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且隋

作者:玄武季 | 分类:历史 | 字数:267.5万

第285章 丝绸之路话余波

书名:且隋 作者:玄武季 字数:4846 更新时间:2024-11-16 15:21:00

看看,大隋自立国以来的丝绸之路战略。

为什么先后发动三大战役五十一小战?

为什么不死不休地打得突厥东西分裂、内部纷争不断?

为什么打残突厥之后,还要消灭吐谷浑?

为什么长孙晟、裴矩等人,要持之以恒地行“远交近攻、离强合弱”之策?

为什么要在张掖、马邑两个互市的基础上,还要一年一度,在国都洛阳、大兴、边城张掖大搞“人傻钱多“的万国博览会?

……

其根本目的,就是要打破被粟特人严重控制的丝路各国内政、外交、贸易格局!

保护大隋的商路、财政和边境安全。

因为粟末人太贪婪了!

他们鼓动当政者,对过往商旅课以重税!

胡商,隋商,无一例外。

胡商畏于突厥之威,不敢怒不敢言。

隋商虽然敢怒也敢言,但没有强大的国家军力做背书,也只能认倒霉。

就这样,突厥独霸丝绸之路要道,多谋厚利,实力日雄,威胁周边。

这种形势,对统一后的大隋,自然是极为不利。

所以,任何一个统一的中原王朝,都得和突厥死磕!

高句丽,因为也占据着北丝绸之路的末端重要港口,也是一样的遭遇。

突厥,必须分裂,必须弱化;高句丽,必须打垮,必须臣服。

这,就是围绕丝绸之路的所有强大国家,一个无法改变的使命!

也是一个宿命!

大国战略之下,史蜀胡悉等的命运,也是注定的!

到达突厥境内的裴矩,利用马邑互市上一个大买卖的诱惑,将贪财的史蜀胡悉给灭了!

但事情,搞砸了!

人家都拔可汗根本不相信裴矩提交的证据,所谓史蜀胡悉有二心的证据!

史蜀胡悉死了,谁最得利?

早已被大隋压迫得喘不过气来的都拔可汗,闭着眼睛,心里想得明明白白!

于是,忍无可忍无须再忍的都拔,不管国内马匪叛乱、周边属国纷纷背离、大儿子封可汗得公主的糟心事,聚集兵马,来到边境大秀肌肉!

别不把撅把不当武器!

伴随着东突厥内部瘟疫的消退,突厥的实力,已经开始开始缓慢恢复。

这事,还多少与阿布和他的天神教的努力有关。

看看,也别把马奶酒不当干粮!

局面,就是这个局面,形势就是这个形势!

裴矩的失误,就是错判了都拔的决心,以及史蜀胡悉对于东突厥现实的意义!

史蜀胡悉,代表的不仅仅是他自己。

代表的,还是庞大的粟特商人集团、无数突厥贵族利益集团!

灭了一个史蜀胡悉,还会有无数个史蜀胡悉站出来!

长孙晟如果还在,他会像裴矩这样,鲁莽而简单地刺杀这样一个人吗?

!!!

整个北线吃紧。

云州郡、马邑郡、五原郡、楼烦郡、马邑郡、雁门郡、雕阴郡一线持续吃紧!

现在,能叫得出的一方将领大佬,也就是马邑郡的郡守王仁恭,以及刚刚赶到太原赴任的唐国公李渊。

而李渊,也是个半路出家的武官,他大半辈子都是以文臣身份出现在大隋官场。

而其他郡的郡守,大多都是上了年纪的文臣老吏。

但在这些郡的郡丞中、都尉中,倒是有几个能人。

如太原郡的王威、雁门郡的陈孝意、马邑郡的李靖、刘武周等人。

如果兵力足够,这些人一起,倒是可以与都拔的大军周旋一二,为朝廷调兵遣将赢得时间。

阿布在白鹭寺这边的工作任务,就是密切监视突厥大军的部署和动向。

当然,同时监视前线各郡军政两道人员有无异常举动,也是份内之事。

随着朝廷从内地调集的大军到位,突厥和大隋对峙的局面基本成形。

突厥人已经少了先前蠢蠢欲动的挑衅之举。

但是,却一直没有退兵,大有常驻边境的架势。

李渊到达太原后,开始显示出他精于内政的本事。

他利用自己名号响、人头熟、擅于团结人笼络人的特点,很快就将原先比较松散、各自为政的太原、河东各郡捏合在一起,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备战、沟通、抚民运动。

作为抚慰大使,他先派出使者,与都拔积极沟通。

同时,为了创造稳定的抗敌环境,他敦促各郡联合剿匪,安抚民众。

各地郡兵,被李渊组建成三大军事联军,采取抓大放小、先难后易的策略,对各处乱匪进行了联合剿杀。

内候官的秘谍四处出动,为剿抚大军提供了大量的情报支持。

太原、河东境内的匪情,顿时为之一变,迅速变的稳定安静不少!

李渊、王仁恭、杨子灿等人,联名上奏,请求开仓赈济,舒缓民情。

突厥和大隋边境局势,既未变好,也没有持续恶化。

僵持,对峙!

未几天,诏下。

准!

阿布将训练骁果新军的担子,交给了沈光和王辨。

第285章 丝绸之路话余波

他自己,则带着卫队和白鹭寺的手下们,穿行于马邑郡、雁门郡、楼烦郡、云州郡、太原郡一带的边防线。

最远的,就是直接到达了帝国最北的边郡,五原郡和云州郡。

云州郡,就是后来的定襄郡,有一个阿布前世非常熟悉的地方,丰州。

丰州,在阿布的前世,叫呼和浩特。

虽然已经距离突厥人的兵锋近在咫尺,但胆儿肥的阿布,竟然面不改色、大摇大摆地在丰州城内外四处游逛。

可是山河变幻,哪有一点记忆中的样子?

倒是远远的阴山和近处的大斤山,让他有点前世依稀的印象。

唏嘘不已,阿布仰天叹息!

这让随行的侍卫和人员,不由紧张万分,也大感不解。

转眼之间,五个多月过去。

来的时候,正是五六月份的初夏时节,现在都已经进入冬季了。

十一月份的塞北地区,受铁勒草原上强硬的寒流入侵,冷得可不是一般。

东北是冷,但是在黑土地周围,都是高山峻岭,自然能阻挡大部分从西伯利亚吹来的劲风,气候要相对潮湿温暖许多。

不像塞北地区,当寒流吹来的时候,会直接扑在太原盆地周围的高原上面,无遮无拦,简直能杀死人。

这时候,无论是突厥人、还是大隋人,一般都是不能轻易出兵的。

否则,非战斗性折损太大了!

所以,对峙的双方,在这个时节,都会自觉不自觉地收缩防线。

大部队,都收拢在避风的山窝营地里猫冬。

阿布是个特殊的!

他下令,新组建的骁果军三万人,必须进行抗冻训练。

于是,在寒风中,在冰天雪地中,在蜿蜒千里的长城之上,总会看见一队队穿着单薄的汉子,在那里穿行。

“杨阎王”,这便是左右两军的军兵们,对特使编练大臣杨子灿起的绰号。

但不管怎样艰苦,这些全部来自农民的军队,表现出了非常良好的服从性和忍受力。

这,或许就是从刚开始脱胎于乱匪、几无贵族子弟搅合其中的好处吧!

十万经过初等残酷厮杀后活下来的俘虏,从中挑出最合适的三万人,总算是一支体格健康、出身良家、精挑细选的战兵种子。

至少,从阿布的角度看,这些军士还算让人满意。

所以他自己在上面花费的精力不算少,特别是动用权力和关系,在武器装备、后勤供应、粮饷保障等上面,足衣足食。

这支军队,既是广皇帝的首支皇家雇佣军,又何尝不是阿布自己在中原关键时刻的保命力量?

强悍,坚毅,荣誉,节操,柔韧!

阿布通过已经渗透到方方面面的重影力量,将骁果军打造成一支这个时代大隋从来不会出现的军队。

骁果军中出现的一些职位和活动,大部分都是照搬与重影军。

如巫医曹制度,在这里变成了功医曹参事制度;内勤考核制度直接照搬;饷银直接和隋通钱柜合作设立个人账户;由基层军兵自己推举伙长代表军兵言事……

至于骁果军们,最关心的家事和探亲事宜,阿布则有所保留。

这个事情,于这个时代是无解的!

饷银可以通过遍布大隋的隋通钱柜,发给他们家人。

但是这像其他府兵一样,按期回家的事,这可不是阿布自己能决定的。

除非,战争结束,或者这世间已经和平!

但这,可能吗?

在叛乱四起的年代,你不要说探亲,就是走在路上都有可能被劫持!

然后,又不知道在哪里,去再一次当了乱匪!

什么保甲连坐,想多了!

还好,至少现在,这一批骁果军的老家,还都是在这朔州总管府的广大地盘上。

军心,尚稳!

以后呢?

阿布自己也没有底。

骁果军不像自己的重影军,绝大部分兵源都来自已经定居粟末地各郡的本地人、移民。

无家、无田、无产者,非常之少。

现在的骁果军,他们家里的情况,虽然都有详细的户籍信息,但这些地方的局势变化,阿布根本无法控制。

一旦这些地方发生不可知的变化,如被叛乱势力占领、被突厥军队占领……

真说不清楚,临战之时,会发生什么!

走一步算一步吧!

至少目前无解,除非……

五个多月的时间,也是阿布熟悉大隋朔方前线的一个大好时机。

利用这段时间,他几乎走遍了所有与突厥接壤的郡、州、县。

每一个防御要隘,都留下了他和自己的卫队、随从的身影。

里面,当然有大量顶着侍卫幌子的搜影人员。

兵力布置,边关修缮,地形地貌,武将水平,士气斗志……

全都成了粟末地军事资料库里的宝贵财富!

一张张精确到偏僻小道、沟岔的军事地图,很快就被粟末地制图部门做了出来,制版印刷……

现在,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大隋兵部右侍郎杨子灿,是大隋用脚丈量过北部边防最长的高级官员。

没有之一!

作为一名职业顶尖外勤间谍,阿布现在闭上眼睛,随便选一个边防要点,就可以像卫星遥测系统一样,调出那个地方的军事参数。

假设,当所有人被围困,那阿布绝对是那一个最能够轻松脱逃的人!

呵呵,做外勤的间谍,最喜欢给自己留后路。

多备几手!

没有人知道,外勤间谍们会有多少种方法脱离和进入目标地!

获取全功,全身而退。

这,就是他们的信条!

除非,死神已经拥抱与他,就像阿布穿越前的那一刻……

十一月底,初步整训完毕?

骁果军,在杨子灿的率领下,直下太原,西河、上党、长平、河内,然后经偃师抵达东都。

骁果军入驻东都城外大营,阿布、沈光、王辨等入宫。

第三日,广皇帝难得地冒着大雪,前往城外伊阙大营阅军耀武。

天色阴沉,雪花犹如一朵朵漫天飞舞的烟花,布满这个世界。

东都城伊阙大营,旌旗招展,军鼓雷动。

三万铠甲锃亮的骁果军,呼声震天。

“大隋威武!”

……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

“忠诚勇武,骁果无敌!”

……

孟秋阅戎具,仲冬教战法!

这时候的阅军,沿袭魏晋遗风,演武,列阵,校战,骑射,对抗。

显然,阿布的这六个月可不是浪费的。

虽然他自己常不在营中,但对于整训的要求,可是明明白白的交代给沈光和王辨二人。

最重要的是,阿布自幼从军,非常熟悉军队里的各项情况,制定的考核指标就连老将王辨也佩服不已。

“这是个懂行的,还是个不是一味死练死训的家伙!”

王辨如是评价阿布。

骁果军的这些军将,都是一个一个,阿布亲自挑选抽掉而来的名单,再被皇帝勾选后确定的人。

他们的能力、心性等方面,都可谓是一时之选。

编练整训的效果,相当不错。

军演,很有模样!!!

六个月的骁果卫,让广皇帝很满意!

不要以为广皇帝不知兵。

他可是从十几岁就开始带兵的王子将军,打过大仗!

算是历史上少见的知兵皇帝。

高手一出手,就知有没有!

以募兵形式出现的骁果军,果然不同凡响。

由于是完全脱离农事的职业兵,所以训练程度高,作战积极性也要远比府兵强烈的多。

无他,唯特殊的军功、军饷、军备制度。

唯一的缺点,就是有点贵!

但现在的广皇帝,最不差的,是钱和粮!

假以时日,骁果卫可堪一用!

难得有好心情的广皇帝,重赏三军,为新创骁果卫的成军夸功。

但是,做为既有十六卫之外的一支新军,这大统领,还是需要一个的。

可皇帝想来想去,实在是很难找到合适的可靠人,当这支近卫军的大将军。

因为,没有一个大将愿意干!

募兵,既新鲜,又……

有好几个将领,竟然想办法调出去了!

骁果卫,只能是骁果卫,不是十六卫!

十六卫,很排外!

骁果卫,永远不属于十六卫!

这是府兵和募兵的区别,之间自有一道天然的鸿沟存在!

在阿布前世的历史上,骁果卫就是一支没娘的孩子。

只有广皇帝这个爹!

在那个历史上不知为何,广皇帝一直没有给骁果卫配备一名能上下沟通、统一管理的大将军。

最后,战力强悍的新型雇佣军骁果卫,只能落得哗变、兵解的悲惨下场。

皇帝这个职位,毕竟距离实际的军队太远!

控制军队,可不仅仅只靠奖赏和圣旨就可!

这一世的骁果卫,还能逃脱它固有的历史宿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