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医侠妃
作者:呆宁憨眉 | 分类:古言 | 字数:32.5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9章 空门尘缘
\"我才走月余,你俩的武术精髓又忘啦?\"清晨,在禾府后花园,师父代邦威严中透着慈爱,他立在兄妹俩面前,不怒自威。
禾林为刚才偷袭妹妹感到羞愧,他低下头,轻声说,\"师父,我错了。习武之人,最忌心浮气躁。我刚才想赢妹妹,不该偷袭。″
\"林儿能承认错误,值得赞许。中华武学,儒倡仁爱,道循自然。都是追求天人合一,天道向善。\"
\"怎样才能达到天人合一呢?″禾丹认同天道向善。
\"要想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武德,是必要条件。习武之人,没武德,有心魔,易心浮气躁。高手过招,决战当心如止水,决胜在毫念之间。有武德之人,还未出招,先胜半招。一旦出招,便能达到天人合一。\"
\"武德又是怎样养成的呢?\"禾丹的大声发问,令师父微笑点头。
\"仁爱之心,善养厚德。上善若水,水是至柔之物,滴水可以穿石,惊涛可以破岸。\"代邦的武德论,令兄妹俩豁然开朗。
\"谢谢师父!我懂了。\"禾林恍然大悟。
\"师父我也懂了。有武德的人,才会行侠仗义。\"禾丹三句话不离侠字。
\"记住!精养灵根气养神,养功养道见天真。\"代邦的话,说出了习武之人,怎样养成大德的过程。
在他的前方丈余,禾林,禾丹各拿一根横棍而立。
\"今天,我们学习代氏三棍。彭棍,炮棍,反背棍。虽为棍,仍讲究随机,灵活。先入为主的理念,将对方的招术,纳于我们的预计之中。\"
朗朗晴空,禾林,禾丹两人腾跳飞跃时,如两只小白鹤,时而低空盘旋,时而高空展翅。
只听见\"呯呯\"的棍棒声,\"呼呼\"的风声,从后花园传至书房中。
禾彤出诊回来,没见十王爷前来,心中松了一口气。
\"至少,还可以和林儿多呆两日。\"他心中想着,双脚不由自主地迈向后花园。
儿子禾林已是翩翩少年,女儿禾丹也落成温婉少女。禾彤望着一对儿女,叹道,\"一个‘好’字,终将各奔东西。\"
师父代邦是何等身手,早就将禾彤的话听了去。
他转自禾彤身边,眼神犀利,\"为何?\"
\"请代兄书房一坐。″禾彤伸出右手,邀请到。
禾林,禾丹也瞧见了爹的到来,但他俩不敢慢下训练。
禾彤俩人走进书房,一阵寒暄之后,禾彤面露为难之色,欲言又止。
\"有何难事?彤弟请讲。″代邦正了身子,关心询问。
\"代兄可知,果郡王十王爷。\"禾彤对朝政之事,从不关注。对十王爷从未听闻。
\"知道,人称圆明园阿哥。从小过继给果亲王允礼,家财雄厚,行事较为夸张跋扈。民间议论颇多。\"代邦坦言相告,\"但这与禾弟何干呢?″
禾彤听后,略有欣喜的脸色转为忧戚,\"实不相瞒,他是林儿的生父。前两日偶遇,确认无错。\"
\"皇亲国戚,骄横跋扈,已是常态。仗着与皇上的关系,目中无人。″代邦解释后,禾彤的心中稍解不安。
\"其中就没有贤仁礼义之人吗?\"禾彤问。
\"有,也会隐藏。因为贤仁礼义太过,必追随者众多,威胁皇权。很多人装聋作哑,装疯卖傻。″代邦道出了实情。
这些,都是师父张合吾在宫中目睹耳闻。
\"那能说明十王爷的根性不坏。林儿前去,也略为放心。″禾彤紧蹙的眉头舒展开来。
\"林儿随彤弟生活这么多年,根性应该早稳了。贪恋名色也在所难免。\"代邦觉得言之过早,随即安慰,\"没事的,有十王爷在,除了皇上,谁也奈何不了。\"
惠山寺,十王爷弘瞻径直走进客堂。
\"有个叫皓空的师父吗?我要见她。\"正在客堂处理杂务的皓月,见来者语气焦急。随即一声佛号\"阿弥陀佛\",她站了起来,合掌而问,\"施主请先坐,贫尼去请她。\"
十王爷见旁边有一菩萨,随即跪下,\"请菩萨保佑我,能带欧阳娜离开这里,随我回王府。″
十余年不见,弘瞻也由乳气未干的少年,变成了稍显油腻的青年大叔,只是五官棱角依在,仍是风流倜傥。
反而是欧阳娜,变成皓空后,容颜更加清丽脱俗,如一位远离尘世的仙女。
\"娜娜,我是弘瞻,还记得我吗?\"十王爷急切地想去拉皓空的玉手。
\"阿弥陀佛!\"皓空本能后退一步。
\"贫尼皓空,敢问施主何事?\"皓空双手合掌,平缓地问道。
皓空的远离一步,使得十王爷伸出的手,僵在空气中。他的表情很焦灼又无奈。
\"娜娜,你当真记不得我了,我是瞻儿呀!″十王爷还报出了乳名,想唤起皓空的记忆。
在皓空的心中,那个为他无数次流泪的姑娘,今生却再无意红尘。
\"贫尼法号皓空,请施主不要打扰。\"皓空的脸色戚然,但语气平静。
她的心中,对林儿还是有挂碍的。只是双脚迈入空门已久,物是人非,林儿也只有自求多福。
\"林儿,为娘皓空,会每天为你祈福的。″皓空的口中,一声\"阿弥陀佛\",再次斩断尘缘。
她决然转身离去,留给十王爷一身灰衣素鞋。
而在十王爷的眼中,却仍是那个十余年前,顾盼粉面,婀娜多姿的娜娜姑娘的背影。
\"春意盎然枝头闹,回眸一笑万花寻。\"十王爷在过去春光荡漾回忆中,久久不能回神。
\"皇弟无功而返?″在乾隆行宫后苑的凉亭里,皇上对前来的十王爷笑问。
\"寺庙有什么好的,清心寡欲,青灯古佛。那有凡间的声色犬马,财富功名好。\"十王爷说了一大堆,自认为好的理由。
\"皇弟,凡事不可强求。因缘和合,缘聚缘散,自有定数。庙门不一定无趣,凡间也不一定绝好。″皇上的话,向来高深。对阅书不少的十王爷来说,也是一知半解。
″没有林儿他娘,怎么教育林儿呀?″从小被宠大的十王爷,对教育幼小确实毫无经验。
″有严有赏,奖功惩过。断不能像十王爷,一派骄奢作风。\"皇上对林儿的教育已下定断。
\"谢皇兄成全,皇弟定当勤于政事,为皇兄分忧。″为了儿子,十王爷当真痛下决心,改骄换奢。
\"皇弟能如此觉悟,也不失一件好事。只是不能半途而废,害了林儿。因为当爹的,始终是儿子的榜样。″皇上话说多了,一口气喝了一杯杞菊茶。
\"皇弟,平衡好福晋之间的关系,也是一门大学问。否则,孩子随你,也是一场灾难。\"皇上精于政事,却对后宫之事也焦头烂额。
\"谢皇兄教诲,皇弟定当铭记。″十王爷说完,拱手而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