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大明修道六十年,朕白日飞升

作者:寒庐煮酒 | 分类:历史 | 字数:80.1万

第183章 内官改革

书名:大明修道六十年,朕白日飞升 作者:寒庐煮酒 字数:2788 更新时间:2024-11-25 23:23:56

朱厚熜正色道:“朕蒙天启,宫刑有伤人和,决意废除净身制度”

话音落下,四下哑然。

杨廷和皱了皱眉,两手轻握紫檀木椅子的扶手。

他很清楚,皇帝陛下绝不会信口开河,在提出这一点之前,必然是经过了精心的安排。

只是,这个想法实在太过惊天。

太监在历史上有不同的称谓,宦官、阉宦、内监,寺人等。

最早的文字记录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赵有官者令”

这是一项绵延了千年的制度,虽然不乏有人视之为狼虎,但直到今天没有一个朝代废除这项制度。

原因为何?

混淆血脉!

杨廷和还在思考,王琼直言不讳,“陛下,如此一来后宫生乱、皇室血脉难以保证纯粹!”

毛纪跟着附和道:“防止民间拐卖幼童固然重要,但也不能病急投医乱了方寸,请陛下审慎斟酌”

朱厚熜一挥手,目光扫向殿内众人。

此时华盖殿内,想掣肘皇帝的人,已经全部消失了。

留下来的,要么是真正一心为大明着想的,要么就是审时度势懂得保全自身的。

朱厚熜明白大臣们的顾虑。

一套延续了上千年的体系,说废除就废除,这本身就是一件很不保险的事。

朱厚熜也没想一下子废除太监制度,毕竟这项制度经过千年的演变已经成为了皇权难以分割的一部分。

所以他打算曲线救国,改变太监的身份和功能。

而其中最重要的一步,也是太监身上抹不掉耻辱的关键,就是“断绝子孙”。

但是历朝历代维持这项制度的动力,也就是太监不能人道。

两者之间就像一个解不开的死循环,而朱厚熜要做的,是干脆把这个节给砍去。

“宫中已经研制出秘药定阳丹,不必让人体受损,就可以达到锁住元阳的目的。”

他轻轻拍拍手,麦福立刻会意,转身从小黄门的手上接过一个黄花梨托盘。。

麦福的神色依旧沉稳,但他心中却激动不已。

仿佛冰封的湖面酝酿着汹涌的波涛,雨后的山崖迎来猛烈的山洪。

王阳明不住地点头,眸中闪过异彩。

宦官制度压抑人之天性,而心学所倡就是为人之心,陛下所想与他不谋而合。

“此丹二十年一服,使用之人若起欲念便精血逆流,倘若不立刻停下还想付之行动,呼吸间就会血崩而死”朱厚熜摇晃手中的瓷瓶解释道。

“服用三枚,此生再无生育可能”

张璁抓住关键,立即起身拱手问道:“如陛下所言,那服用两枚、一枚之后,人还能保留生育的能力?”

“不错,只要不服用第三枚丹药,此丹不仅于人体无害,而且能增强生育的能力。”

杨廷和闻言猛地起身,他肃声道:“陛下,此举万万不可行。”

见众人目光都看向自己,杨廷和沉声解释。

“我朝宦官的主要来源是家贫自宫,入宫谋生,一旦定阳丹全面推广宦官身上最大的弊处没了,百姓岂不趋之若鹜,争相入宫!”

他言辞恳切道:天下最尊之人为陛下,何人不知越靠近陛下就越有飞黄腾达的可能?定阳丹的缺口一开,悠悠百姓的潮水就堵不住了!”

麦福神情低落,他当初入宫也正是因为家庭贫困,又遭遇了百年难得一遇的大旱,父母迫于无奈,为求他活命,才将他送入宫中。

自从正德年间大宦官刘瑾得势之后。

民间就更加认为送子入宫,是一条痛一时富贵一生的捷径。

正德年间,缺宦官三千人,从百姓中招募。

结果符合条件的应征者达二万余人!

巨大的利益面前,人们甚至不惜自残身体,如果没有了身体残缺的劣势,太监将成为百姓争相报名的职业。

朱厚熜没有斥责,他转而言道:“这是一次尝试,任何尝试都有失败的可能,因为承担不起失败而选择废弃非朕之意”

他目光一冷,身上气势大放。

“朕解决了最关键的问题,接下来是尔等要考虑的。”

他龙袍一振,“若事事都要朕拿出稳妥的方案才能执行,那要尔等何用?”

百官闻言低头不语。

杨廷和神色颓然,过了半响,才低声道:“是臣无状,请陛下恕罪。”

“朕希望成为圣君明主,那尔等也必须是治世名臣。”

他将手中瓷瓶往前一举,“该如何权衡利弊解决问题,朕给尔等一天的时间。”

“明日,最终的解决方案必须出来。”

他扫了一眼杨廷和,“吏部考核百官要成为常态,庸庸碌碌之辈,留在朝堂何用?”

“是”杨廷和沉声应道。

“朕曾听闻,顺大势者昌,逆大势者亡,如今的大势就是改革,就是嘉靖新政。”

“尔等皆要好好思量,该如何改变,求变则生”他语气一历,“不变则必亡!”

朱厚熜深知,要让新政顺利推行,朝堂上势必要有新鲜血液的加入。

三宫开办,就是为了造血。

但等到能培养出第一批人才,少说还有三五年的光景。

在这之前,能用的就是朝廷的官员。

他们从万人之中脱颖而出,自然有非凡的本领和超人的眼界。

只是宦海沉浮,官场洗练,一个个的安于现状,失去进取之心。

所谓能拖则拖,不能拖就搁置。

办事效率一再下降。

今日的申斥只是开始,绝不是结束。

当然,朱厚熜也明白不能矫枉过正。

打一个巴掌给一个甜枣。

他朗声道:“新政施行,百官俸禄不断增加,凡是有利于新政做出功绩的官员,皆有升迁的可能。”

“如今是最好的机会,青史留名,加官进爵,尔等为何止步不前?”

张璁神情激动,当即慷慨陈词。

“当今之世,平治天下舍我等其谁?”

他朝朱厚璁一揖,又起身朝众位大臣一礼。

行动举止之间,一股沛然之风扑面而来。

众人纷纷起身还礼。

“君臣一体,众人合力,则万事皆能解决,我张璁愿为大明肝脑涂地,愿为陛下鞠躬尽瘁。”

他语气坚定,目光中充斥着一往无前的力量。

“亦然”

“我等亦然”

“愿为大明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华盖殿中,众人之声逐渐涨成一片大潮。

朱厚熜颔首,“朕,就将重任交给列位臣工了。”

在这之后,众人的效率出乎朱厚熜的意料。

他以为要商量许久的内官改革,短短几炷香就决定好了大略。

大殿中你一言,我一语,互相补充,商量完备。

旁边记录的小黄门,笔从开始就不曾停过,他手上的宣纸洋洋洒洒记录了几千字。

廷会结束,朱厚熜满意地点点头。

六部尚书和诸位阁老相视一眼,也都如释重负。

帝王威仪日重,不动声色之间就气势迫人。

方才大殿之内的凝重气氛,真的好似冰雪封山,千鸟尽绝,山林湖海皆一片苍白。

杨廷和等人慢悠悠地走在众臣的最后面。

脚离开最后一个汉白玉石阶,走下紫宸台时,杨平和抬头眯眼望着巍然耸立的华盖殿。

庄严肃穆的大殿,秩序井然的石柱,还有那苍茫浩渺的悠悠长天!

“我们真的老了,跟不上陛下的想法了。”杨廷和嗟叹一声。

费宏走过去劝慰他道:“介夫兄还年富力盛,能为大明再干上几年,何况年老之人智慧更渊博”

杨廷和摇摇头自嘲一笑,“六十多,还小吗?”

毛纪也心中怅惘。

纵使他们还想把权力抓在手中,但形势比人强。

争得狼狈,不如走得从容。

杨廷和对着旁边几人说道:“我归退之期将至,届时就劳烦诸位多担些责任。”

他说完深深一揖,不再言语,径直朝文渊阁而去。

朱厚熜回转乾清宫。

锦衣卫指挥使刘卫,已经很熟练地跪在了老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