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凡三的财富蛙跳

作者:钉耙捞月 | 分类:都市 | 字数:201.2万

第38章 重续家谱

书名:凡三的财富蛙跳 作者:钉耙捞月 字数:2450 更新时间:2025-01-22 02:02:11

庚寅虎年的春节,除了宝宝贝贝去了庐州,凡三一家、钱咏祥一家及凡学兰母女,都留在京都过年。

过年时,凡学术来了个电话。

家族里老一辈人在组织续谱,准备把雩娄、光州、固始、乌龙集这南四县老凡(樊)家的谱,续到一起,统一辈分。

据雩娄樊氏宗族支谱记载,义阳南四县樊姓氏族,原本是一家人,均为樊举公、樊登公、樊科公三胞兄弟后裔。

大明洪武年间,樊家始祖从遥远的江西迁入中州固始县北。

后来,樊举公从固始迁居雩娄北部的重陂塘樊岗樊老宅子。登公尚留固始县北部,科公迁至光州县踅子。

樊举公有尚河、尚文、尚友三子。

雩娄东湾门系尚河公后人;双梅铺镇龙堂樊大山门和城东枫香树门两支樊姓均系尚文公之后;回龙湾西坎门和小六门系尚友公后人。

樊举公去世后,葬在回龙湾樊岗村大檀树,坟上有石碑可证。

樊岗这一支,改姓凡,纯属人为。

文革时流行简体字,当地公社书记是工农干部,大老粗,识字不多,嫌这个樊字太繁琐。

一天,他灵机一动,建议将这个樊字用凡字替代,结果,樊岗变成了凡岗,这一支樊家子孙,姓就变成了凡。

改开后,老一辈有人想将凡字重新改为樊,但七大家八大户,人多嘴杂,最后就不了了之。

这几大分支的辈分也不一样。

大檀树樊氏辈分排序为:举尚希世,士金从土,玉殿连元 ,文学思正, 诗礼传家, 良善益庆,发荣百代,永昌嗣盛。

龙堂支辈分排序为:国正天心顺 ,官清民自安。 妻贤夫祸少,子孝父心宽。

枫香树支辈分排序为:国正天心顺 ,文传家永昌。 修齐治平广,万代归南乡。

当初,遭到周亦农等人陷害,凡三被开除教师公职。

那天,从回龙街悲愤回家路上,他情不自禁地想起《五言集》里的几句话:“国正天心顺 ,官清民自安。 妻贤夫祸少, 子孝父心宽”。

当时,他不知道,这几句话被樊氏龙堂分支用作辈分。隔了不知多少代的樊家人,竟然不约而同想到这几句话。

血浓于水。有些事情真的是冥冥之中,自有定数。

这次续谱,大檀树这一支公推凡文车为族长,出头主持续谱的事情。

“二叔,您就是挂个名,具体事情我来安排。”凡学术在电话里微笑着说。

据他介绍,县里续谱有一个组委会,大檀树这一支就由凡文车代表参加。

“正月完,南四县要在固始开续谱总会,到时候,您回来一趟,代表雩娄这边参会。”

过完新年,凡文车就78虚岁,77周岁了。这辈子,他最大的心愿,就是儿女争气,恢复祖上荣光。

如今,二女婿当上了副县长,儿子成为族里首富,又是全国人大代表。

家族人丁兴旺,孙子孙女都10个了。

他觉得,自己这辈子活得值了,凡家已经达到了祖上最兴旺的时候,他对得起列祖列宗了。

富贵不还乡,如衣锦夜行。

这些年,凡三很低调,大檀树这一支,在老家名声不是很响亮。现在族里要续谱,他们这一支光大门楣的时候到了。

不过,刘月珍对这些事兴趣不大。

“以前,家里困难的时候,咋没见户族上出头?现在续谱,想起你了,还不是看三子赚点钱,想到俺家打秋风。”

凡文车人老成精,哪里不明白家族其他人推举他出头的意思。

“我说你这个人呀,啥事都让你说得这么难听。户族上,现在就是希望俺家为续谱多出点钱。这是好事,也是大事,是该花钱的地方。不然,一辈子赚钱再多,又有什么意思?”

对于寻根问祖,凡三本人无所谓,但是,老爷子这么看重,那也不能扫兴:

“妈,爸喜欢干这个,就让他忙乎去吧,反正也花不了几个钱。”

刘月英有些悻悻然:“你别小看这事,没个几十万,肯定下不来。”

凡文车估摸得也差不多。

凡三微笑道:“爸,我给您准备100万。您先拿着花,不够,到时候再加。”

这些事,钱咏琳不太懂。既然老爷子兴致勃勃,三哥也同意了,她也没话说。

前些年,钱家也续谱了,钱咏琳看到大伯与父亲都很重视,因此,她觉得对于家族来说,这是大事,正事。

“回头,让张强开车跟您回去,他熟悉老家路道。”凡三告诉父亲。

老爷子一听,顿时喜笑颜开:“有子如此,夫复何言?”

家里达成一致后,凡文车当即答应了凡学术的续谱要求,让他先去安排,需要他回去的时候,提前通知即可。

除夕晚上守夜,虽然有暖气,但老爷子还是坚持要烧一盆炭火。他认为、这才是过年守夜的样子。

思念、思想、阳阳、兔兔、小波等大孩子,都在楼下思念房间看电视,钱咏祥在楼下陪着他们。

刘月英、周永秀招呼小鱼儿、小桂子、金凤这三个小不点。

凡学兰、马艳红、钱咏琳在炭火不远,一边包饺子,一边看电视。

这时,钱瑞江也上来围着炭火聊天。

凡文车将樊家大檀树一支的前世今生,对凡三又叙说了一遍。提到至今不知所踪的大伯与父亲,他再次双目湿润。

“三子,你爷爷年轻时长得真是一表人才,白干白净,老家人都叫他绿豆芽子。”

小时候,钱瑞江听长辈说过多次,方圆几十里,像凡元洲那样文笔滔滔的才子,真心没几个。

凡三一直没明白,爷爷、大爷爷为何要离家出走。小时候,他问过一次,父亲没有搭理。

这一次,赶上续谱,他决定再问一次:“爸,爷爷为啥一定要离家出走呢?”

凡文车闻言,没有说话。

这时,刘月英插话道:“就那点破事,有啥不能说的?”

凡文车一听,瞪了老伴一眼。没想到,刘月英立即瞪了回来。

“你过完年都七十八了,还不跟三子说,哪天你眼一闭过去了,让你后悔去!”

周永秀笑着解围:“大过年的别这样说,不吉利!”

刘月英不以为然,她认为,黄泉路上无老少。谁也不知道,自己头天晚上上床脱鞋,第二天早上还穿不穿得上!

“没啥好忌讳的,我这辈子已活过70,比俺爸俺妈俺老姑寿命都长,知足了!”

凡文车想了想,老伴说得也对,自己已78岁,没几年活头了,这些事,还是趁早告诉三子,让他心里有数。

“这些事都过去六七十年了,你听听,心里有数就行了。”凡文车吩咐。

凡三点头称是。

人一辈子,父母在,我们才知道自己来自何处。这么多年,凡三成天东奔西走,却对祖上的事情知之甚少。

“人家说,数典忘祖。可是,自己连爷爷的事情都不清楚,真是愧对列祖列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