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官居一品

作者:笙歌独欢 | 分类: | 字数:132.2万

第272章 送人情

书名:官居一品 作者:笙歌独欢 字数:2340 更新时间:2024-11-06 02:57:10

苏惟生?

于司业放下心来,定了定神开口答道,“回陛下,苏惟生入学以来十分刻苦,每日除了上课就是在藏书楼里看书。”

想到方才斋夫的禀报,他又道,“今日他们几个又去了藏书楼。说实话,微臣做官这么多年,还是头一次见到这么勤奋的学生。听说他们已经把博阳府学的书都看完了,还立志要在回乡前把太学藏书楼的书都扫一遍。”

太学的书不能外借,举子们在中进士之后就不算太学的人了,若非公事,也不能随意进出藏书楼,所以苏惟生等人才会如此争分夺秒。

“哦?”熙和帝沉吟片刻,“整个藏书楼的书么?”

“回陛下,是的,”于司业道,“苏惟生有过目不忘之能,看过的书几乎都记得。或许正因如此,他的眼界与思维远超一般年轻人,写的文章中也有许多真知灼见,叫人叹为观止。”

熙和帝问,“他是你顶头上司的侄子……平日……苏卿就没请你们关照关照?”

于司业愣了一下,“不曾。苏大人从未提过只言片语。而且,苏惟生与苏茂谦进学这么久,苏大人一次也没来看过。”

他顿了顿,“想来是早知这几人十分自觉,根本不需要鞭策。”

熙和帝想到苏正良一贯的禀性,也不由得放下了疑虑——倘真有那本事提前获知考题,苏正良自己的儿孙中又岂会只出了一个二榜进士?

何况范、潘二人与苏家从无来往,看来的确是他想多了。

于司业见熙和帝不说话,便大着胆子把苏惟生的才学和文章里流露出来的见识夸了又夸。

一看熙和帝似乎起了兴致,他索性把记得的文章片段都背了一遍。

说起苏惟生,于司业也是感慨万千。

当初他受潘士连误导,还曾在入学考试时为难过他,最后还是苏惟生凭着自身实力让他摒除了成见。

正是因为那两篇文章,苏惟生入学后,于司业也没少关注他,时常让人把他的文章拿过来看。

但见到他的文章后,于司业反而哭笑不得,实在是,这收敛锋芒的方式也太别具一格了些。

——并不是故意写得不好,他的每一篇文章拿出来都是绝世好文,现成的范文之选。

但是吧,起初为了刻意低调,遇上喜欢辞藻华丽、文采斐然的夫子,他就把文章写得平实朴拙;遇上喜欢平实风格的夫子,他就把文章写得特别华丽。

因此在太学时,他的文章得分虽高,却绝对不会被夫子当成范文讲解。照于司业说,这也算是一种奢华的低调了。

所以于司业能记住苏惟生那么多文章,并不是他记忆有多好,而是那些片段实在精彩绝伦,让人难以忘却。

而苏惟生在学里收敛锋芒的举动,更是让他对此子的心性多了几分赞赏——

这是一个真正的聪明人,目光长远,时时刻刻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如果这个做法并非苏正良指点,而是他自己想出来的,那么此子的成就必定不可限量。

既然如此,以苏惟生的聪慧,在入学考试时又如何能看不出来自己的恶意?于司业悔不当初,所以后来在太学才会殷殷关切。

于司业想,如今有机会卖个人情给苏惟生,他自然要不遗余力。这是他在熙和帝问起苏惟生时就决定的。

但在太学暂敛锋芒这一行为是不能拿到明面上说的,否则不光苏惟生不会高兴,还会同时得罪那些在国子监肆意妄为的权贵子弟。

没办法,他只能在文章才学这方面死命夸了。

熙和帝明显龙颜大悦,听完似是又想起了什么,“你方才说他们几个?是与苏惟生交好的人么?除了岳西池还有谁?”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熙和帝眼下对苏惟生的印象好得不行,连带着对他身边的人也起了兴趣。

“回陛下,还有何轩、苏茂谦和曹承沛。”于司业答道,“这三人籍贯都是南陵郡平宁县。微臣听说,何轩是上上一任国子监祭酒杜大人的关门弟子,也是大理寺卿杜大人的小师弟。苏茂谦是苏正良大人的侄孙,曹承沛是苏惟生的表哥,南陵郡杭参政的弟子兼未来女婿。”

杭参政?不就是……扬威侯府的老三?熙和帝思索片刻,“原来是那小子的学生!杭淼性情虽桀骜,才学却是不必说的,当年也是风靡一时的世家子。”

于司业不明所以,只能点头称是。

不过今日他夸赞苏惟生的做法明显取悦了熙和帝,熙和帝让冯公公赏了一套文房四宝,才让他退了下去。

于司业在御前对答得十分轻松,等上了马车伸手一摸,才发现后背全是冷汗。

但他还是轻轻舒了一口气,心道今日的表现还不错。

苏惟生只凭殿试上的一篇文章就引起了皇帝的注意,又即将踏入官场,于司业相信,以他的大智慧、以他的深谋远虑,一定用不了多久就会得到皇帝重用,而不是籍籍无名地熬上许多年才能出头。

有今日自己的这番赞许在前,苏惟生即便对自己没有太多感激,也不会在得势后为难自家后辈。

他总算可以放心了。

于司业离开后,熙和帝便吩咐冯公公,“看看何轩等人是不是都上了榜,排在第几名。”

冯公公立刻把会试名单拿出来重新浏览了一遍。

熙和帝一看几人名次都不错,一时兴起,又让冯公公把他们的试卷都拿了上来。

何轩几个与苏惟生相交多年,受他的影响比较深,写出来的文章即便不如苏惟生和岳西池的那般出彩,也有自己独特的见解。

熙和帝放下最后一名曹承沛的试卷,最角泛起一丝满意的笑容。

岳西池是宁太傅的孙子,自己人。何轩、苏茂谦和曹承沛也都是真正的寒门出身。后者虽有杭参政这个老师,但杭参政一向与其父兄不合,受到扬威侯府的影响也有限。

所以……

这几个年轻人,都可以作为优秀的年轻官员加以培养。

熙和帝相信,假以时日,这些人一定能代替那些充满陈腐气息还不愿放权的老头子,同他、同他最疼爱的儿子一起,打造一个太平盛世。

只是……熙和帝在赵怀瑾和苏惟生的名字上停了停,一时有些拿不定主意。

这时外头的太监做了个手势,冯公公看了一眼滴漏,上前禀道,“皇上,该用膳了。”

熙和帝这才发现一个下午已经过去了,他想了想,吩咐冯公公的徒弟小春子,“去慈寿宫说一声,朕过去用膳。”

待小春子一溜烟儿跑出去,熙和帝才缓缓起身,坐上辇车慢悠悠朝慈寿宫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