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魏
作者:老周不庄 | 分类:历史 | 字数:110.3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77章 太复杂了
酒逢知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
曹芳和张缉一见如故,谈得非常投机,很快就商定了派刺客行刺费祎,嫁祸姜维的计划。唯一让曹芳觉得有些不舒服的是张缉建议从郭氏子弟中挑选刺客。
虽然张缉的理由很充足,曹芳还是觉得张缉有备而来,就是想为西平郭氏求情。张缉早就想好了这个计划,只不过他先提了出来。
甚至可以说,他之所以会提出这个计划,本身就是受张缉引导所致。
毕竟冯翊张氏与西平郭氏的交情由来已久,张云英与郭太后的亲近便是明证。
但曹芳没有说破。
短短几天时间,他已经明白了一点。这世上没有完人。人都是有私心的,所有的决定都不可能违背自己的利益。将希望寄托在大公无私上过于天真,也不现实。
他答应了张缉的请求,并由张缉负责此事。
对他来说,既然不可能将西平郭氏杀干净,给他们一个立功赎罪的机会也无不可。如果计划能实现,姜维被除掉,西线至少可以保持五到十年的太平,他就可以集中精力对付东吴了。
从地理形势上来说,先取蜀汉的难度太大。趁着蜀汉自守,先取东吴才是正道。
历史上司马昭先取蜀汉,还是因为姜维攻得太猛。不先攻克蜀汉,后方不稳,无法全力以赴,不得不先取蜀汉。
两人正聊得开心,司徒桓范来了。
他行色匆匆,像一阵风似的卷到了曹芳面前。看到张缉,他才停了一下,稍一犹豫后,拱后手与张缉见礼。
“敬仲来得正好,陛下身边正缺一个参谋军事的心腹。”
张缉咧嘴一笑,眉宇间掠过一丝得意。
桓范原本与他并不亲近,现在主动和他打招呼,自然是因为女儿张云英受宠的缘故。
两人寒暄了两句,桓范随即转向曹芳,眉头微皱。“陛下,大将军案不宜牵连过广,以免朝廷不安。大将军府掾吏众多,大将军故吏更是数以百计,遍布朝廷内外。如果都被免职,朝政必然受到影响,诸多事务都无法进行。”
曹芳很意外。“受牵连的人很多?”
桓范苦笑。“大将军主政十年,曾为大将军府掾吏的人很多。亏得陛下仁厚,没有追究太傅、太尉、司徒的责任,否则朝堂上就没几个人了。陛下身边不是也有么,黄门侍郎裴秀不就是大将军故吏,陛下这两天看见他了么?”
曹芳想了想,好像是这么回事。
虽然他对身边的人还不是很熟悉,但这几天的确有点耳根清静的感觉。
他开始还以为是那些官员还没认清新形势,依然对他这个天子心存藐视呢。搞了半天,原来是被曹爽牵连了,暂时不能履职。
这又是一个麻烦事。
太尉王凌还没到位,司空毋丘俭马上又要离京,三公只有司徒桓范一人。桓范肩上的担子最重,感受也最明显。
桓范已经七十多了,如果把他累倒了,一时半会的还真找不到合适的人来接替。
曹芳一个头两个大,觉得这皇帝还真不是好当的。
君臣相对叹息了一阵,桓范问起曹芳召他来的原因,曹芳才想起正事。
他本想质问桓范的,可是看看桓范那两个国宝一般的黑眼圈,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换了一个更温和的语气。
“毋丘俭担心王凌不肯奉诏回京,要留在寿春建功,你觉得有可能吗?”
桓范倒是不意外。“以王凌的脾气,的确有这个可能。”
“若是如此,又当如何应对?”
桓范瞅了曹芳一眼,有些疑惑。“陛下,三公本是朝廷大臣,本当在朝理政,辅佐天子。当初王凌以司空在外掌兵本就不合规矩,如今既为太尉,自然该回朝理政,岂有不肯奉诏之理?他若真想建功,那就不该接受司空、太尉的官职。之前大将军主政,多有荒疏,陛下亲政,正该励精图治,一举纠正大将军旧政,岂能因循不改?”
曹芳有些按捺不住火气,语气也跟着寒了三分。“依司徒之见,若王凌不肯奉诏,朝廷是否该下诏切责,甚至免其官职,槛车征送廷尉?”
桓范抚着胡须,眼神狡黠。“陛下若是决意如此,老臣支持。”
“我……”曹芳气得一甩袖子,转身背对桓范,以免控制不住脾气,给桓范一拳。
他是看出来了,桓范这老小子就没按好心。在他提出封赏建议的那一刻,桓范可能就想好了要趁机报复王凌了。这是妥妥的公报私仇。
恨只恨自己太天真,没想到这一层,现在搞得骑虎难下了。
见曹芳火大,桓范也有些不安,迅速收起得意之色,拱手说道:“陛下,请听臣一言。王凌自视甚高,立功心切,但他名大于实,并非坐镇东南的合格人选。与其受挫,丧师辱国,不如趁此机会,调回朝廷任职。于公则保边疆无虞,于私则保其名节。”
曹芳火气稍平。“你觉得王凌不能胜任?”
桓范转头看向张缉。“敬仲在此,何不为陛下解说王凌在青州的政绩?”
张缉不满地瞅了桓范一眼,却还是说道:“陛下,司徒所言有理,王凌虽是老臣,却颇有名士习气,言过于实。历任多职,青州治绩最佳,却是得益于别驾王基辅佐。他虽好兵法,用兵能力却远不及贾逵、满宠,久在东南,难免有失,晚节不保。”
曹芳若有所思,气消了一些。
张缉说的这件事,他有点印象。
更重要的是,他知道历史上司马懿政变成功之后,王凌首先举起反抗大旗,反对司马懿。但他起兵的目的并不单纯,与其说是拥护天子,不如说是因为司马懿要夺他兵权,调他回朝。
因为他要拥立楚王曹彪,不承认在位的天子曹芳。
这就很离谱。
你反对司马懿,为何要行废立之事?
最让人无语的是,他雷声大,雨点小,最后竟不战而降了。
张缉、桓范都说他不是合格的方面大将,或许是实情。
见曹芳不那么生气了,张缉又说道:“太和二年,曹休为周鲂所欺,遭受重创。王凌亲历其事,却未曾吸取教训。太和五年,又为吴将孙布所欺,所部七百步骑死伤过半。由此可见,王凌不堪为方面之任。”
曹芳不解。“既然如此,为何他会成为征东将军,都督扬州军事?”
桓范苦笑。“若非如此,诸葛诞安能为扬州刺史?大将军为使诸葛诞立功封侯,不惜与王凌妥协,使其为征东将军,又使其外甥令狐愚代臣为兖州刺史,甥舅并典重兵。”
经过桓范、张缉一番解说,曹芳总算弄明白了其中的曲折。
太复杂了。
不亲历其事,谁能知道这背后有这么多弯弯绕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