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神:我有一座图书馆
作者:手抓饭 | 分类:穿越 | 字数:179.9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248章 最终部
见到这一幕的苏均哑然失笑,这小丫头脑瓜子转的还挺快的。
怎么?八百字的“谎言”是吧?那天雨很大,路很滑,夜很黑,我发着高烧,妈妈背我去不卜庐……
苏均脸上的笑让苏巧儿有些不自然,自己的小心思不会被二哥给看穿了吧?
“你笑什么嘛?”
思索再三苏巧儿决定先下手为强,用双手挡住自己的作业,鼓着脸瞪了一眼苏均。
“没什么……就是想起些高兴的事情……”
苏均笑着揉了揉对方的小脑袋,随后留下一句“好好写”便转身离开,他还有不少工作要做哩。
两人目送着苏均离开,片刻后江翠英无奈的看了一眼苏巧儿:
“你呀你,你二哥可是苏均啊,不说你要有多厉害,但……但是文学课不及格这种事情怎么也不能发生在你身上吧……”
苏巧儿吐了吐舌头,都怪夫子出的题目太刁钻了,估计二哥自己都答不上来
“大家都说二哥是天才嘛……天才总是和我们不一样的呗……”
小声的嘟囔了一句,苏巧儿用眼角的余光瞟江翠英。
因为自己的哥哥太过优秀导致自己被妈妈骂该怎么办?在线等,急!
听着苏巧儿的话江翠英愣神片刻,随后摇了摇头,继续督促苏巧儿的作业。
苏均大抵是天才吧,但是天才也有天才的烦恼,因为就算是天才也只有两只手而已。
来到书房的苏均揉了揉太阳穴,好让自己打起精神来,今天又是忙碌的一天。
虽然《蒙德教堂》(《巴黎圣母院》)已经“完工”了,手稿也已经送到万文集舍开始印刷,可苏均还有好多事情要做。
就比如现在,苏均打算先给远在蒙德的优菈写一封信。
不知何时起,写信也成了苏均的一项日常工作,应该是朋友太多的缘故,“相识满天下”用来形容苏均很恰当。
对于这些朋友的话,在璃月的还好,大家可以相互往来,但是像在须弥和蒙德的几位就要靠书信时常联络,这也导致了苏均几乎每隔几天就要寄出去一大堆信件。
尤其是他在须弥的那个学生,吉祥几乎写的信都没有断过,甚至于有时候还把今天吃了什么也一起写了上去,可谓是事无巨细,话语间像一个涉世未深的孩子一样,额,吉祥也确实是个孩子。
但对此苏均是有些哭笑不得的,这倒霉学生,学习上的事那是一个都不问。不过吉祥聪明是真的聪明,苏均在信中给她留的几道题目都能写出来,倒也是让苏均欣喜不已,好苗子啊。
而现在给优菈写信的苏均自然有着自己的打算,信的内容是关乎《蒙德教堂》(《巴黎圣母院》)的。
毕竟,不管怎么说等《蒙德教堂》(《巴黎圣母院》)问世后,优菈在蒙德的处境极有可能变得更加艰难,苏均这也算是给对方“打预防针”了,所以这封信更像是一封慰问信。
“优菈,近来可好?我的新诗看过没?怎么样?(?>?<?)……”
像是朋友一样的交谈,笔尖下花费了不少墨水才结束这封信。虽然信终于是写完了,但苏均并不打算就这样结束。
就这封信来说这只是一封慰问信而已,如果真的由于《蒙德教堂》(《巴黎圣母院》)的缘故让优菈在蒙德的处境变得更糟糕,其实这封信什么都做不到的。
所以苏均要做好一切准备,他可不是一个拿别人的伤痛去赚摩拉的人,换而言之他苏某人的心可不黑。
对此,苏均特地将自己的“蒙德三部曲”的最后一部留给了劳伦斯家族,不不不,准确来说是留给了优菈·劳伦斯,劳伦斯家族的其他人大抵是配不上它的,至少在苏均看来是这样的。
不过对于要用什么小说来为这“蒙德三部曲”收尾,苏均很纠结,因为在前世的西方文学中这类的小说很多,而且都很优秀。
比如关于背叛和救赎的《追风筝的人》、一个家族兴衰的《百年孤独》、爱情悲剧的《安娜·卡列尼娜》等等等等……
但是这些都不是苏均所想要的,或者说都无法从根本上改变优菈在蒙德的处境,毕竟劳伦斯家族的历史遗留问题太大了。
而对于现在的蒙德来说需要的仅仅只是一点反思而已,或者说傲慢与偏见从来都是如此,他们从不会去认真的看待一个姓劳伦斯的人,就算这个人是个好人。
苏均要做的就是打破这种局面,这很难,但他有信心,文字的力量总是震耳发聩的。
心中已经有了大概的打算,这一次苏均想自己动手,写一场谋杀案。一个凶手是所有人,受害者仅仅是一个姓劳伦斯的好人的谋杀案。
时间其实很紧的,苏均甚至于在想有没有分身术这种东西好让自己尽快把新书赶出来。
毕竟根据计划《蒙德教堂》(《巴黎圣母院》)在几天后就要开始发售了,再加上舆论发酵的时间,细算下来留给苏均为优菈正名的时间倒也没剩多少了。
另外,这还是“蒙德三部曲”的最终部,也算是为苏均的蒙德之旅划上一段句号,他苏某人可不想虎头蛇尾的。
想到这的苏均愈发觉得自己的头发又要少了些,摇摇头,苏均一边自言自语一边开始着手准备。
“优菈啊优菈,我这些头发可都是为你掉的,到时候你可要请我吃一顿蜜酱胡萝卜煎肉啊……不……最好是两顿……”
不过等见到优菈的时候,那家伙想必也只会傲娇的把头扭过去,留下一句“你随意写这种东西帮我,这个仇我记下了!!!”
想到这苏均嘴角不由得勾了勾,手中的笔在纸上摩挲着,缓缓写下几个大字:
“《断头贵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