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三的财富蛙跳
作者:钉耙捞月 | 分类:都市 | 字数:201.2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14章 人事有代谢
高兴而来,败兴而归。第一次北上就这样无果而终。
想到那个看相老者的预言,凡三不由想起老家流行的一种说法:这帮人是乌鸦嘴,好的不灵坏的灵。
凡三本来想直接去鹏城,可是,大姐来电话说母亲感冒了,病的有点重,他立即放弃南下,先回老家。
父母都五六十岁了,按说父母在不远游,可他还是不甘心蛰居乡下。
二月二,龙抬头。
这天是阳历二月底,恰好也是周末。
这天傍晚,凡三回到雩娄西大畈家中。路上,他给张莉打了个电话,安慰她有些烦躁的情绪,告诉她只要母亲感冒好转,他就立即南下。
母亲有支气管炎,每到冬去春来时节,天气冷暖不定时,最喜欢发作。这次,也不例外,老年人舍不得钱,能拖就拖,结果小感冒拖成了重伤寒。
凡三回来后,立即将母亲送进县医院,在重症室观察治疗。这次不彻底好透,他绝不同意她出院。
医院食堂的饭不好吃,凡学梅每天在家里把饭做好,送到医院。
一周后,母亲感冒症状完全消失,肺部水肿也基本痊愈,在医生劝说下,凡三才同意出院,带着她回到家中。
3月8号,农历二月初十,上午九点。
凡三开车带着父母,凡雪开车带着思念,吴秀玉开车带着思想,一家人上观音山上香。
当地习俗,本来应该等到农历二月十九前后朝山,但凡三急着南下,又担心到时候人太多,庙里拥挤,小孩上山不安全,就提前过来了。
凡三大难不死,让父母对观音大士更虔诚。这次上山,祖孙三代都虔诚地在观音大殿跪拜,祈祷她保佑全家老少平安。
思念、思想是第一次上山,更多的是觉得好奇好玩。但在吴秀玉引领下,两个小家伙也有模有样地给观音娘娘磕头。
敬完香火,凡家向庙里捐赠了一笔不菲的香油钱。凡三不想显摆,只是在功德簿上,以凡氏家族名义简单记了一笔。
从观音山下来,凡文车老两口带着一家人,先回凡岗老宅。在家里吃了一顿简单的午饭后,他们去坡下杨瞎子那里给一家老小特别是凡三算命。
杨老先生看上去比以前苍老多了,满头白发,脸色愈发苍白。他掐算了一下,家里其他人都挺好。
对于凡三,老先生说得不多,只是说近几年往北方去有利,让他平时多提防小人暗算。
这些年,这个儿子既走背运,又走财运,还走桃花运,凡文车老两口真不知该说什么好。
母亲在家静养,凡三提及到燕京大学求学不顺的事。
凡文车感慨说:“燕大估计跟过去的太学差不多吧?俺们凡岗这一支,祖上最多就出过一个秀才,顶戴还被卖了,老坟地就没有那棵蒿,你着急也没用。”
这番话,倒是激起凡三的探究兴趣,让父亲说说那个神童秀才的事。
说起来,这个神童秀才是马岗那个大姑的直系祖上,与凡三老太爷是亲兄弟。
考上秀才后,他就在固始县学教书。
有一年元宵节,他与当地时任县令打赌,骑马跨街,走过县城主街道,来回一趟,要记住两旁200多副门对子,只要一字不差,就能赢县令一座酒席。
县令此前也多次听说凡秀才是神童,记性好,但他不相信他有传说的那么神。于是,两人就在师爷与士绅们的见证下打了一赌。
没想到,凡秀才跨马游街回来后,竟然真的将街道两边人家的200多副春联,一字不差地记下来了。
最后,县令愿赌服输,邀请众人一起喝了一场大酒。
这事传得很远,附近几十里都知道。这个秀才,算是凡岗这支文教上的巅峰了。
迄今,凡氏子孙虽然也出过几个大学生,但能让县太爷亲自褒奖的学霸,再也没有出过,
当下,只有考上燕大、菁华,成为省市状元榜眼级别的超级学霸,估计才会惊动县里最高领导吧!
凡三有些好奇,似乎没在大槐树对面的凡家祖坟上看到那位神童秀才的墓碑。
父亲这才沉痛地说:“那位太爷经常帮人打官司,得罪了不少人。一次,从光州回凡岗路上,走到九板桥附近,被人买通土匪杀害了。”
因为死于凶杀,按祖上规矩,秀才没能进老坟地,就近葬在九板桥附近了。
这个神童祖上的遭遇,令凡三不胜唏嘘。得知他一个人孤单地葬在河西,那一支男丁丧亡殆尽,坟墓已多年无人问津,也不知现在保存的怎样。
思前想后,凡三很受触动,
当即提出,明天开车过去给这位老太爷扫墓上坟。他担心找不到地方,就买了香蜡纸炮,开车带着父亲一起前往。
车到九板桥东头,前面被河流隔断,过不去了,父子两人下车步行。
河流不大,但两岸陡峻,河床很深。
父亲告诉凡三,以往河两岸树木很多,杂草旺盛,白天遮天蔽日,夜晚更有些阴森。人走到下面,外面根本看不到,旧社会这一带常有土匪出没。
架在河上的九块石板,三个一排,下面是巨石垒砌的桥墩,因此,当地老百姓都将这座桥叫九板桥。
但官方将其称作官桥。这里,曾是光州前往雩娄的交通要道。
桥西头,有一座残破的土地庙。
土地庙前,是一块石碑,上面铭刻着地方士绅当年集资重修官桥的事迹,开头两句便是:“凡事有创必有继,创有始而继无终,继视创,事尤亟。”
这段话,言简意赅。
“这块碑的碑文,据说就是你那个秀才太爷写的。写完不久,他就出事了。”
凡三琢磨,那位秀才祖上,一定是位洞察世事,人情练达之人,不然,不会写出这么凝练的开卷语。
这位太爷的坟墓,孤零零地躺在一处荒坡上,周围已被当地人开荒种田。
好在农民们还遵守不打扰逝者的规矩,在坟周边留了大约1米多宽的草皮没有开垦,算是保护了坟墓的一方水土。
凡文车还是30岁前来过这里,重来上坟,不由感慨万千,老泪纵横。
祭拜完毕,凡文车又带着凡三来到附近村子,给人家敬烟,拜托当地村民帮助照看坟地。
他们找到在那一带开垦荒地的农户,商量那附近约莫半亩的地块可不可以不再耕种,凡家可以每年给予适当补偿。
对方提出每年给1000元,凡文车沉吟一下后答应,但请他代为监管,不要让别人去耕种。
这样,每年正月十五或清明来上坟时,凡家会准时把停耕补偿带给他。
至于今年当场交付,看到凡三麻利地掏出10张大红票子,这家人爽快地答应了。
凡家父子着装整齐,特别是凡三干练利落,一看就是在外面打拼的成功人士。
村里人不由低声议论:“之前,有人想在那座坟地乱葬,被村里几位老人挡住了。他们说,那块地是老凡家祖上买下来的坟地,人家不来上坟,不一定就是绝了后,现在果然来人了。听说,凡岗那一支现在发了,全都搬进城里了。”
凡文车父子又给当地乡邻散了一遍烟后,才在村民的瞩目中慢慢远去。
来到坟地旁东侧一处高地上,早春阳光普照在有些萧索的田野。那条由有东南逶迤而来,伸向遥远西北的乡间大路,看上去就像一条飘带。
这里曾是光州通往雩娄的交通要道,更是淮西通向东吴的驿道之一,当时,也是人马络绎于路,沿途不绝。
可惜,时移世易,交通干道南移,这里逐渐沦为乡间土路,野草丛生,建国前更是土匪出没的法外之地。
想起来,还真是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挥别秀才祖上的孤坟,凡三心中情不自禁地涌出韩愈的那首诗:“白水龙飞已几春,偶逢遗迹问耕人。丘坟发掘当官路,何处南阳有近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