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居一品
作者:笙歌独欢 | 分类: | 字数:132.2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182章 疑问
定国公见太夫人没有说话的意思,只好接着讲下去,
“江皇后温良贤德,九公主的事发生之后,她深感自责。十二皇子的惊惧之症略有好转,娘娘便将后宫诸事交给了陈贤妃,一心一意教导十二皇子,事无巨细,再也不准高氏接近。”
定元六年,江皇后求先帝指了刚刚外任回京、秉性纯善的宁家五子单独教授十二皇子。
十年时间倏忽而过,十二皇子已彻底摆脱旧事阴影,仁慈温厚,连只蚂蚁也舍不得踩死,在朝中的口碑也越来越好。
除了其余皇子的朋党和一两个刚直的老臣,再也无人提起九公主之事。日复一日,连先帝也对这个儿子改观了。
九公主的生母也早因屡次陷害与毒害高氏被打入冷宫,母女俩就此被大多数人遗忘。
善忘是人的本性,死的又不是自家女儿,连人家亲爹都不介意了,旁人再惦记有意思么?
高家一系却凭借先帝对高氏的宠爱,一步一步爬了上去。
定国公望向夏礼青,“你可觉出了什么?”
夏礼青明白他的考校之意,沉思片刻反问道,“先帝驾崩之前,高家位居何职?”
定国公目露赞许,“定元十八年,高氏之父入阁。”
夏礼青若有所思,定国公又转向苏惟生。
这个问题苏惟生根本不用费心想,
“江皇后再仁德,有养育十二皇子二十余载的情分在先,也会更希望他当皇帝。想必江家与宁家也是一样,还有一个高家。有这几家联络朝臣,又勉强占了个‘嫡’字,其余皇子怕是难以招架。”
至于定国公所说的,江皇后不许高氏再见十二皇子之事,他并未放在心上。
高氏当年既然如此得宠,想避开江皇后见见儿子还不容易么?况且有了十二皇子这个共同利益在,两人怕是早就握手言和了。
“敢问国公爷,当今皇后是否出自将门?”
这个不必定国公回答,夏礼青正色道,“当今皇后姓宋,出自武安侯府。其父武安侯是……上一任五军都督府中军都督。”
因淳于家之事,先定国公失去了对五军都督府的掌控权。
定元十年,先帝撤掉先定国公,一番角逐之后,中军都督之位被有江、高、宁三家支持的武安侯收入囊中。
而在那之前,武安侯的嫡长女宋氏已被先帝指婚给了十二皇子萧延思。
定国公看了一眼太夫人,“父亲说,先帝那会儿不甚在意,想必是觉得事情不会脱离自己的控制。只是没想到,十一年后他会一病不起,就此对朝政失去掌控。皇后与贵妃高氏一联手,后宫也已落入她们的手中。”
而当时的高阁老又与顾家、卫国公府联姻,宁家娶了先帝亲叔安王之孙女。文臣武将、前朝后宫、再加上一个德高望重的皇家长辈,一时锐不可当。
当时掌管禁军的扬威侯说是只效忠圣上,却不知何故,为长子娶了怀恩公高家的女儿为世子夫人。整个京城内部的兵权,已尽皆握在十二皇子、或者高家的手中。
定国公府元气未复,纵然暗中支持了某位皇子,力量也太过微薄,无力回天。
苏惟生道,“其他皇子难道肯就此罢休?”那可是皇位!
夏礼青结合早年在宫中听过的传言,思忖着道,“先帝不想皇子们手足相残,便在驾崩的前一年分封了呼声最高的另外两位皇子,二皇子西王,四皇子辽王,命令他们即刻就藩,非诏不得入京。”也就是说,一离开封地,就是抗旨。
边关将领,也多因武音关守将之故对立储之事讳莫如深,保持中立。
定国公点头,又看了太夫人一眼,“多亏先帝英明,才没让京城血流成河。”
太夫人漠然道,“看我做什么?我再怨先帝,也不得不承认,他比如今龙椅上那位强得多。”
至少先帝敢直面自己犯下的错误,并冒着被天下人耻笑的风险下旨重审军粮之案。
而且,在栖霞庵那十几年,宁国大长公主带两个孩子来了那么多次,先帝当真一无所知吗?
那位原本对外杀伐果断、对内和蔼可亲的长辈,是不是也在后悔杀尽了亦兄亦友的淳于锋全家?
即便故事只听了一小部分,苏正德也难以消化。若不是定国公父子与自家儿子思虑周全,尽力隐瞒身份,等待他们的怕是……而在太夫人略过不提的那十七年里,她自己又是如何费尽心血、饱受煎熬?
苏惟生见状忙道,“太夫人,晚辈还有几个问题。”
“你说。”
“忠毅公夫人交代锦绣姑娘投奔的那位远亲,是何人?”
太夫人有些意外,她以为苏惟生父子更好奇的会是公主为何如此不遗余力地帮她。
“这个问题不必再问,”定国公道,“知道了对你并无半分益处。”
苏惟生下意识点头,云嬷嬷知道锦绣与淳于容的去处,淳于家平反之后,太夫人第一时间就派人去找了,到地方却没见着人,这……
那么,那户人家不是早早搬走,就是被定国公府处理掉了。看定国公的态度,应该是后者。
夏礼青笑道,“下一个问题,是关于公主?”
苏惟生点头。
这位宁国大长公主在淳于家倾覆之时四处奔走,帮忙保住了唯一的血脉,听说连翻案之事也有她的参与。
如此倾囊相助,到底是为什么?总不能就因为跟少时的太夫人有交情吧?会不会有另外的图谋?
苏惟生倒不是为定国公府担心,主要是吧,万一这群人信任这位公主到了连他爹的身世也能和盘托出的地步,他们一家又该如何?
时移世易,宁国大长公主还会像当初一样义无反顾地站在太夫人这一边吗?毕竟如今坐在那把椅子上的,是高太后的亲生儿子!
届时,一旦这位公主稍微在高太后面前漏个口风,等待他们一家的会是什么?
太夫人望向窗外,“你年纪轻轻便如此谨慎,也是淳于家的福气。不过公主帮我,只因重情而已。几十年前风雨飘摇之时,我身上又有什么可图谋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