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渊:我在大渊搞扶贫
作者:独唱何须和 | 分类:历史 | 字数:198.5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164章 耕海牧渔见成效 持续发展谋双赢
当晚,柳翀在昌河住了一夜,第二天带着吴管事去了屏南县,吴管事自去邓家不提,柳翀来到瓘玉作坊看看。
段弘正一看到柳翀就知道他来干什么了,连忙叫徒弟拿过一个东西来:“大公子,这个暖瓶胆我们研究了半个月,大致做了出来,您看看是不是这个样子的。”
柳翀看了看形状好像差不大多,便接了过来,这一接却感觉重量有些超出了自己的预期,原来还是技术条件的限制,段弘正没办法将暖瓶胆壁做到那样薄的程度,所以略有些厚重。
好在重量的问题不是大问题,柳翀又检查了一下底部的密封:“镀银了吗?用唧筒抽真空管用吗?保温效果好吗?”这才是柳翀最关心的问题。
“镀银了,连家派了个师父驻在咱这里专门帮忙镀银。唧筒是管用的,只是将筒管抽出密封的那一瞬间还是会进一点点气,所以做不到您说的那种‘真空’,不过也进不了多少气,影响应该不大。我们试了一下,一壶开水倒进去,能保五六个时辰不凉。”
这个效果虽然谈不上完美,但已经可以接受了。
柳翀还是不放心:“烧一壶开水我试试吧。”
“今天早上刚烧了一壶,倒在那边一个暖瓶里了,现在已经过了两个时辰,您再等三个时辰就可以开壶检查了。”
柳翀见状便先去几处乡庠工地上转了一圈儿,中午在县城里胡乱吃了点东西垫了垫肚子后又回到戚家码头,老远就看见廖显在跟老张火长说话。
廖显他们也看见了柳翀的马车,便迎了过来:“大公子来啦!”
柳翀一一打了招呼:“我来看看这边的人工养殖情况。”
“大公子,今年的海参、牡蛎养殖技术进步不少,现在养殖池已经建了六个了,死亡率也不高了。您看那边——那些是竹笼养殖的,左边是牡蛎,有珍珠的那种,右边是扇贝和不带珍珠的牡蛎。”
柳翀顺着老张火长手指的方向望向了海里,果见海里一排排、一列列绿色的瓘玉浮漂,排列的整齐而壮观,还真有些“牧海耕渔”的意思了。
柳翀发自内心地道了一声:“老张火长,您老人家辛苦了!”
老张火长憨厚地笑了笑:“总算不负大公子和东家所托,等把这点手艺都教给廖东家他们,小老儿就该辞工回家抱孙子啦!”
老张火长想辞工一事柳翀完全能理解,海上讨生活最是辛苦不过,年纪大了身体吃不消,想早点回家享清福这也没什么不对。戚珩走之前已经将此事禀告过柳翀了,否则他也没必要着急把廖显拉进来。戚严父子都不在望州,老张火长再一辞工,这边不能没有人盯着。
“对了,大公子,天气逐渐开始转凉了,我还是有些担心冬天的养殖。这水换的勤一些吧,水温就低,少换几次吧,就容易养不活。”冬天的水温难题一直没有攻克,老张火长对此很是头疼。
“这样吧,你在大棚外面建个锅炉,将水先烧一下提提温度再加进养殖箱,试试如此可行否。晚上也一定要注意把草帘子盖好保持温度。一个大棚不够的话就再建一个,反正你们离瓘玉作坊最近,‘近水楼台先得月’嘛!”
“好,大公子,回头我就去跟段管事商量。”
柳翀、老张火长俩人一问一答,廖显都听懵了,敢情这人工养殖的办法都是大公子教的呀!还有这个瓘玉大棚,这......这也太奢侈了吧?
柳翀还惦记着暖瓶胆的事,就先回瓘玉作坊了,留下老张火长和廖显继续说他们合作的事情。
回到瓘玉作坊,刚好是开水灌进去五个时辰的时间,柳翀迫不及待打开瓶塞,让人倒了一杯出来尝了尝,这个温度入口有点烫,略微晾了一下才能入口,他估算了一下这个温度应该大概在六十摄氏度左右。
这个保温水平如果严格按照柳翀原来那个世界的标准来衡量的话,其实是不合格的,但在这里,这已经是目前能达到的最高水准了,拿出去依然会惊艳所有人,所以柳翀大致还是满意的。
“就照这个样子做吧,不过你得先去联系一下邓子化,商量一下大小标准之类的,毕竟这外面的壳子还得让他做,得能配上套。”
“是,大公子,属下明日就去找他。”
安排好屏南县的事回到望州天已经黑透了,柳翀顾不上吃饭先去找了柳明诚。
“柳别驾,咱俩算算账吧!”柳翀一脸的坏笑,从身后变出一个算盘来“啪”地拍在柳明诚面前。
柳明诚一脸的警惕:“你要做什么?”
“算算望州州衙欠‘平原商号’多少钱啊!”柳翀笑的更加欠揍了。
柳明诚无语了,他眯着眼睛,双手抱于胸前,身体靠在了椅背上,一副“你想怎么着吧”的欠债大爷相。
柳翀也不管他怎么想,抄起算盘扒拉起来:“之前灭蝗、阻击流民用了我们商号不少物资,光煤就用了至少五十万斤,算你一千五百贯吧,其他的石油、竹木、酒精等等一共算五百贯吧;赈灾之时光粮食我就搭了六七万石,算三万贯不算多吧;之后为了以工代赈、填补常平仓的库存,又往里搭了四万石粮食,合两万贯;还有,那两艘官船共计三千贯;静山军新编的四个营的军费以及购买铜铁、煤炭等截至本月共计四千贯;这次乡庠的书本、课桌椅什么的一共算一千贯吧,以上共计六万贯。柳别驾,何时还钱呀?”
“没钱!”柳明诚极潇洒而理直气壮地吐出两个字。作为世家子弟,他最大的毛病就是花钱没数儿,而且从不担心没钱的问题。
“我知道您没钱,算账就是为了让您心里有个数!接下来,静山军的军饷每个月还得发放,你要的军马回来之后也得给钱吧?乡庠学童的饭费、先生的束修、盖校舍的费用都是钱吧?太平惠民院也得拨钱吧?我知道下个月该收秋税了,您算算今年的秋税扣去给祖母的岁入后,还能剩多少,够不够应付这些费用的?”
柳明诚见柳翀逐渐严肃起来,知道他一定是又有什么主意了:“你有什么想法吗?”
“我联合望州商户成立了一个‘望州工商会’,在其下面设立了一家钱庄,目前的业务是向外放贷。”柳翀见柳明诚上套,立马化身信贷员。
“切!高利贷呀!还以为你有什么新花样呢!”柳明诚对这个主意不屑一顾。
“错!不是高利贷,而是低利贷,甚至可以无息贷款!”
“无息贷款?那你图什么?”柳明诚开始糊涂了。
“图可持续发展!”
“什么?”
“呃......这个我很难用言语来解释,但您相信我,最终一定是双赢的结果!”
“你的意思是,衙门没钱的时候从钱庄以低利息甚至无息的方式贷款支付各项费用,等有钱了再还?”
“对。”
“那要是衙门一直没钱呢?或者换了新官之后干脆不认旧账呢?”
“嘿嘿,钱庄是商会的,商会是大伙儿的,哪个地方官想治理好一地,都不可能把本地乡绅富户全部得罪光吧!”
“哦,所以你才把全望州最有钱的人家都拉进来,把衙门欠你一个人的钱换个方式变成欠所有人的钱!我有点明白了。”
“这只是第一层的意思,事实上,钱庄的存在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不过现在说这些为时尚早,毕竟钱庄还没真正运营起来,等以后您会明白的。”
“哦?你这么说我倒有些期待了。”
“那这贷款的事?”
“我再考虑考虑吧!”
柳翀也没指望一次就能让柳明诚理解这其中的意义,也就暂时作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