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三国练强军
作者: | 分类:历史 | 字数:156.3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865章 郡县制与分封制的优劣
天下都一统了,事情也一件一件的开始执行下去。
为了大晋王朝的国运,高博走上了一条前者从来没有走过的道路,就是让天下无序汇集过来的气运变得有序。国师左慈的天机阁,也开始了运转。
为了威慑被俘虏的那些枭雄,和天下的世家豪族,高博又举办了一项声势浩大的军事演习,并强迫天下的世家豪族派出子弟前来观礼。
军事演习完成之后,在这次征战天下的大战中阵亡的将士遗体,全都运了回来。高博又弄了一场声势浩大的仪式,并再次强迫天下世家大族前来观礼,为这些将士们送行。
这些世家心里面非常明白,并不无恶意的揣测高博的险恶用心,说他此举就是在收买人心。
但不管他们怎么揣测高博的用心,高博也不甚在意。因为高博对他们,确实心存愧疚。
所以这十万阵亡将士的抚恤金,发放了国库一半的钱财,累计差不多有9000万金。
抚恤金的发放标准,是以100金为基础,按照他们生前的职位和功勋,成倍累积增加。
当然,除了发放抚恤金之外,烈士遗孤和遗孀还有很多优惠政策。最简单粗暴的是免了他们的所有赋税,并且官府还负责赡养他们的遗孤直到成年。赡养他们的遗孀,直到寿终正寝。
这样的政策,也使高博的大晋王朝万民一心。这也是天下世家大族,恶意揣测高博的根源。
高博知道天下初定,需要休养生息。乱世用重点那一套,不适合已经统一,军事力量无比强大的大晋王朝。
这个时候需要下达很多惠民政策,让整个天下做到真正的万民归心。
……
193年11月底,整个关中下起了鹅毛大雪。
长安皇宫的御书房中,高博依旧穿着一件单衣,会见着自己几个主要的大臣。
“陛下,天下一统不久,深山老林中还生活着很多躲避战乱的百姓。这几个月各地都在派人搜索大山,寻找这些人。
并告知这些躲避战乱的百姓,现在天下已经没有了战乱。遵循他们的意见,是继续生活在深山里生活,还是搬回组建的村庄之中落户。
无论他们是在深山里生活,还是搬回新组建的村庄休息。随行的户部人员都一一给他们登记造册,发放了身份铭牌。”
穿着厚厚棉服的任户部尚书阮瑀,站在御书房中间,沉深的向高博和在座的各位大佬禀报,户口登记的进展。
“嗯!让户部的人员多点耐心,搬不搬出深山生活,一定要遵循他们自己的意愿不可强求。
无论他们搬不搬出深山,该有了政策一定不能少,让前去赴任的官员一定要重视起来。”高博再次强调道。
“诺!”
阮瑀双手抱拳,沉声应道。
“元瑜,天下初定,人心不稳,这两年你要多多辛苦一下,一定要监督好那些前去赴任的官员。能力在其次,心性这一关一定要把好啊。”
“瑀,必不负陛下众望!”
“嗯!”
高博淡淡的应了一声之后,转头又对书房中的众人说道:“也正是因为天下初定,所以最初的国策一定要制定好,否则就是镜花水月。”
众人的目光都定在高博身上,等待他下一步答话。
“我很喜欢先秦的一句话,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从大晋王朝建国之初,我就说过:这天下土地皆归国有,禁止任何人买卖。
我大晋王朝在一统天下之前,我治下就在沿用这个国策。现在一统天下了,我想把这个政策推向全下,众爱卿以为如何?”
“陛下,我认为不妥!”礼部尚书伏完起身说道。
“哦,哪里不妥?”高博语气平淡的问道。
伏完向高博弯了一下腰,然后条理清晰的说道:“分封制从夏商一直沿用至今,陛下若是要改革,恐怕会不先秦之后。”
“呵呵!”高博先是冷笑了一声,然后语气淡淡的质问道:“分封制?让已经完全统一的大晋王朝境内,再出现一个国度?这可是典型的国中之国。
百年之内还好,若是百年之后是否又会回到春秋时期,诸侯混战的局面。
如今我大晋的疆域万万里,各地的文字风俗和语言习惯都不一样。若是到了那个局面,将会动摇大秦王朝的统治根基。”
“陛下,这……不可能吧!”
“怎么不可能?秦未统一天下之前,群雄逐鹿,诸侯争霸。每个诸侯国都有自己的语言,自己的文字,自己的传统,自己的风俗习惯。
这也是春秋到战国时期,年年征伐的根源所在。
秦一统之后执行的郡县制,站在朝廷的立场来看,无疑要比分封制好上很多。
只是可惜了,秦朝不过二世而亡。汉之的刘邦也不过是一地痞,根本就没有看到郡县制的好处。
在他一统天下之后,大肆分封帐下的将领和宗亲,这也为西汉的七王之乱,埋下了祸根。
刘秀也好不到哪里去,根本就没有做出任何改变。东汉之所以败亡,这些国中之国脱不了干系。
土地兼并太严重,让百姓辛辛苦苦劳作一年,只能勉强果腹。而那些不事生产的地主们,却能悠然自得的享受他们的劳动果实。
所以,哪怕是为我大晋王朝立下赫赫战功的将军,我都没有分封他们,就是怕重蹈覆辙。”
高博一口气说了很多,说的御书房中的这群大佬们陷入了沉思,他们在心中默默的分析着其中的利弊。
以前他们只为自己的利益着想,认为应该延续前朝的分封制度。他们作为大晋王朝的重臣,为大晋王朝的统一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如果要分封的话,那么最起码也会是一个郡的封地。
如今听高博的这么一番话,他们在猛然惊醒。分封制对朝廷重臣来说,确实是一恩宠和传承。
但也正如高博所说的那样,百年之内确实不会有什么问题,但是百年之后呢?谁又能保证他们分封下去的这些功臣后代,不会像前朝那样发生动乱?
御书房中的众多朝中重臣都想通了其中的关键,但他们谁也没有率先开口。因为分封制已经深入人心,一时半会儿怎么让他们放得下?
而高博执意要实行郡县制,也是为了一劳永逸。
就像刚才高博所说的那样,如果实行分封制,那么,在不久的将来,这些分封下去的土地就是大晋王朝中的国中之国。
就比如东汉的:常山国、中山国、河间国、清河国等等;
站在朝廷的角度,郡县制最好。站在朝中这些重臣的角度,当然是分封制更好。
御书房中的一众重臣心里都清楚,高博已经做下了决定。
高博看着御书房中的重臣们,心中暗暗地叹了一口气,知道他们一时半会儿接受不了这样的结果。
于是当即开口道:“今天就先到这里吧,各位也早点回去休息。”
众人起身向高博行了一个礼之后,就默默的走出了御书房,他们没有相互交谈,各自想着自己的心事。
高博看着他们离去的背影,眼神中满是失望的表情。
高博来自21世纪,虽然很多方面都不如他们。但在见识上,高博士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的。
分封制得力的当然是这些朝中大臣,因为只要他们有了封地,家族就有了传承。
大晋王朝再过200年或者300年之后,这些家族难道就不会再出一个袁氏和杨氏这样的顶尖世家吗?
不是高博要制衡他们家族的发展,而是天下的资源就那么多。
四加的资源多了,那么百姓的资源就会越来越少。直到他们辛辛苦苦一年,到头来还会吃不饱饭,从而心生怨念。只要有心人一传播,必定从者云集。
每个皇朝的末年,百姓大规模的起义,不正是因为吃不饱饭吗?
所以高博才会拒绝分封制,并禁止土地以任何形式的买卖,以此来保证百姓的基本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