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校:朕再也不做木匠皇帝
作者:堂少 | 分类:历史 | 字数:72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230章 该站队了
“陛下,臣有……”
“熊爱卿,你有啥等一下再说,
朕先说一下朕有啥。
一,你有两个进教导队的名额。
但这两个名额是一次性的。
如果你推荐的人不符合要求被淘汰,就没了。
二,两个新学预备女教谕的名额。
要求:身世清白可查,不超过二十岁,无裹足,身体健康,最好识字。
三,这有一份借据,一份合同,就看你签不签了。”
经过了几个月的发酵,朱由校筹划皇家海贸的事情已经在官场流传了开来。
所以,朱由校也不再藏着掖着,大大方方的提了出来。
熊廷弼不要说回到京城了,他在辽东就已经知道了这件事情。
而且,也知道了皇上特意给他留有份子的事情。
只是回来以后,皇上不提,他也不敢主动询问。
因为之前的他——没钱。
现在陛下亲自提起了这件事情,
他当时就感到有无数炙热的目光盯在了自己身上。
“签 ,必须签。
陛下,臣现在就签。”
在熊廷弼签字画押的时候,朱由校对着朝臣说道:
“诸位爱卿,这皇家海贸公司的股份,朕还有预留。
预留给那些对大明皇家忠诚、对大明社稷做出贡献的人。
是否能拥有一份股份,这就看各位以后的表现了。
对于那些损害皇家利益、损害大明利益的人,
他就是再有钱,也不可能拿到公司的任何股份。
对了熊爱卿,你刚才说你有啥来着?”
“启禀陛下,臣是说有信心完成陛下的嘱托,
让这次武举公平、公正的圆满结束。”
“哦?
是吗?”
“回禀陛下,是!
绝对是!
如果不是,就让臣永远还不上借陛下的银子。”
朱由校听了熊廷弼得话后无奈的扶了一下额头。
“那还是算‘是’吧。
你还不上朕的银子,就说明朕做生意赔了。
你这个誓言发的可是有点毒。
大伴传旨发布公告,仙子张珊欲在年后举办新学。
现招收新学预备教谕及后勤辅助人员。
应征女子条件:
十八岁以下身体健康,无裹足,身世清白可查。
英雄、烈士子女者优先,有良家做保者优先,识字者优先。
士农工商吏员杂役子女皆可报名。
此次增招人员,由仙子张嫣考核及以后教导培训。
所以,她们虽然前途无量,但是那些心怀叵测之人,还是最好不要参与。
张仙子最痛恶那些背叛之人。
说实话,她发怒后施展的手段,朕也害怕。”
古代的读书人少,古代能读书的女子更少。
而这些读过书的女子,多数都是官宦士绅地主家的孩子。
京城的官员该杀、该抄的已经差不多了。
也该给他们施恩放些福利下去。
那些先进的技术不能让他们染指,
也只能在一些无关紧要的地方给他们一些参与的机会。
“再发一张招生告示,元宵节过后,
大明皇家启志学校将招收六至八岁的孩童入蒙。
无论是官宦子弟,还是流民穷人家的孩子都可报名。
英烈子女,军人子女优先入学。
名额嘛,暂时限制在五百人左右。
学校不收束修,不收食宿费用。
成绩特别优异者还发奖学金。
学校施行封闭管理,每月可有三天假期回家。
诸位爱卿,此学校由仙子张珊出任校长。
大长公主朱轩嫄出任总教官。
学习内容与现在儒学大有不同。”
朱由校言尽于此就不再多说了。
机会是给你们了,你们是否能把握住,就要看你们的教化。
不过,朱由校对这些官员并没有抱多大的希望。
就和贫民孩子、和军户孩子在一起读书这一条,
多数的官宦士绅就接受不了。
等级差别,高低贵贱之分在华夏已经延续了数千年。
深入到了这些读书人骨子里的东西,不是那么容易改变的。
所以,他和张珊针对的还是以那些军户、贫民子女为主。
要不然也不会不收学费,还要管吃管住。
当然,在朱由校的计划里,
还有军官进修学校,军士学校,科技学校,等各种学校的规划。
不过这些,都要在秋季以后才能开始招生。
他在年后,最急着要做的就是抽调宫女、太监,
培训出一批合格的收发报人员和电话转接人员
但这些就没必要现在说了。
朱由校的话,使得有人高兴有人愁。
高兴的是以熊廷弼为首这些武将。
熊廷弼是穷人家的苦孩子出身。
自不会觉得让那些穷孩子读书有什么不好。
那些武将,更是因为皇上没有低看他们这些军汉而心怀感激。
他们为能有这次更加接近皇家的机会感到庆幸。
在心中盘算着自己有哪些子侄符合陛下的要求。
发愁的是那些中下层的文官。
如今的朝堂,皇上不管是威逼还是利诱。
已经笼络住了多数的阁老、尚书、九卿这些大员。
武将方面就不用说了,他们更是被陛下一套套的手段给收了心。
看着他们的样子,怕是只要陛下发旨,
他们敢遇佛杀佛,遇神杀神。
现在皇上在民间的声望也没得说。
前面的政令什么的已经收获了不少民心。
辽东的胜利更是让百姓对皇上产生了崇拜。
那个能上天的大家伙出现后,
京城百姓,已经把皇上奉若神明般的存在。
现在被半空挂着的,就剩下他们这些不高不低的官员了。
能混到朝堂上的官员没有傻子。
通过这几个月对新皇的观察,
他们知道以皇上为首的皇权势力,
必定会和原有官绅阶层有次激烈的碰撞。
甚至是,你死我活的权利之争。
今日皇上如此作为,就是在给他们表示了一下善意。
也在是,让他们做出最后的选择。
皇上的权威是不小,可天下土地财富,
甚至是多数的人口都在遍布大明的官宦、地主之手中。
这次博弈,谁胜谁负还在两可之间。
他们的身后,牵扯了太多的人和利益群体。
一念只差,怕就是生与死的两重天。不好做出决断啊!
但也有人表示无所谓。
像方从哲和毕自严那些人就没有太在意这些。
方从哲那些人想要保全其身,而或飞黄腾达,
只有紧跟着皇上一条路走到黑。
而毕自严这些人对大明的现状早已深恶痛绝。
他们早就有了对大明进行变革的决心。
所以不用朱由校用什么手段,他们也会全力支持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