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小知青励志日常

作者:尹凡夕 | 分类:现言 | 字数:32.9万

第11章 到达南市

书名:小知青励志日常 作者:尹凡夕 字数:1636 更新时间:2024-11-16 12:13:27

报名下乡的时候,当知道可以选择下乡的地址时,原主胡晓月选择了比较远的地方。

原主一直是一个很有想法,也很有主见的人,也一直想找到自己的家人。

但是,张阿婆年纪大了,需要人照顾,也不想让张阿婆难过,就一直放在心里,从不表现出来。

现在,张阿婆不在了,自己一个人无牵无挂的,就想去远一点的地方去看看。

走的地方多,接触的人多,找到家人的机率就多。

所以当时选了最远的,黑省宁市兴阳县英山公社朝阳大队上红村。

去黑省需要坐火车,七十年代的南城县还没有通火车。

所以要提前,从南城县坐车或者是渡船到南市再坐火车。

开往黑省的火车只是途经南市,火车到达南市的时间是早上五点多钟。

夜里行车不方便,路况也不好,只能渡船。

王婶子听了林珍珍的话,又急匆匆走进房间,林家的三位嫂子也跟着回各自的屋。

出来的时候都各自拿着一个包裹。

王婶子还给自己,准备了利事红包,这是南城县的习俗。

如果家里有人出远门,家中长辈给利事红包压路,保一路平安。

还给胡晓月做了糯米团,绿豆饼,千层糕,方便食用又耐饿还不怕坏。

足够晓月在火车上,吃三天三夜的量。

林大嫂用自己的新棉袄,给晓月改了套棉衣,因为是时间太紧,做新的来不及。

林家大哥,还在厂里给她领了一包工作手套,让她干农活的时候可以戴,不磨手。

林二哥给了一个军用水壶,虽然不是新的,但在物资紧缺的这个年代,旧的也很难买到。

林二嫂子给晓月做了两双布鞋,林三哥托人订了十斤的棉花。

现在的棉花是紧俏商品,有票都很难买得到的。

要不是林三哥在棉纺厂工作,是找不到门路的。

等棉花到了再给晓月寄去,毕竟黑省比南市冷多了!

林三嫂子还送了一套衣服。

林珍珍送了胡晓月一条围巾,是她自己亲手织的。

晓月没有推辞,都一一的收下,并一一道谢。

面对这样温暖,这样真挚的情感,说不感动,那是假的。

最后,王婶子说自己以前的工友,想租张阿婆的房子。

因为家里不富裕,只愿意出12块钱一个月的租金,问晓月同不同意租。

张阿婆的房子坐北朝南,前面有一个大大的院子,院子里有水井,用水方便。

东西面各有五间房,北面杂物房两间,茅房在房后的菜园子边,这样的房子按市面价,可以租到15块一个月。

晓月问了王婶子工友的人品,得知一家人的人品不错,就当场同意了,并写了租房合同签上了自己的名字。

租房合同等王婶子的工友签字后,请王婶子代收,到时候和租金一起寄到乡下就好。

起身告别时,晓月向王婶子一家深深地鞠了一个躬。

“晓月再次谢过婶子,三位哥哥,和三位嫂子还有珍珍姐。

以后不论我胡晓月走到哪里,都不会忘记在南城县,还有你们这些亲人在。”

说完就匆匆的离开了,因为胡晓月被感动哭了!

看来不管是在这里,还是在以前,自己实在是不太适合,告别这样的场合,泪点太低。

对于王婶子一家,虽然自己的空间里有粮有钱也有肉,但是现在还不能马上回报他们。

因为现在的她没办法解释这些东西的来历,有空间这事,她不准备说出来,毕竟怀璧其罪的道理她还是懂的。

只能等到了乡下,再找一些由头,寄些物资给他们。

而且,自己是知道将来的发展趋势的,到时候再提点一下,他们的生活也会有翻天覆地的变化。

空间的事,知道的人越少越好。到了乡下,自己就可以找借口回报王婶子一家的恩情。

胡晓月家和林家只有一墙之隔,刚进到院子,就看到林珍珍就趴在墙头,对着刚走进院子的晓月,大嗓子喊到:

“胡晓月,好好的保重自己,我等着你回来,我的好朋友,好姐妹,有事一定要给我写信!”

呵呵!没想到这林珍珍是个外冷内热的主!

“好!一定会给你写信的,你可是说过每个月会借我十块钱的。”

1973年8月6日,凌晨3点30分,晓月踏上了开往南市的渡船。同船的有十多个人。

每个人都是大包小包的,由于时间太早,大家都一副昏昏欲睡的样子,谁也不想说话。

在船上睡了一觉,晓月醒来天已经是蒙蒙亮了,大概是五点钟这样,船已经驶入南市马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