把眼孔缩小一些,我是直接打上两根铁条。
这些操作都会对杨志的视野造成影响,但只要这样,便可以让张清无可奈何了。
有了杨志将张清拦住,凭借着梁山士兵的素质,就把兵败的可能性给抹掉了。
杨志又命令铁匠拆一副扎甲,把那扎甲片打一打。
打出来一块铁片,与护腕相连,护住自己的手背。
再用几块小扎甲把自己拳头的指根护住。
至于上两节手指在战场之上,握紧武器,只会护在掌心中,料张清没这个本事能够打中。
杨志做足了应对张清的准备。
只是嘴巴还火辣辣的疼,也需要再休息一两日。
他虽然没有派兵求援,但也已经做出了别的安排。
一封军报便已经乘快马往那阳谷县送去。
阳谷县的武松也没有闲着。
他驻扎在这阳谷,一边准备物资,一边为民伸冤。
武松从清河县到梁山之时,途中便经过了一次这个阳谷县。
也知道本地有一个大商人,唤做西门大官人。
这人生意做的不小,开了生药铺,家里有许多的药材。
而如今梁山处处用兵,免不得人有伤残,正是要用药的时候。
武松即将面临恶战,也正好在此地采买一番。
却哪知这人心不足蛇吞象。
武松原本从清河逃到梁山之时,那时候还少不经事,也不懂得遮掩行藏。
若不是并没有将人打死,他也很难逃得这么远却没有引起任何的风波。
因此途经这阳谷县的时候,许多人也都见过这个大汉,毕竟武松生的仪表不凡。
许多阳谷县的人也都对他印象深刻。
西门庆略一打探一番,便知道了这是一个愣头小子。
如今跑到了梁山,倒是走了大运。
他以旧眼光看人,小瞧了武松,心里便起了歪心思。
也并不想做别的恶事,只是将那生药铺中的药材悄悄涨价,想要多赚一笔。
一是觉得武松愣头愣脑的,必然难以察觉,二是觉得一群山贼又懂得什么买卖,如今又是要打仗的时候,必然焦头烂额,没有精力顾及合该自己大赚一笔。
可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
武松并非全然没有江湖经验,又本身是生活于市井之中,对于这些药材的价格自然也了解一些。
毕竟年轻的时候好勇斗狠,免不得和那些伤药打交道。
再加上武松已经今非昔比,如今单独领兵,身负重任,自然不敢懈怠。
便从手下报上来的账本之中察觉到了些许猫腻。
他也并未立刻的惊动旁人,只在那街道上找了几个德高望重的百姓,又找了几个穷困潦倒的百姓,各自盘问一番,便得知了真情。
心里便猜到了这个西门庆坐地起价。
买卖不成仁义在,虽说在买卖上被坑,不想继续做下去,一拍两散也就是了。
顶多是将那西门庆教训一通。
可这西门庆主动撞上门来,焉有不被武松利用之理?
梁山的名声虽然一直都很好,但如今全据了山东,将各地占据,也总要更加的与百姓亲善。
总要在百姓面前做一些实事,让梁山的好印象在百姓心中根深蒂固,以此争得民心。
而这本地的大官人、大富豪,暗地里做了多少恶事,有多么不干净,自然是想都想得到的。
于是便被武松快刀斩乱麻,将此人立刻以坐地起价的罪名抓了。
扫清了他的党羽,又在百姓中收集证据,得到他欺凌老弱,官商勾结,不干人事的那些罪证。
有理有据的,便借了西门庆的人头用一用,让阳谷县的百姓人人欢庆。
西门庆的财产充公,又被武松拿出一成来,赏给城中百姓,一起欢乐。
到手的好处虽然不多,但平白无故的捡便宜,百姓们谁不高兴?尤其是那西门庆,平日里嚣张惯了,不知多少人暗地里恨他。
如此一来,即便是梁山士兵披坚持锐,一片肃杀的驻扎在了阳谷县,却仍然让阳谷县的百姓们如同过年一般欢乐。
当他接到杨志的军报之后,留下了五百人守在阳谷县。便也带着其他的士兵悄悄的上路了。
……
各方战事进行之中,李世民驻扎在范县,却处理了一项与战事不相干的事情。
林冲、董平他们带着人一路打到了登州,扫平了不少地方。
一路上倒也遇到了不少的江湖草莽,也都是颇有本事的。只不过,这些人已经没有资格直接见到李世民了。
除非是有专门的人才,令李世民爱不释手的,才有机会得到李世民的接见。
其余像刘唐、石秀那般本事的,虽然也都是人才,但也只能从梁山军队中历练出来了。
想要像一开始直接上梁山,入了梁山的原始股的那些好运的人,却已经错过时机了。
原本因为梁山大寨被占自己也只能做个小头目而惴惴不安的杜迁、宋万等人,此刻也都是心中窃喜,半夜睡觉都要笑醒了。
若依他们的本事,只怕是混一辈子,也未必能在现在的梁山势力中混出来一个什么大的官位。
可现在哪怕他们只是一个小小的典签,那许多县令太守见了他们也还客客气气的呢。
而李世民在这范县接见的,却只是一个平平无奇的老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