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独
作者:华发半生 | 分类:古言 | 字数:103.9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437章 。。
范泰的炒茶故事,对萦芯来说是对“穿越前辈”许多疑问的突破口,她还在仔细搜刮自己脑中为数不多的“三国历史记忆”,却是心思清浅的孙铄替她问出关窍:“魏汉忠侯是谁?”
“魏汉忠侯乃是天水姜氏出身,下讳维,字伯约。魏汉忠侯初仕本郡上计掾,后为州从事,得其父战死受赐官为中郎,参本郡军事。此后为魏汉明帝拣拔为尚书郎,伴明帝左右三年。外放魏汉征西将军后,先平季汉,再平羌、胡,终生未尝一败。便是明帝中道崩殂,若无魏汉忠侯扶持魏汉哀帝,恐怕魏汉崩溃要提前十年。”①
原来这个魏汉忠侯是姜维,姜伯约啊。
面现恍然的萦芯只是对这个名字耳熟,却并不清楚她“今生”的姜维与她“前世”的姜维命途大相径庭。
范泰见定侯夫人已经知道他说的是谁,这个东吴的二皇子殿下却依旧一头雾水,便又着意解释道:“
荆楚之地总称其为魏汉忠侯,听说别处也常常称呼其为忠姜侯。”
“啊……”孙铄立刻也明白他说的是谁了:“就是忠姜茶的那个忠姜侯啊!”
“正是有魏汉忠侯于明帝生前身后尽忠王事,才有今人吟诗作赋以清茶茶香指代忠臣美意。”任范泰如何见多识广,恐怕也没想到一国的二皇子殿下能这么“无知”,赶紧大点其头。
险些也被范泰看穿“腹内空空如也”的萦芯有心继续咨询“前辈”的功业,便问道:“往日里,未亡人只听过魏汉明帝取缔了九品中正制的取人之法,夷司马氏三族,倒是头一次听说这炒茶之法是忠臣转为他所创。”
没想到定侯夫人居然对魏汉明帝感兴趣,范泰还在组织语言,倒是孙铄问道:“九品中正制是什么?”
见定侯夫人低头饮茶没有给解释的意思,范泰便知趣的先给这个过于“不学无术”的东吴二皇子殿下解释了下什么是九品中正制,然后才道:“……据传魏汉明帝取缔了九品中正制,也是因那次昏厥时,在梦中得了仙人的指点。”
见定侯夫人的兴味盎然的目光从茶汤转移到自己身上,范泰知道自己找对了方向,继续道:“说也是神异。有魏汉一朝,虽只传了四代,然明帝也是贤而有文,武功累累。”
他先是背了一篇曹叡做的《短歌行》②,见座上两个贵人都没有品评的意思,便大略的讲述了下曹叡登基后伐蜀平蛮的功绩③,然后再次着重的提了提曹叡昏厥之后的事迹:
“……明帝在位十七载。初政时,励精图治、攘外安内;大权独揽后,更是杀伐决断,一心一统华夏。
明帝断九品中正制后先是兴魏汉武皇帝(曹操)旧制,唯才是举,再是兴各州水利富民,更是开农、工、技三学于太学立科之先河。
可惜明帝中年多病,常常昏厥。诸多功业成也拜梦中仙人指点所赐,败也因梦中早知天不假年。
因壮年病笃,明帝不得不在司马氏反心初显时便仓促夷其三族,以至魏汉朝中几番动荡。虽明帝临终之时托孤忠侯等肱骨之臣,可忠侯勉力扶持哀帝十年,依旧难挽魏汉之将倾。”
梦中得了仙人授业?
那不就是“前辈”给自己的变化找的借口么?
先按下曹叡都在“梦中学到了什么”的疑问,摩挲着茶盏光滑的边缘,萦芯好似个普通世家贵女一样娇笑道:“农、工、技三学是什么?难道当年明帝是让那些太学生学种田不成?”
“倒不是明帝强制太学学子种田,农、工、技三学乃是选科。不过夫人不要小看明帝此举,三学兴立不过五年便卓有成效。于农,使冬麦夏稻、一年两收之法传遍北五州;于工,……”
萦芯和孙铄等人正仔细的听着,范泰的侃侃而谈突然被一阵“噔、噔、噔”的急促脚步声打断。
众人都往楼梯口望去,却是面色沉沉的一身皮甲的白虎快步上来,请见萦芯。
“烦请稍待。”情知是内围事态有变,萦芯起身去见白虎。
刘偏觉得不太对劲儿,便要起身过去,还是阿甜“及时”给他续了一盏热茶,打断了他的“偷听”。
白虎只低声与萦芯道:“启禀夫人,有两个细作混进了衙丁里。侯爷的意思是先请夫人俸二皇子殿下回城,以防不测。”
细思两息,萦芯问他:“抓到头目了吗?”
摇摇头,白虎垂眸道:“只抓了五个小的。”
他话音刚落,便听到夫人不耐烦的喘了口气。
情知今日已是夫人竭尽全力给他们造了个几近完美的局势,结果这么大的阵仗,他们也只抓到五个外围,白虎愧道:“是我等无能。”
“你们自小受的训总归是跟那些奸细不同。不要急,慢慢来。”
简单安抚他一句,萦芯没提让孙铄先离开马场的事,反而道:“适才我让阿善他们准备赛马给二皇子殿下取乐,那时若是他们有贼心,也许要生乱……”
白虎心下一惊,夫人竟然是想拿二皇子殿下作靶子,趁机筛出来那些虫豸!
第437章 。。
他一咬牙,“夫人安心!白虎这就去安排!”
“去吧。”说完,萦芯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对孙铄道:“是下面已经得了布施的移民们觉得冷了,起了些怨言。”
孙铄一听,立刻道:“那就让他们回去吧。”
萦芯笑道:“还有三五千的就都布施完了,也不差这么一会儿。我看就是下面赛马场里人过多了才闹的。不知可否让他们坐到这两处的看台上?”
六个看台里,孙铄占的那个看台上只有两个守着火炉的内侍,萦芯他们现在呆的也没放移民们进来。
虽然当初萦芯设计的这六个看台可以容纳万人,但若她此时让手下人将移民里的女娘和孩童都挤进看台,紧急启动“移民压缩包”状态,一万五千人应该也能坐得下。
若能如此,赛马场里便能只剩下少量女娘和所有男性移民了。
“那就依……”
“殿下!”
孙铄虽然贵为皇子,其实是没什么讲究的,当下就要答应。倒是生怕二殿下被移民们近距离冲撞了的刘偏不顾尊卑,立刻打断了孙铄的话。
见孙铄乖乖的住了口,习惯性的看向这个存在感过高的老内侍,笑容依旧温婉的萦芯便也看向他。
本能的觉得定侯夫人不会如面相这样温婉且柔顺,刘偏喉结动了动,主动退了半步:“二殿下的台子收了也无妨,左右二殿下只在定侯夫人这里暂坐,看过内围移民们住处便就回城了。”
既然不放移民到孙铄现在所处的看台是刘偏的底线,萦芯便从善如流,点点头道:“也好。今日腊八。未亡人还想着等移民们都在马场上聚齐了,让善遇大师给他们讲讲佛法呢。也不枉大师在寒冬腊日里为他们操劳这许多回。”
孙铄是没有组织这样大型活动的脑子的,他也不知道释善遇还有没有趁机传教的想法,便道:“这得先问问善遇师兄的意思。”
萦芯便侧过头对阿蜜道:“你去吩咐阿善。”
至于到底吩咐阿善什么,她却没有细说。
阿蜜悄悄抬眼看了看夫人,见她并无其他命令,明白这是要她给阿善学刚才夫人与二皇子殿下的对话,然后让阿善自行领会其意,便称是下去了。
三娘知机,替了阿蜜空出来的位置。
仿佛忘了范泰刚才被打断了的话题,萦芯又主动把话题拉回到了茶上。
范泰大概是没反应过来,干巴巴的接道:“茶者,多有异名。郭璞④云:早取为荼(tú),晚取为茗,或曰荈(chuǎn)耳。蜀西南人谓曰蔎(shè)。某也听闻有人另称为槚(jiǎ)。”
除了茗字,萦芯都不知道他说的那些茶的别名都是哪些字,但是她自有她的见识:“未亡人家乡费县,范先生可听说过?”
范泰自然点头:“费县的南亭雅集、余甘茶馆声名远播,倘无战事,泰是必要往费县一行的。”
萦芯便假托族亲的名义,继续道:“未亡人族中有爱交友的族亲,认识许多南来北往的行商。有一日教了未亡人以牛羊乳煮茶,佐以石蜜,味浓且甜。据说是胡人那边日日都饮的法子。”
她提及胡人,眼神却往孙铄身后低眉顺眼侍立着的刘偏那边飘。
范泰立刻有了明悟,顺着定侯夫人的意思把话题转到胡人上:“夫人所说,该是羌胡的喝法。自鲜卑被魏汉明帝荡平之后,分了东、西。西鲜卑为我大楚限制,恐怕除过王族都喝不起茶的。”
“那东鲜卑呢?”萦芯追问的话音一落,便眼见着刘偏的嘴角掩饰不住的耷拉出了个不悦的弧度。
“泰未曾听闻过有东鲜卑的行商能越过幽州。”为自己在这方面的“无知”,范泰对着定侯夫人欠了欠身。
倒是孙铄突然转移话题:“胡人的喝法能有什么好的。本宫还是觉得清饮方不负茶香。适才范先生说到魏汉明帝的三学,还未说完,不知明帝践祚期间还有哪些功业?”
这倒是萦芯第一次见到有上位者主动“贴心”的为下位者出言维护了,没再继续。
见定侯夫人将视线转回自己身上,范泰便恭敬垂眸,继续了二皇子殿下的这个话题:“适才只是浅谈明帝的新三学于农的功绩。于工,魏汉太学教出十数善营建、水利者,耗费十年沟通治下各地水脉,新增良田万顷。
同时明帝一再重申少府监和将作监统一度量衡⑤,归魏汉铜铁等匠做于一处,统筹魏汉全国工坊,平衡各州支出,使魏汉诸多民生器具在各郡县几乎同价……”
萦芯听着,越发确定“前辈曹叡”不是重生是个穿越,不然哪里会在魏汉开展“计划经济”呢。
只是以她在这个时代观察到的情形来看,这位前辈种种大动作几乎触动了所有世家的蛋糕,那么他的“疾病而亡”到底真是因为病笃,还是……
孙铄家底薄,刘偏在他那个看台布置的东西不多,几个小内侍收拾的倒也快。
范泰还在滔滔不绝的讲着魏汉明帝诸多成就的时候,许多移民女娘已经在阿善和衙丁的引导下,陆陆续续坐满了隔壁看台。
抱着孩子的静月路过阿善时微微颔首,跟在她身后的小三郎还是故意发出怪声怪调的“嗯哼”逗弄他。
正好阿蜜也引着释善遇往萦芯的看台走,释善遇再次被这过于刻意的咳嗽声吸引了注意力,见一个小女娘作势要踢人,终于明白这是个跟阿善熟识的男孩正在调皮。
迎着阿善微笑的脸,释善遇再次遥行一佛礼致歉。
“大师请这边登台。”阿蜜的声音将释善遇的注意力引回。
释善遇便跟在黄发侍女身后登上了定侯夫人的看台。
萦芯起身请释善遇上座:“今日招待不周,怠慢大师了。”
“哪里。全靠府中上下精心策划,今日才能确保秩序井然。数万人行止如此规整,实乃贫道仅见。”几人互相见礼后,释善遇一意推拒了上座,自觉坐到了孙铄下首,范泰的对席。
待释善遇安坐,阿甜给他上茶的功夫,萦芯当着所有人的面儿问阿蜜:“还有多少移民没有拿到布施?”
“回夫人,约有三千。因着多是老迈或者伤残,行动不便,是以慢了些。”阿蜜说着,阿甜茶也斟完,侍立到范泰身后。
闻言,孙铄坐直上身翘首台下,想看看移民从内围进入马场的实际情况,却被看台上挡风的帷幔阻碍了视线,便要起身道:“如此就别难为他们往来了,本宫带着米粮去内围分给他们吧。”
还是刘偏按住了他,“二殿下稍安勿躁,定侯夫人自有裁断。”
=====
①历史上的姜维一开始的确是曹魏的臣子,后来因为被上司怀疑不得不叛到了蜀汉。文里既然曹叡是穿越,当然不能给蜀汉白送这样忠心的名臣良将,so本文的历史上,姜维有了不一样的命运……
②短歌行全文如下:
翩翩春燕,端集余堂。
阴匿阳显,节运自常。
厥貌淑美,玄衣素裳。
归仁服德,雌雄颉颃。
执志精专,絜行驯良。
衔土缮巢,有式宫房。
不规自圆,无矩而方。
③本章里曹叡许多事情都是杜撰,毕竟是“穿越”的前辈,不要当真。
④郭璞,(276-324年),字景纯,河东郡闻喜县(今山西省闻喜县)人,东晋时期学者,文学家、训诂学家、道学术数大师、游仙诗祖师,建平太守郭瑗之子。游仙诗祖师,词赋为“中兴之冠”;风水学鼻祖。长于赋文,曾注释《周易》《山海经》《葬经》《穆天子传》《方言》和《楚辞》等古籍,今人所着《辞海》《辞源》上均可见郭璞的注释。
⑤统一度量衡这种事情,当然是咱们迷人的老祖宗秦始皇的功业,但是随着两汉代秦,这项拥有重要意义的政令便“人亡政息”了。中国古代的度量衡制度极为混乱。不同朝代之间有差异,同一朝代的不同地区之间有差异。这是不争的事实。每个朝代也都如我文中写的穿越曹叡这样,尝试过统一度量衡,只不过要么不严格,要么也都是随着朝代更迭。我们如今都是1930年代,南京国民政府为了与国际接轨,才开始推广统一中国度量衡制度。
但是南京国民政府的改革度量衡制度并不是很彻底,在很多地方,由于政令不一,各种度量衡的计算单位仍在混用。这种情况一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之后,1959年国务院下达《关于统一我国计量制度的命令》后才得到彻底的改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