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宠妃:我在东宫陪三郎
作者:黄小邪写桃花 | 分类:古言 | 字数:210.6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114章 岐黄之术,方书之祖
对于周真人的到访,牡丹又惊又喜。
喜的是,在这深山老林见到了故人。
惊的是,没想到周真人和杨真人还有一些渊源……
在玉清观正式修行之后,牡丹才对道教有了一些深入了解。
因为修行方法、理念的不同,道教也分诸多流派,其中茅山宗更是人才辈出,香火鼎盛,和李唐皇族关系密切。
虽然如今武则天重佛抑道,不过历代民乱多以道家符谶号召,所以还要拉拢一二,以巩固其统治。
而且如今武则天年岁已高,开始迷恋道教的神仙长生术,近两年在处理佛道关系上有了微妙的变化,变为佛道并重……
这也正是周真人一直驻守明堂、守护乾陵的原因。
其实道教的诸多派别,牡丹也分不太清。
她只知道周真人精通神仙方术,奇门遁甲;而杨真人更注重养生之术,以医传道。
在玉清宫修行的日子,牡丹经常看到有慕名上山求医的人们,而杨真人偶尔也会上山采药,下山行医。
牡丹觉得奇怪,就偷偷的问了杨真人身边最得意的弟子妙常。
因为妙常经常跟在真人身边,日常修行似乎也与她们这些弟子不尽相同……
从妙常的嘴里,牡丹这才知道,原来杨真人曾经师从药王孙思邈,通晓养生之术。
虽然牡丹孤陋寡闻,但是对于药王孙思邈,尤其他的传世医典《千金要方》,也是如雷贯耳。
孙思邈认为“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千金要方》因此得名。
不过牡丹只知道他是药王,却不知道孙思邈也是一名得道高士。
原来因为道教初期“以医传道”,修仙道先要通医道,所以道教中名医辈出。
药王孙思邈正是其中一位道家名医,被后世称为方书之祖。
他不但精通岐黄之术,深谙庄老学说,也通晓佛家经典,在多年的行医修道中,将儒、道、佛的养生思想与中医学相结合,提出许多切实可行的养生长寿之法。
比如后世熟知的节制饮食,疏通气血,起居有常,遵循自然……
而牡丹日前修习的服气、存思、辟谷、调息等功法,正是此中养生之术。
而且,孙思邈不仅精于内科,也擅长妇科、儿科,尤其重视妇幼保健,着有《妇人方》三卷,《少小婴孺方》二卷,置于《千金要方》之首。
也是在此时,牡丹才明白,为何武旦会把杨真人请来玉清观做主持。
对于两位体弱多病,养身延命的小公主而言,修习此道自然是再合适不过的。
——
玉清观修行的日子清静悠长,除了每日修习功课,就是看杨真人行医。
看着妙常修习医书,慢慢的,牡丹心里也萌生了一个念头。
她不再满足于简单的修心养身,也想要深入钻研,跟着杨真人修行医道。
其实关于修道成仙,长生不老,牡丹从来都不痴信,但是这养生之术,行医之道,确是牡丹十分崇拜的。
何况,一个女子在这大唐,若无一技傍身,除了嫁人生子,似乎别无出路。
像她自己,虽说略有才华,也有时运,从一个小婢女,稀里糊涂的混成了东宫少傅。
但是作诗行文,吟歌弄舞,终究不过是悦人之用,还逃不过被各种赐婚。
深究起来,其实索然无味。
想她这几年,怕是就要在这深山之中陪着两位公主慢慢度日,与其虚度时光,还不如修个一技之长。
比如林远,因为精通建筑,做了冬官侍郎,在这大唐盛世一展身手,意气风发,总算没有白来一趟……
如今遇到杨真人,也是自己的机缘。
即使将来自己回了现代,也是有百益而无一害;万一不能回去,也算一技傍身,可以行医济世。
所以,牡丹向杨真人表达了自己的意愿。
得知牡丹的意图,杨真人十分欣慰。
本以为这些宫中女冠,吃不得苦,静不下心,没想到竟是好学之人。
何况,这个武牡丹,天资聪颖,颇有道缘。
这些年,她收了不少弟子,勤奋的也有,聪颖的也有,但是勤奋又有天赋的,却没几个。
比如亲传弟子妙常,虽说也算聪颖,却不够沉稳,总是有些浮躁,急功近利。
所以,杨真人欣然应允,让牡丹和妙常一起,跟随她学医问道。
跟随杨真人学医之后,牡丹也就不再隐瞒,找个机会和师父坦白了自己的石女之私,当然,她隐瞒了穿越之事。
杨真人这才知道,牡丹在四年前被当做金童玉女,祭了生桩。
她神色凝重,关起门来,先给牡丹诊治了一番。
不过,脉象复杂,体征正常,杨真人一时也看不透其中玄妙。
只知她之前一定服用过极阴药物,伤了身子……
目前,只能慢慢调养,以观后效。
这些日子,除了陪着两个小公主在道观修习,每日里山中采药,杨真人都会带着牡丹 和妙常,教她们一些医理知识……
牡丹在玉清观的日子,也慢慢充实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