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宠妾灭妻?皇后直接登基
作者: | 分类:古言 | 字数:158.6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163章 我好像找到楚英了
楚瑜若有所思,就是……这个事乍一听没有太大的问题,但直觉总是好像哪里不太对。
楚湘就不一样了,下意识地就“啊?”了一声。
这不行……吧?
确实,当地百姓可能会因为父母官的压力而不敢说真话,巡查的官员也会有拿着“能上达天听”为理由对地方施压乃至于地方可能会为了讨好巡查官员而让渡公权力。
相比起来,本身没有参加科举考试的书院的孩子们因为算不得文官集团的自己人,会被文官集团集体抵制尽量不让他们掺和行政事务,于是拿着公权力多半没有什么大用,像巡抚刺史那般拥权自重到渐渐尾大不掉是基本不可能了。
可是他们的忠诚一样是没有办法保证的呀,即便给了他们上达天听的权力,难道就能保证他们对“天”说的一定是真话了?
小公主苦恼地问了徐影这个问题,听得小太子也连连点头——就是这点不对!
然后徐影:“当然不啊。”
小公主:“那……”
“不是你们想的那样,非得像给猫猫狗狗配种一般给每个官员发一个书院的学生,细细算来书院的孩子们数量并不多,哪能每来一个新晋官员都给他们发一个。”徐影摸摸孩子狗头,失笑。
“所以阿娘的意思是……”
“是在这批官员确定了各自去哪之后,前往赴任地点之前,请他们都去书院走走,见识见识最新的工具都是什么样的,如果想带走工具又怕不会制作不会使用,没办法让百姓们都用上这些工具来更好的种地做工,要是他们能说动书院的学子跟着他们去赴任,阿娘不会拦着。”
这有什么用呢?
楚瑜看着徐影,沉吟道:“阿娘是觉得,愿意带书院的工具和使用工具的人前往任地的官员,至少是愿意沉下身子去干点实事的?”
“是啊。”徐影点点头,但随即就是一个大转弯,“但话说回来,免不了会有官员会揣摩出我就是这个心思,然后不管要不要想不想做实事,总之先把人的名额占上,至少向上表露出一个好的态度,反正等到了任地,实在不行就以财帛重金甚至是美人稳住书院的孩子喽。”
十五六岁的孩子,还是穷苦人家出身,虽然没有看不起穷苦人家的意思,但客观情况就是他们很大概率根本挺不到美人计,拿着点钱就美滋滋的县令说什么就是什么了。
楚瑜呆了一下,随即脸就苦了起来:“那怎么办呢?”
“就像阿娘方才所说,君王对手底下的所有人都是不能彻底信任的。”徐影道,“但治国嘛,总是需要知道国家是个什么样子才能治啊,不然岂不是空中楼阁?所以你们好好想想,有什么事情是根本做不了假的呢?”
就像战争,战报上可以写得天花乱坠,可以从胜利走向更大的胜利,什么局面都可以吹一个形势一片大好,即便溃败了也可以说是“转进”,但战线是做不了假的,尤其是长期战线——再怎么有战略性放弃某个地方以夺取更大的利益,你总不能一直在放弃国土吧,你的战略体现在哪里呢?
而这个事情落到民生身上……
两个小家伙都陷入沉思,徐影也就任由他们自己想去,自己低头继续批着奏章。
许久,小公主才细声细气地道:“或许……税收?”
“可税收一样能通过重压百姓来收取呀。”小太子表达了不认同。
“当然可以。”小公主道,“但是倘若百姓的生活当真在向上走,税收的增长是不会停的,倘若百姓的生活水平一成不变甚至在县官的横征暴敛之下还有下降,即便一开始税收会好看一些,却根本不能持久,不是么?”
楚瑜“唔”了一声,觉得有点道理。
楚湘就继续:“虽然有话说千里做官只为财,但亦有言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倘若本身没有什么让百姓生活得好一点的本事,只能老老实实刮地皮,那没什么好说的。
但如果阿娘连提高种地效率和粮食产量的工具和人都给他们了,本来就是有让百姓过得好 让自己也顺便好起来的机会,想来,但凡那些县令们有些志气,都会选择后者的吧。”
“不完全是志气。”自两个小家伙开始讨论起,徐影就放下了朱笔托腮看着他俩,见小公主说到这一节,便截口道,“是只要君主能知人善任,朝廷上大体算得上政治清明,那么从官员的角度,从得到更大的利益的考虑,让百姓的生活过得好些对官员来说收益都会更大。”
——倘若是个干一两任就能调走的官员,你甭管是因为什么原因调走吧,只要有本事把一个县治理得欣欣向荣,那他今后的官途肯定是畅通的,即便是千里做官只为财,如此好看的数据必然能让他有机会得到更多的财。
倘若预备在县里多干几任,那可持续性的从百姓的获利中自己也自然得利,总比持续性的竭泽而渔,干尽混蛋事,让百姓民不聊生完了刮地皮都得不到多少钱财的好呀。
“你们记住,虽然可以相信世上还是有人有志气有梦想,但指望所有官员都靠志气和梦想是靠不住的。”徐影温柔道,“为上位者,不把利益分给最肯干事也最能干成事的团体,谁肯为你抛头颅洒热血呢?”
政治利益,经济利益,你都得按贡献分派呀。
两个小家伙都认认真真地点头:“孩儿记住了。”
徐影就笑了笑:“那……便以你们的名义去请新科进士们去书院看看,具体的行程也由你们安排,如何?”
这是两个小家伙长到现在,第一次被徐影安排活,两个小家伙眼睛都亮了:“真的吗?”
“真的。”徐影点头,“如果不知道怎么干这个事儿的话,你们可以去问苏姑姑。”
——苏婉昭,世家女管家理事的天花板,在书院无论是安排诗会还是茶会更干脆点弄个展销会,反正问她就很专业对口。
两个小家伙都兴奋地点了头,还说要下去商量商量,便向徐影行礼告退。
徐影含笑挥挥手,让两个小家伙都下去。
然后,整个御书房的气氛都冷了下来。
徐影重新低头看向手头的那份文件。
那不是奏章,不过是徐影她大哥徐延的家书。
自徐延领命往北之后,靠谱大哥是一直没有回京。
毕竟事情也多——他要收拢残军,要重组帝国北面防线,要盯着当地官员重建北戎南侵时毁掉的各种公共设施,要按着徐影那“北戎得把百姓还我,还不了就加倍赔我牛羊,不敲诈你一笔你还以为我中原百姓随便你掳掠”的精神和北戎谈判,顺便四处搜寻楚英的下落。
前头几项都是常规工作,正经在奏章给徐影汇报便了。
就只是最后一项,奏章里徐延写的还是臣万死臣无能,仍没有发现陛下踪迹,但兄妹俩私下往来的书信中,徐延写的是,我好像找到楚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