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我贾棒梗院士护国
作者:凡丁 | 分类:都市 | 字数:108.4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224章 恩断众人,去了昌平
贾棒梗很快明白易中海两口子虽然是单职工,但他工资高,两人又没有更多的花费,现在有了自己时常蔬菜、肉的补给,捐个七、八十没多大问题。
二大爷脸上的肥肉抽了抽,挤出一丝笑容说:“一大爷夫妇果然风格高尚,还是没孩子的好,不用操心他们的婚嫁。”
三大妈很认同:“就是就是,不像我们家解成结了婚,下面还有三个,老阎工资又低,真是顿顿都精打细算。”
一大爷正色地说:“好了,之前大家都说了,捐款不能让自家陷入困顿;我家负担小,所以我可以把工资捐一个月。今天的捐款非常成功,两位大爷就把名单再誊写一份上交吧!”
“一大爷这名单,咱们就按照捐款的多少顺序来上报吗?”
“三大爷,就按照这个捐款的顺序写一份。”
许大茂突然说:“各位各位,咱们院还有一个没有捐呢?”
大家环视一圈发现,老的小的都捐了。
许大茂指着贾棒梗说:“三位大爷、各位街坊,贾棒梗他是住在前院东厢房,是我们大院的一份子,他应该单独捐。”
贾张氏骂道:“大傻帽,有你这样见不得人好的吗?刚才不是说棒梗前晚已经捐了,今晚咱们贾家也捐了,你还想怎的?”
易中海说:“许大茂,一捐款是自愿行为,咱们不能逼捐,二棒梗已经多次捐了。”
其他人事不关己、作壁上观,龙老太太这边都反对索捐。
许大茂冷笑一声说:“4年前东旭哥不在的时候,秦嫂子说槐花这个遗腹子没法养,那凄惨模样让我们捐了一次,槐花出生说没奶水养不活,又让我们捐了一次;总体说来,贾家装可怜让我们捐了很多次。我们呢,第一次地动,家家户户基本都有人受伤了,贾棒梗宁可捐给陌生人几千几万的,对我们一毛不拔,这还是邻居吗,这还是知恩图报的、广受大家喜欢的贾棒梗。那天晚上,大家不知道这小王八蛋、白眼儿狼比我们厂长还风光十倍。最后他唱一首歌就要了人家多少钱,你们知道吗,我听说是十万块!”
阎埠贵惊叹道:“天啦,10万块够我一家生活几辈子了!”
贾棒梗听了,脸上有点火辣辣的。龙老太太易大爷他们一直在纳闷,这个口风是怎么漏出去的?殊不知报纸、广播早就把消息传得路人皆知了。
贾棒梗不客气地说:“许大茂,如果那位厂长听说是给我个人捐,你觉得他会给我一毛钱吗?记住不是我唱歌唱得有多好听,而是那位厂长有爱心,企业有责任感!”
刘光福不知是神助攻,还是拆台的,“棒梗,最后那歌不知唱哭多少人,让多少人解囊相助?”
许大茂得意地说:“听听在场观众的感受。”
“那我再唱一遍那首歌,大茂叔,你捐多少?或者说大家都心满意足,咱们就扯平了?一只竹篙吔难渡汪\\洋海……”
阎埠贵赶紧打断:“停~!别玩虚的,我们不稀罕精神食粮。”
许大茂等人也纷纷附和。他不屑地说:“我觉得那厂长真他么傻,花十万听首歌,时间一过,全是一场空。”
何雨柱突然说:“许大茂,你知道我们厂长想捐一万听歌没成功吗?明天我跟他说骂他傻。”
“傻柱,你是爷们就别告状,现在讨论贾棒梗麻木不仁的事!”
贾棒梗看见他妈一脸尴尬,便问易中海:“易爷爷,您觉得院里的邻居前后捐了多少?”
“少的一两块,多的不超过五块。”
贾棒梗冷笑一声:“喝!今晚大家的捐款我一个人出钱,二大爷把钱还了,权当对你们的慰问,只是……”
三大妈反应好快,插话道:“那我们还捐点儿呢?”
“呵呵,欢迎,只是自己出钱!”
三大爷念名单,二大爷发钱,有些人喜滋滋地领了。朱家、刘光福没领,贾棒梗这方也没领回。
贾棒梗见再无人领钱了,补齐后捐献露出獠牙说:“各位好邻居,咱们可是了结了彼此的恩情。我们贾家明天搬去昌平,你们有事没事别联系我们随礼了,通知了我们也不来。舍得一身剐,才敢把猪打,我的钱不是大风刮来的,拿命打野猪打来的。
“至于说前晚的几千块,你们有没有想过,我有那本钱、货源、关系吗?还不是领导安排我们做的,我们捐献的是劳动和汗水。我话说完就不奉陪了,明早还要搬家呢。”
说完,他抱着妹妹回前院了,张骄三姐妹回后院,反正各回各家了。
院里众人面面相觑,做鸟兽散了,殊不知那些领钱回去的亏大发了!
第二天清晨,贾棒梗早早起来收拾东西,做早点,包子馒头火烧很是丰盛,司机吃完早点,见准备妥当,在小当三个姑娘、何雨柱和易中海夫妇的泪光中启动卡车。
秦淮茹包得严严实实的,紧张地拉着儿子的手。
一个小时后,汽车停在了生产队大槐树那里,乡亲们闻讯很快集合了,目送贾棒梗把久久不见的秦淮茹背回自己家,老太太等人则在大家的嘘寒问暖之下,往家里走去。
张忠民无奈地看着,今天的早工还出吗?
然而贾棒梗很快做出表率:出工,没让外婆、二外婆她们跟妈妈见面,怕他妈情绪波动太大影响坐月子。
但是这早工出得人们心不在焉,秦效忠黑着一张脸,屡次找外孙滋事,被他忍了。
他找到了张忠民说:“小姨父,防霜这件事儿一直没懈怠吧?”
“没有,现在双份工分,大家一起积极着呢。你看麦苗都壮得很,哪里有被霜打过的样子。”
说实在话,他真不知霜冻之后的麦苗是咋样的,空间又没有霜冻,这段时间乡下他回来得也少。
“您看这长势,比往年如何?”
“我跟村里种田好手都反复讨论过,这麦子估计会早熟,产量可能怕要增加5成!”
“小姨父不厚道,我不知道您以前的产量,增加五成又是多少?”
“不下400公斤。”
“哦,那没多少啊!”他穿越之前,水稻“上山”被吵得热火朝天,相对700多公斤,这区区400公斤真不够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