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别瞎说!农门老太哪里懂强国

作者:每天都想笑 | 分类:古言 | 字数:87.4万

第50章 第一次举刀

书名:别瞎说!农门老太哪里懂强国 作者:每天都想笑 字数:2164 更新时间:2025-02-02 02:05:48

唐悠悠想起张年富令人发指的行为,要是在现代,她会让他吃够花生米。

可这是古代,她们一没权,二没钱,三没势力。

根本不可能用正当的办法,去惩罚那个畜生和他的走狗。

他们手下沾了多少无辜男童的血啊!

想到这,唐悠悠点头。

“你的计划是什么?”

乔震扶着唐悠悠在床边坐下,低声说“今天我们当面闹开,刘氏和刘管事带不走澈儿,他们一定不会善罢甘休。”

村里的其他村民听见风声,也不会让自己的孩子跟着刘管事走。

当然也不排除有贪心的。

但刘管事的主要目标是乔咏澈,没带走乔家小儿子,其他孩子也就没必要带走。

“债主,如果你是刘管事,你会怎么做?”

唐悠悠想象着自己是有钱人的管家,嚣张跋扈惯了,对一个村民的小孩,自然是志在必得。

本以为用钱就可以带走孩子,没想到这村民一家不识好歹。

软的不行,那么就来硬的。

“如果我是刘管事,我会回镇子上叫帮手,直接来抢人。”

“对,我也觉得他会这么做。”

到时候,就算刘管事没有抢走孩子,张财主也会惦记上乔咏澈。

后患无穷。

所以,乔震的打算是,不如直接干掉刘管事,让他没机会去跟张财主说这件事。

如果可以,唐悠悠也不想杀人,可不杀了刘管事,死的就是澈儿。

至于报官,就别想了。

就是现代社会,起诉一个人,都没有那么容易。

比如,张三借了李四2万块,说一个月还,但他没还。

李四多次讨要无果,诉至法院。

法院怎样才会立案呢?

首先,李四要准备自己的身份证复印件,一式两份的起诉状,起诉状上需要明确:

一、被告的详细信息(张三的真实姓名,住址,身份证号码,电话等联系方式),方便法院向被告发送传票。

如果被告信息不全,法院则无法立案。

二、已经实际发生的侵权,张三确实借了钱,并且已经超过约定时间还钱,已实际侵害李四的合法权益。

三、诉状上的法院,需要具有本案的管辖权。

张三住A城,李四住B城,借款行为发生在C城,那么ABC三个城市的法院都具有管辖权。

但是,如果李四向D城的人民法院起诉,D市的法院就不会受理案件。

而在古代,起诉又为“伸冤”,就是百姓已经实际遭受到损害,才能去击鼓鸣冤。

如果损害还没有发生,何来“冤屈”?

所以,告官一条根本走不通。

因为伤害还没有实际发生。

可是,如果他们什么都不做,那这伤害必然会发生。

她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自己将要第一次杀人带来的情绪波动。

“那就,在路上动手?”

乔震点头,“恩,我会去打听他什么时候出发,我估计他还会鼓动刘氏来劝说我们。”

“极有可能是下午才会离开。”

下午离开,晚上才能到镇上,路上正好光线昏暗,方便掩人耳目。

唐悠悠有些担心,“乔震,你有把握吗?”

刘管事那种人,回家肯定是要坐牛车的。

不过李伯大概率不会载他,因为四轮车不方便走夜路。

所以刘管事一定会在村里找个两轮牛车。

那路上最少会有刘管事和赶车人两个人。

万一露馅被人认出来怎么办?

乔震扶着唐悠悠的肩膀,试图给她一些信心“我到时候就扮做山匪,不会被认出来的。”

“山匪?”

“对,你还记得吗”乔震指指自己,“我为什么五年前会傻。”

五年前,乔震就是因为遇到了山匪,被抢了有举荐信的包袱,追过去。

后来到了山匪窝,拿回自己的包袱回家,才变傻了。

“当时天色不明,我其实拿走了两个包袱,为了自保还捡了一把刀。”

另一个包袱里装着一套山匪的衣服,乔震回到后山后,将银子和山匪衣服跟长刀分开埋了起来。

唐悠悠听懂了,眼睛一亮“你的意思是,那衣服和长刀还在?”

“恩。”

乔震上次去拿钱的时候,因为好奇,还顺便去看了那衣服和刀。

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就没有把这事告诉唐悠悠。

“还能用吗?”

“衣服有些破损,刀也绣了一半,但磨一磨还是能用的。”

只不过这事得乔震一个人做。

多一个人,多一份暴露的危险。

唐悠悠又问“我能做些什么?”

“你什么都不用做,在家给我打好掩护就行。”

接下来,两人又商量了一些细节,乔震就出了门。

等他出门后,唐悠悠把院子门关了起来,用门栓拴住。

现在有了院墙,唐悠悠搬到了院子里做针线,顺便看着三个娃。

今天早上出了刘氏的事,乔震没有来得及教学。

乔咏荷和乔咏澈在地上涂着昨天的字复习。

实在无聊的时候,两个孩子就去后院,把学过的字教给母鸡。

母鸡:咯咯哒,首先,我没有得罪你们任何人。

唐悠悠:……

念儿还不会走路,唐悠悠干活的时候,就把她放在干净的箩筐里,啃木碗,口水流一地。

间隔二三十分钟,就把她抱出来四处走走,或在床上爬爬。

大约过了一个小时,陈氏从地里单独回来了。

唐悠悠看她那个表情,就知道她又打听到了什么。

“娘,你知道吗?”

陈氏指指乔大牛家的方向,“早上那两人回去以后,之前说同意给孩子的,后来都反悔了,说是今天不能带走,明天再说。”

村民也不傻,除了真正见钱眼开和实在活不下去的人,没人会对张财主的流言无动于衷。

脑子灵活的,会找人去镇上打听,不想多事的,直接拒绝就是了。

懒得掺合。

再说了,那十两银子(乔家的才是十五两),选上了才会有,没有选上不白跑。

万一乔秀才家说的是真的,那岂不是亏大了。

好歹儿子养了好几年不说,万一真出了事,一家人脊梁骨不得被人戳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