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大唐宠妃:我在东宫陪三郎

作者:黄小邪写桃花 | 分类:古言 | 字数:210.6万

第359章 主动请缨,邀宠立功

书名:大唐宠妃:我在东宫陪三郎 作者:黄小邪写桃花 字数:2349 更新时间:2024-11-16 15:14:03

就在太平和母亲僵持中的时候,一直沉默的武承嗣说话了。

“姑母,承嗣有一言,不知当讲不当讲……”

“这又不是朝堂之上,但说无妨。”

“既然那突厥之女要嫁的是我皇子王孙,自然该由我武家子孙挺身而出。承嗣不才,身单力薄,但府中尚有几个孩儿,愿和亲突厥,为国分忧。”

武承嗣这番话,让众人颇为诧异。

武旦和太平对视了一眼,心说这个武承嗣还真舍得,为了讨好陛下,连自己的孩子都舍得送出去……

太平猜的没错——所谓舍不得孩子套不到狼,武承嗣此招还真是孤注一掷了。

自从嵩山封禅之后,武承嗣就患得患失。

也怪自己的身体不争气,一年到头的病着,倒是白白便宜了武三思。姑母虽然一心扶持武家,但是明显把精力给了武三思。

去年契丹叛乱,姑母大张旗鼓,派出武三思领兵,就是为了给他攒功镀金……

如果武三思得胜归来,或许如今他已经是皇嗣了。

可惜,一个让武氏子孙建功立业的大好机会,就这么白白浪费,莫名其妙的成了出丑大会,让武家人丢尽了颜面。

一个又一个武姓族人,雄赳赳的出发,灰突突的回来,如今,满朝上下对武周子弟多是嘲讽之音。

就连皇祖母的失望之情,都快掩饰不住了……

这两年,庐陵王李显的几名公主都陆续接了回来,狄仁杰、张柬之等李唐老臣也开始复用,看来姑母心中的天平已经倾斜,可能要还政李唐了……

再这样下去,他们武周就真的无望了。

武承嗣不甘心,就算自己的身体不好,他还有几个儿子。

这些年的付出不能就这么白白浪费,好容易建立起来的武周帝国,不能就这么一代而亡,他要做最后一搏。

既然带兵打仗不行,联姻和亲总行吧?

如今武周帝国边患四起,陛下为此焦头烂额。

他的义女丹阳郡主,已经定下和亲吐蕃,如今若再有一个儿子应了突厥和亲之事,他岂不就是武周功劳最大的人了?

说来也巧,自古联姻都是公主出嫁,若是突厥还要公主,他倒是无计可施。但这一次,突厥偏偏要皇子娶亲,他武承嗣这么多儿子,也到了该他表现的时候了 。

而且,突厥求的是皇室子孙,如果陛下答应让自己儿子去和亲,那就等于承认这天下依旧是武周的江山,宣告他的孩子才是正宗的皇孙。

武承嗣觉得,这应该是上苍给他的最后一次机会,他必须要把握住。

至于儿子们的想法,他并不在意。

大丈夫娶妻,左不过娶一个女人进门而已,娶谁不是娶呢?

看到终于有人主动请缨,武则天颇感欣慰。

果然,还是她的承嗣最懂圣意。

“承嗣,你有此心意,朕深感欣慰。不过,延基身为武家长房长孙,他的婚事断不可仓促……”

“母亲,延基不行,还有别人啊!魏王既然有这番心意,府里这么多郡王,总有一个合适的……”

太平公主在一旁怂恿着。

既然魏王如此想要立功邀宠,她自然大力促成。

管他是谁,只要不是东宫的三郎,也不是她的林远就行了……

——

就在这时,旁边的园子里传来阵阵欢呼,众人扭头一看,原来是武家的几个少年正在一起蹴鞠。

要知道,除了马球,蹴鞠可是时下宫中最风行的运动了。

因为之前的鞠球是用熟牛皮做的,中间以填充毛发的方法制成实心球,球体较重又缺乏弹性,多用于配合军事训练,很少用于娱乐。

当年太宗喜爱蹴鞠,正是在他的带领下,人们才改良了蹴鞠的制法,使得更多的人们迷上了蹴鞠。

如今的鞠球,是将八片尖皮经过火燖、水鞣,使之柔软,缝成球形外壳、再将猪尿囊做内胆充气而成。

较与之前的实心蹴鞠,这种充气蹴鞠轻盈灵活,容易踢高,所以除了在地上带球、追逐之外,又多了空中技巧的展现。

而随着对抗性的减弱,女子蹴鞠也开始盛行起来……

如今,教坊司和皇宫内都有专业的蹴鞠艺人,郡王公主们对此也都十分喜爱,每年寒食节,还有蹴鞠的习俗……

原本这上林苑并非专门蹴鞠的场所,不过刚刚过去的寒食蹴鞠,孩子们明显还没有玩够。

眼下聚在一处,不知道谁拿来了一只鞠球,大家也就随意的闹了起来。

反正如今蹴鞠花样繁多,除了单球门和双球门外,还有打鞠、趯鞠、筑球鞠等不同形式,倒也不拘泥场地,随时都能玩。

眼下几个少年玩的正是“打鞠”,也叫“一人场”。

这种玩法更注重花式,不需球门,也不限定人数,一人或者多人各自独踢,轮流展示,用头、肩、背、胸、腹、臀、膝等身体部位支配球——谁踢的花样多,谁踢的最高,谁就赢得比赛。

只见武崇训、武延基、武延秀等几个少年轮番上场,玩的不亦乐乎……

看到这边的热闹,薛崇简也忍不住凑了上去,加入了进来。

不远处,只有东宫的几个郡王依旧离得远远的,只是冷眼旁观。

武则天眯着眼睛,朝这边远远的看着,突然心血来潮,有了主意。

“依我看,这群孩子谁能拔得头筹,谁就去和亲吧……”

武则天此话一出,梁王、魏王、皇嗣和太平公主都不约而同的看向了那边。

眼下,正轮到魏王次子武延秀。

只见他身姿轻盈,矫健灵敏,鞠球宛转而行,萦回来去,各种高难度动作信手拈来、流畅自然……

“好!这叫玉佛顶珠,这是叶底摘桃……”

“这个叫拐子双星,这个叫双肩背月…… ”

“快看,风摆荷、燕归巢!”

孩子们围在一旁, 一声连一声的叫好,发出一阵阵惊叹。

在人们的赞叹声中,武延秀越战越勇,使出浑身解数——拐、蹑、搭、蹬、捻,只见鞠球在他身上来回翻转,人球合一,看得人眼花缭乱……

因为鞠球久久不落,武延秀独领风骚,围观的孩子们也只有感叹的份儿……

毫无疑问,此番蹴鞠,得冠者是武延秀。

也好,身为魏王次子,武延秀和三郎差不多年纪,生的眉清目秀,开朗活泼,倒也不失武周帝胄的风范。

武则天笑了笑,看向了武承嗣。

“既如此……和亲突厥的人,就选延秀吧!”

“单凭姑母裁夺。”

就这样,一场即兴的蹴鞠比赛,选出了和亲突厥的人选——魏王次子武延秀。

而原本拟定的李三郎和薛林远,则幸运的躲过了一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