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传:我穿越成了安陵容
作者:爱吃糖的小兔 | 分类:古言 | 字数:48.7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177章 甄远道安比槐齐升官,两家夫人进宫探望
年家的事情了结得差不多了,甄嬛成了大赢家,父亲甄远道升为从一品吏部尚书,兼管都察院左都御史。
甄嬛进宫时,甄远道还是正四品的大理寺少卿,几年过去,就成了晋升成天官的吏部尚书,文官之首,他掌管全国文武官吏考核赏罚,可以说是一步登天!
满朝文武无不羡慕。
皇帝给甄嬛提及此事时,甄嬛却是赶紧推拒:“皇上用心良苦,臣妾怕父亲年迈,无法担此重任。”
泼天的富贵突如其来,这还只是甄父的,后面还有自己的,甄嬛觉得自己都快接不住了,以父亲年迈精力不足推拒。
皇帝却坚持道:“你父亲虽然年迈,但是有你的聪慧在朕的身边,对朕也是个安慰。所以这个官职是朕奖励他,也是嘉奖你。”
朕从来都是赏罚分明的。
再推拒,就是不识好歹,践踏对方心意了,甄嬛只得跟皇帝道谢。
荣华富贵位高权重非甄嬛所求,一开始她只想要全家平安健康幸福。
哪曾想,一入宫门,身不由己,自己被迫成长,被时事裹挟着前进,兜兜转转,自己也学会了步步算计。
好在,到目前为止,一切进展顺利,仇报了,位份升了,地位也稳了,还得到了皇帝的心。
更让自己开心的是,皇帝又允了母亲来探望自己。
而安陵容这边,靠着她提前谋划布局,也让安家有了不小的收获。
安比槐这几年政绩不错,特别是在农业和疫苗接种的推广,他出任大兴县令这几年,当地的GDP听说都翻了一倍,这次从正六品的县令,一举升迁为正四品的顺天府丞。
升迁的原因主要还是在年羹尧一事上吃到了红利。
顺天府指的就是现在的首都,也是明永乐帝朱棣未登基前的封地(当时还叫北平府),后朱棣继位将明朝都城由金陵搬到了北平府,朱棣是靠靖难之役获得的皇位,因此为了表明自己的皇位是顺应天意的,特意将北平府改名为顺天府。
顺天府尹就是负责顺天府治安和政务的最高行政长官,相当于现在的首都市委书记、市长,安比槐升任的顺天府尹,相当于现在的首都市副市长。
自安陵容进宫,也差不多将将五年的时间,安比槐从七品松阳知县到现今的顺天府丞,升官的速度跟坐火箭差不多。
要知道多少人一辈子也就老死在县令的位置上,任期满了只能各种平调。
安比槐的官位,是皇帝自己提出的,安陵容犹豫过,是否要让安比槐远离实权,比如去做一个四品典仪的闲职,也就是历史上钮祜禄太后之父,钮祜禄淩柱做过的那个官。
但想想还是算了,安家只是汉军旗,典仪的职责是在典礼仪式上充当工作人员,协助引导王公贵族完成礼仪活动,地位不高,难免被人瞧不上。
再有就是,安陵容发现有了刘叔和刘叔东家老爷的辅佐,安比槐做事比以前靠谱多了。
权力是最好的保养品,为了升官,为了让家族更繁荣,安比槐这几年卯足了劲头做事。
女儿安陵容现在在宫里过得不错,年纪轻轻已经忝居妃位,外孙是下一任皇帝有力的竞争者。
至于女色啥的,跟这些相比,不值一提。
前年还给安陵容又添了一个弟弟呢。
前途光明灿烂,小小的享受放纵哪里吸引得了安比槐,他现在追求的是高级的快乐。
万一踏进了诡计多端的政敌的圈套,就是给以后的皇帝外孙招黑,这是女儿亲自嘱咐自己的,在外办事应酬要格外小心谨慎。
总有刁民想害本县令。
时时谨慎做事,总归是不错的。
当上了顺天府尹,安弟弟也能接受到更好的教育。
另外,安陵容的娘林秀,也能进宫来看自己了。
说起来,安陵容可以在晚上找机会溜回家,但毕竟是偷摸着进行的,自己家人能有机会正大光明进来,那是再好不过了。
弘煜上次见外婆时还是个小婴儿呢。
这几年时间,安家不像初来京城时那么经济紧张,靠安陵容提供经济支持来维持体面。
刘婶是理财的一把好手,这几年安陵容持续托人带出宫给家里的财务,已经被刘婶妙手运作,钱生钱,收益翻了几倍。
光大兴县就有好几个田庄,还在京城里买了好几所房子和商铺。
这次安母林秀进宫,也没人再敢像上次那样,在背地里说闲话
甄嬛之母进宫,虽然极尽低调,但还是派头十足,毕竟是从一品高官的夫人,进宫的仪仗待遇都是顶格的。
皇帝为了显示对重臣和宠妃的看重,也不允许接待规格搞得寒酸,不然让外人看见,以为皇帝苛待有功之臣呢,该有的体面都不给。
再加上皇后有意在皇帝面前表现夫妻同心,自己这个贤内助的贤惠。
只是这次甄嬛只母亲进宫,没有带玉娆,说辞是玉娆和别的小姐相约赏雪。
其实妃嫔的家人进宫,是很困难的,这次主要是甄母不想带玉娆,小女儿十岁出头,已经从那张脸上窥见未来的绝世姿容。
而丈夫现在位极人臣,保不齐有那心思不纯的王公贵族,想跟玉娆栓婚,自家就亏大了。
甚至如果皇上瞧见了,以后打算来一段娥皇女英的佳话……
或者玉娆见了宫里姐姐的富贵,迷花了眼,起了心思……
甄嬛母亲一生就只得两个女儿,其中一个入了深似海的宫门,另一个怎么的也得留在京城,嫁得近些,以便时常有相见的机会,甚至,坐产招婿也不是不能考虑的。
所以,看丈夫在扳倒年羹尧一事上立功升官了,估摸着自己又能有机会进宫见女儿,这段时间总是把女儿往外面支开。
一边和大女儿甄嬛请安打招呼,一边思索着。
虽然现在已是深秋,碎玉轩里却温暖如春,各色精致的摆件,女儿身上价值不菲裁剪得益的流光锦衣裳,满屋的花香萦鼻,这一切,无不彰显着宠妃该有的奢华。
“好香啊,什么花?”甄母不由惊叹道。
流朱喜气盈盈的介绍道:“是宝珠山茶,除了皇后宫里的,都在这儿了。”
面对甄嬛询问玉娆去向,甄母口风很紧,一丝一毫不敢透露是自己的安排,就怕大女儿对妹妹滋生敌意。
甄嬛却持反对意见:“母亲,我是这样想的,官场上的事情,女孩子家还是少沾染才好。父亲在前朝得皇上器重,也要避免树大招风,如今年氏一族销声匿迹,而我甄家却倍沐皇恩,还望父亲更加谨言慎行。”
自家父亲刚升了官,玉娆又忙着和权贵家的小姐交际,显得太打眼了。
甄母赶紧解释:“年氏一族是前车之鉴,你父亲也常说要戒之慎之,其实你也知道你父亲,闲时不过爱买些古籍赏玩,我看再谨慎也没有了。”
甄嬛舒了口气,又说起另一件事,浣碧已到了嫁龄,请甄母帮忙转告父亲,方便时在朝中择一位品行容貌端正之人,自己要收浣碧为义妹,风风光光地把她嫁出去。
收浣碧为义妹,相当于帮她抬了身份,浣碧母亲的牌位也能入甄家了,让父亲帮着挑一位官家女婿,也算是了却了甄远道作为父亲,对浣碧的心意。
甄母虽然心有不快,但想到浣碧一直伺候得力,也就顺口答应了,又听女儿吩咐自己帮流朱留意,道:“浣碧和流朱都是跟娘娘一起长大的,自然是好事成双。”
意思是,就是女儿愿意抬举浣碧的身份,在自己心里,浣碧和流朱一样,就是伺候女儿的丫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