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这个朱棣太狠了
作者:舜琴 | 分类:历史 | 字数:75.8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47章 上奏
徐达按照原定计划,带着军队缓缓向灰山前进,沿途休息,速度很慢。
他要等汤和的军队抵达指定的地点,然后再提高行军速度。
不然即使打败了别里不花,也起不到多大的效果,反而会让军队四面八方的追赶,消耗更多的精力。
与北元的士兵不同,明军大多都是步兵,想要在茫茫漠北之地,用两条腿去追四条腿的士兵,那简直就是天方夜谭。
本来是三个方向的军队,但因为傅友德要留扎通州,防止纳哈出,所以只有两个方向的军队。
从人数上来说,北伐军与别里不花相差无几,所以徐达能依仗的,只有明军。
就在离灰山越来越近的时候,徐达却得到了一个不好的消息。
汤和的右翼前锋,西平的候沐英,就是在北元将军也速的偷袭之下,轻敌大意,被他的亲卫以命换命,但是这一次,他的万人大军却是损失了大半。
汤和勃然大怒,倾巢而出,与也速激战,最终,他斩杀了也速,斩杀了也速,却也折损了近万人,其中大部分都是精锐。
这一次,秦王卫军的表现让所有人都大吃一惊,一开始,秦王朱棱并没有继续前进,而是直接崩溃,一万五千卫军,最终只剩下了六千不到。
如此一来,右翼的士兵就少了一半,战斗力大打折扣。
可以说,他们已经没有了再向北进军的实力。
当战报送到徐达中军手中时,徐达气得七窍生烟,拍案而起,破口大骂。
徐达没有办法,只能让右路调转了方向,和中央的军队汇合在一起。
不过,有些事情,总是会有意外发生的。
因为徐达的速度太慢,北元国公脱火赤和枢密院的爱足,比徐达更早一步离开了森林,与别里不花合军汇合。
如此一来,灰山里的北元大军便有十三万之众,将徐达统领的北伐军打得节节败退。
太和殿,南京。
此时此刻,满朝文武一片死寂,而高踞龙椅上的洪武大帝朱元璋,则是一张脸阴沉到了极点。
“胡惟庸,你给我闭嘴!你告诉我,这件事情,究竟是谁做的?损失惨重,耽误了我们的计划,大明的颜面,已经被他们丢到了边疆!”
朱元璋有一种吃了苍蝇的感觉,他本来是打算让儿子们历练历练,然后出去打打北元残军的,但是......
而最令他难堪的,却是朱棱的所作所为,胆小如鼠,连卫军都没坚持多久就崩溃,让他感觉脸上被狠狠扇了一记耳光,火辣辣的疼。
“呵呵,属下认为,这不是徐达大将军的错,三路大军的计划,应该是可行的。”
“西平侯之所以轻敌,是因为他已经被敌人打得措手不及,再加上他自己也是拼尽全力,才拼到现在,所以,我们也不能责怪他……”
“至于秦王,他毕竟是一个初出茅庐的少年,而且,他的护卫也是新加入的,陛下应该训斥他几句!”
胡惟庸一句话,就将众人的罪责,轻描淡写的一笔带过。
朱元璋瞪了胡惟庸一眼,眼神中带着一股难以言喻的怒意,声音却不带丝毫感情。
“那你觉得,这件事情,该怪谁?”
胡惟庸抬起头,望着朱元璋,试图从朱元璋的表情中,找出一些蛛丝马迹,但却一无所获。
“我不知道这件事情该怪谁,但是我觉得,如果当初的北伐计划是对的,那么,我们是不是应该追究一些导致这件事情的罪魁祸首?”
胡惟庸又偷偷看了一眼朱元璋,见朱元璋神色不变,只得鼓起勇气,将自己的话说了出来。
“比如,对山西都司的问责。”
胡惟庸话音刚落,明眼人就听出了胡惟庸的言外之意,追究山西都司的责任,只是一个幌子,真正的目的,是要追究燕王在没有得到允许的情况下,去追杀叛军。
一瞬间,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了朱元璋的身上。
说起来,大明开国这么多年,大臣们还是头一回在朝中和几个王子过不去,大家都很好奇朱元璋会怎么做。
“卿可有异议?”朱元璋面无表情的问道。
这时,御史台陈宁站了起来,向朱元璋发出了一道声音。
“陛下,我认为,应该将山西都统裘海正革除官职,打入大牢,将他从统领以下的官职全部撤掉。”
陈宁此言一出,顿时引起了文武百官的不满,几个国公纷纷站了出来,指责陈宁言过其实。
朱元璋冷漠地看着这一切,谁也不明白他的想法。
就在这时,御史大人涂节的声音响起。
“臣上奏,燕王不遵军令,耽误了大好时机,让我们在北伐中吃了大亏,而且,燕王出其不意,出其不意,还请陛下下令,让燕王立刻回京。”
涂节这一嗓子喊得全场哗然,很多文武百官都诧异的朝涂节望去,以为他疯了。
“涂中丞,你这是被痰迷住了,脑子进水了吗?竟敢在朝堂上胡言乱语!”
曹国公李文忠,从一开始就没有参与过争论,此时更是怒气冲冲,指着涂节破口大骂。
“臣为国尽忠,陛下有罪,臣身为御史,岂能坐视不理?”
能不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涂节昂首挺胸,一副唯唯诺诺的样子,让群臣心中一寒,谁都知道,眼前这位,绝对不是一个温和的人,一旦动了杀心,必然会有无数尸体。
然而,出乎众人意料,朱元璋并没有生气,只是脸色阴沉,但心情却很平静。
“还有谁要弹劾你?”
“微臣也参你一本!”
“属下也来了!”何良恭敬道。
就在这短短的时间里,已经有七八个官员跳了出来,要控诉燕王违抗军令,耽误了大好时机!
而那些官员,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品阶都不算太高,一般也就四五品的样子,勉强能入朝的那种。
朱元璋忽然哈哈大笑起来。
“不愧是我的好部下,嘿嘿嘿....”
这个时候,有个小公公急急忙忙地跑进了正厅,朱元璋身旁的王景弘一看,便认出来,这位公公正是云忠,专门在宫中接取通政司的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