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宠妃:我在东宫陪三郎
作者:黄小邪写桃花 | 分类:古言 | 字数:210.6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372章 顺水推舟,天意民心
大局当前,何拘小节。
对狄仁杰而言,眼下最关键的是定下复兴李唐的大局,将武周势力彻底排出朝局之外。
对他来说,太子姓李最重要,至于这太子是哥俩中的哪一位,并不是特别重要。
毋庸置疑,不管太子是李旦还是李显,他们继位后都会废武复唐。
虽然李显能力不足,不是臣民心中理想的人选,但他是武皇属意的太子,这就足够了。
反正李显已经四十有余,怕是坐不了几天龙椅,就要册立太子。
而他的儿子李重润,风神俊朗,以孝友知名,当年刚出生就备受高宗喜爱,曾经被册立为皇太孙。
他日李显退位,李重润若能继位,也算正本清源,功德圆满……
所以,狄仁杰当机立断,索性来个顺水推舟,请求武皇召回庐陵王李显,以安天下人心。
看到国老终于明白了自己的心思,武则天颇感欣慰。
果然,狄仁杰有非常高明的政治智慧,更和她有君臣之间的高度默契——这也是她一向看重他的原因。
不过,太子一事,她还不太着急。
儿子即位,江山易主——想到这一天,她就感到不安与不甘。
所以,对这一天,她能拖就拖。
不过,武则天不急,百官们等不及了。
如今男宠势头正盛,武氏依旧不死心,未免夜长梦多,还是赶紧促成此事为好。
这一次,轮到吉顼出场了。
——
自从上次大胆谏言,一举把来俊臣送上了断头台——如今的吉顼,已经不是之前那个小小的明堂尉,而是在陛下面前也能说上话的人了。
在吉顼的心中,原本中意的太子也是皇嗣李旦,奈何圣意不合,他也只能屈意丛之。
和狄仁杰的想法一样,只要先还政李唐,其他的事,都可以缓缓图之。
不过,吉顼很有自知之明,他知道自己和狄仁杰这个国老没得比。
太子之位兹事体大,有些话狄仁杰可说,而他却没有资格说三道四……
所以,此番他不自己去进谏,而是找了援兵。
因为担心武皇身后事的人,绝不仅仅只有他们这些李唐老臣,还另有其人——那就是五郎和六郎。
吉顼把目光锁定张家这对兄弟,决定通过他们向武皇施加影响。
这两年,他和张氏兄弟打得火热,通过他们揣摩陛下的心态,也密切关注着政局的发展和演变。
和二张的相处中,吉顼深知他们二人的痛处。
张氏兄弟身为男宠,一无功业,二无品德,虽然如今在陛下的恩宠下,并不缺逢迎之徒对他们阿谀拍马,但二人心里也清楚,天下人对他们兄弟侧目切齿的多了去了……
如今,眼看群臣为了太子一事闹的闹的人心惶惶,而武氏并不得人心,他们也开始担心了起来……
当然,他们担心的不是政局,而是自身的命运。
对于二张的恐惧,吉顼看得清清楚楚。
趁着一次酒局,吉顼开口了。
“张公恩宠至盛,却无功业在身,你二人如不立功于天下,将来何以自保?”
六郎听后默然不语,五郎则虚心请教该如何行事。
吉顼一看,正中心意,不慌不忙的接着支招。
“陛下春秋已高,大业须有所付,但我看,武氏诸王非圣上所属意,你二人何不劝主上立庐陵王,以系苍生之望!如此,即可免祸,亦可以长保富贵。”
二张一听,豁然开朗。
对于陛下想要还政李唐的心思,日日陪伴在侧的二人自然有所觉察,只是并不清楚自己应该怎么做……
如今看来,若想保住日后的荣华富贵,就该趁此机会拥立庐陵王,借此捞取政治资本。
于是,张家兄弟依计而行,时不时的在武皇耳边吹起了风……
这枕边风吹的武则天有些意外,她料定这两个绣花枕头不可能有这种政治头脑,一定是那些大臣们教他们的。
想到武家的那些子侄们日日对这二人溜须拍马,牵马坠蹬,却也没能收买住人心,连他二人都知道拥立显儿,看来真是天意民心。
既如此,那就从了这天意民心吧!
就这样,在李武两家的天平两端徘徊了多年以后,武则天终于让帝国的未来有了一个明确的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