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霸魏

作者:老周不庄 | 分类:历史 | 字数:110.3万

第97章 这就是命

书名:霸魏 作者:老周不庄 字数:2236 更新时间:2024-11-20 02:51:53

曹芳与司马懿的话题就从武皇帝曹操说起。

虽然聊的是一个话题,但目的却大不相同。

司马懿的目标是表功,不动声色的表明我司马氏与你曹氏的渊源很深。武皇帝当初为北部尉,就是我父亲推荐的。我大哥司马朗为武皇帝效力,深得武皇帝信赖,以身殉职。我入仕之后兢兢业业,为大魏的江山流过血、拼过命……

诸如此类。

曹芳则希望从曹操的故事中吸取经验,从而延续曹操未完成的革命。

包括学习曹操用兵、练兵的方法。

汉末三国百年乱世,对兵法的重视是社会共识。如果说诸葛亮是练兵的集大成者,曹操则是最初注重练兵、练将的开拓者。他手注《孙子兵法》,并发给将领,让他们按计施行。

曹魏名将辈出,和曹操的教导有一定的关系。

官渡之战就是双方将领平均素质的一次大比拼。

论整体实力,袁绍稳居上风。但是论将领的实力,曹操则有明显优势。在整体战场上,曹操一直被袁绍压着打,几次濒临崩溃。可是在局部战场上,曹操的部下却屡次击败袁绍的部下,最终迫使袁绍放弃了分兵袭扰的战术,集中兵力与曹操决战。

个人有天赋高低,但整体实力差距这么大,则和曹操注意练将密不可分。

司马懿入仕比较晚。建安十三年时,曹操已经平定了北方,也没有再遇到过官渡那样的艰苦战斗,对这一点感受不是很深。但是他也承认,曹操驭将手段高明,五子良将都能独当一面,比起吴蜀,优势很明显。

他没读过《三国志》,更没读过《三国演义》,所以不知道五虎上将,更不知道江东十二虎臣。

在他眼中,蜀汉能独当一面的大将只有关羽、张飞、魏延,其他人都不算。

一定要加的话,勉强可以加上王平。

当然,诸葛亮不是将,而是帅。

至于吴国,能独当一面的大将只有孙策、周瑜、吕蒙、陆逊四人,其他人也不行。

说到其他人,司马懿口若悬河,侃侃而谈。只有提到诸葛亮时,他的感情有些复杂。

司马懿轻拍膝盖,说道:“老臣虽与诸葛亮对阵八年,却只见过诸葛亮的正兵,没见过诸葛亮的奇兵,此生引以为憾。”

“太傅何出此言?”曹芳正听得入神,见司马懿如此感慨,不禁问道。

“兵法有奇正,各有其妙。蜀小而弱,诸葛亮居阿保之任,不敢弄险,只能以正兵对敌,自是持重之道。只是作为兵家而言,有正无奇,不败而已,取胜则难。是以诸葛亮数出,皆在我所料之中,未战便知胜负。”

“若是蜀与魏相当,又当如何?”

“若是敌我实力相当,则可以用奇。败不足以动摇根本,胜则能摧枯拉朽,以小博大。”

曹芳心中微动,想起了魏延的子午谷奇计,问司马懿的意见。

司马懿一听就笑了。“老臣听说过,知其必不可行。”

“为何?”

司马昭送上茶水、点心,司马懿亲手为曹芳斟了一杯茶,接着说道:“以战事论,魏延久在汉中,对关中防务虚实了如指掌,为人又敢战。若以精兵万人取长安,而诸葛亮出斜谷,关中必然震动,胜负在两可之间。只是我大魏岂能坐视关中失守,届时倾国之兵西进,与诸葛亮决胜于关中,诸葛亮又有几分胜算?”

曹芳想了想,还是有些不死心。“就此计而言,还是可行的?”

“可行。可是以魏延的桀骜不驯,此战若是出奇制胜,诸葛亮还能节制他吗?”

曹芳愣了半晌,终于反应过来了。

诸葛亮不听魏延之计,不是因为此计不可行,而是纵使取胜,结果也不是他想要的。

与大魏在关中决战,不是诸葛亮当时能做得到的。

如果取胜,魏延居功自傲,不听指挥,威胁到诸葛亮的个人威信,同样不是诸葛亮愿意看到的。

所以,魏延只看到了攻取长安,诸葛亮却看到了攻取长安后的形势变化。

这就是将和帅的区别。

“今天最后一个问题。”曹芳竖起手指。“若太傅与诸葛亮兵力相当,你有几分胜算?”

司马懿笑了。“陛下,能够影响胜负的又岂止是兵力,山川地理的影响更大。我大魏数次伐蜀不成,正与诸葛亮数次入侵不成一样,不是败给了对手,而是败给了山川。陛下亲政,当以逸待劳,待敌自弊,不可轻启战端,争一时胜负。”

曹芳深以为然,他挺身而起,甩甩袖子。“听太傅一席话,如读十年书。今日夜深,明日再来受教。”他指了指案上的点心。“只是这些干果未免太素,明天朕让太官送些肉来。”

“谢陛下。”司马懿伏地谢恩。

曹芳转头看了一眼柏夫人,微微一笑,举步出门。

柏夫人连忙跟了出来,来到廊下,为曹芳穿上鞋,又看似不经意的扯了扯曹芳的足衣,轻轻抚平。

曹芳嘴角轻挑,举步下了堂,扬长而去。

柏夫人看着曹芳的背影,悄悄地吐了一口气。

司马昭将曹芳送出门,回到西室,收拾案上的杯盘。“阿翁,这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头?”

“阶下之囚,还想怎样?”司马懿没好气的哼了一声,又捻着胡须,若有所思。“天子悟性极高,行事不依常理,有类太祖。看来大魏自有天命,你我父子不仅不足以动其根本,反倒给了他一个机会。”

“什么机会?”

“重创老臣的机会。”

司马昭心中一动,忽然想起天子进门之前和许仪说的话,连忙告诉了司马懿。

司马懿怔了片刻,心情复杂的一声叹息。“这样也好。天子既然要用谯沛后生,太初回朝是意料中的事。等太初回朝,你那几个从女逃脱牢狱之灾,你兄长也算是留下了血脉。将来配得佳偶,生活总是不成问题的。”

想到夏侯玄,司马昭心中生起了希望。“太初能救我们父子吗?”

司马懿看了司马昭一眼。“你我就别想了,只要他肯提携安世(司马炎),我这一脉就还有机会。”见司马昭神情沮丧,他又说道:“子上,这就是命,不可强求。”

“喏。”司马昭应了,收起东西,退了出去。

看着司马昭的背影,司马懿的眼中露出一丝无奈,但很快又变成了释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