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居一品
作者:笙歌独欢 | 分类: | 字数:132.2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486章 茶
苏惟生来得很快。
滇池王一看他精神抖擞的模样倒是笑了起来,“看来苏大人很适应花城的冬天啊!”
苏惟生行了礼脱下外裳,“江南的冬天湿冷得要命,京城的大雪能把人鼻子冻掉,还是花城好,不用裹成个球,轻快!”
羽先生目中闪过一丝怀念,“老夫年轻时曾去过京城,一出门仿佛都要冻到骨子里去,从此……再也不想去第二回了。”
滇池王哈哈一笑,心里倒是松快了几分。很快他就提起了正事,朝廷的决定没什么好隐瞒的,往后要怎么做才是大问题。
苏惟生听完也皱起了眉头,从大魏的角度来看,皇帝这一招的确有些昏头,万一木那的象兵再次袭来,滇池军在粮饷不足的情况下与之对战,后果可以想见。
真到了那个地步,说一声误国误民都不为过。
但从朝廷的角度来看,又何尝不是对滇池军的一种节制?
不过苏惟生也没多意外,这个结果,他不是早就想到了吗?
苏惟生来前就猜到了滇池王请自己过来的原因,他抬头看向两人,试探着问,
“王爷可是想从花城入手,将这些粮饷赚回来?”
滇池王坦言道,“今年的粮草还算丰盛,之前也有一部分积存,倒是能支撑一段时间。只是朝廷不给滇池军粮饷一旦成为惯例,长此以往,花城必定不堪重负。”
换成江南那等富庶之地,养一支军队当然不在话下,但这里是滇池,百姓连吃饱穿暖都难以保证的滇池。
苏惟生心念一转,“赚银子倒是不难,问题是赚了之后会不会引起朝廷的反弹,会不会伤害到花城的黎民百姓。”
最直接的法子就是强征税收,但这样一来滇池王府的名声必然保不住,花城百姓也会民不聊生。
滇池王闻言立即朝苏惟生看去,带着几分热切和期待,“这么说,苏大人是有既不劳民伤财、又能赚钱的法子了?”
苏惟生笑了笑,他知道即将外放滇池时虽然也有过彷徨,但该做的准备工作一样没落。
刚到花城那会儿投鼠忌器,季节也不对,那些法子就无法用。
可现在想想,原本就是针对花城想出来的致富之道,就算藏着掖着拿到别处,也是白费功夫。
何况如今滇池王摆明了会支持到底,那为何不试一试呢?只是……
他意有所指地问了一句,“王爷,若是花城富裕起来,朝廷可会忌惮?”
滇池王冷笑道,“文书上都写了一切由本王自理,既如此,本王要做什么他们也管不着。”
皇帝若执意要干涉,就只有想办法让他彻底闭嘴了!
苏惟生不着痕迹地看了一眼滇池王,将早已备好的几本册子拿出来,一一摆在滇池王的书案上。
滇池王和羽先生依次看过去,只觉得心跳越来越快,尤其是羽先生,他猛地抬起头,
“且不说开关通商、重启西南丝绸之路,这两样都得放在后头,有没有把握暂且不提。可茶树本地不是没人种植,又有江南名茶在前,真能让花城赚到银子?”
苏惟生指了指桌上的茶盏,“王爷和先生以为,这茶滋味如何?”
滇池王是真的穷,顾渚紫竹、西湖龙井等贡茶少得可怜,还是春城的官员和路过的商队送的,让他自己买?不好意思,买不起,皇帝也不可能赏给他。
因此大多时候,他喝的都是滇池本地的茶叶,那些商贾豪族送来的,都被他让给女眷和儿子们了。
比如眼前这茶碗里浅绿色的茶叶,就是滇池产的绿玉银毫。
羽先生不明所以,“这茶虽然比不得贡茶,在滇池却已算是上等好茶,滋味自然不错。”
说完还轻轻抿了一口,一副“茶味人生细品悟”的模样,看上去十分陶醉。
苏惟生非常无语,他喝外头的茶是真的喝不惯。
为什么呢?因为这茶虽是好茶,却是用茶叶自然泡出来的,与家中的茶相比,香味不显,滋味苦中带涩,鲜爽度也不够。
而他自己家里的茶,跟寻常的茶不一样。
众所周知,前朝喜点茶,宫里的贡茶都是饼茶。饼茶的工艺繁复,还需在里头加许多香料,价钱昂贵,喝的是用竹筅将茶末打出泡来的茶汤。
到了本朝,则渐渐发展到以散茶为主。不过这散茶也就是在晒干的茶叶里加点香料啥的,说起来,比之古时的茶味道已不知好了多少。
但苏惟生犹觉得不够,因为几年前在博阳府的宁老爷子家,他就喝到过更好的茶。
那茶,是炒出来的。
据宁老爷子讲,那炒茶方子是太祖见宁太公爱喝茶,不知从哪里特地寻摸来送给宁家的。
宁太公视若珍宝,把方子捂得死死的。不过捂得再死,在他去世之后,那方子还是落在了下一代的手上。
宁家的茶是京中出了名的好,香气浓郁,醇香可口,多少人花重金向宁家求,宁家都不肯卖。
方子是太祖找来的,皇室本来也应该有,可耐不住太祖他老人家爱酒不爱茶,将方子送给宁太公后就不管了,先帝对吃的喝的也没啥特别的要求,所以……
后来还是宁太公的前面几个儿子去世之后,宁老爷子做主,将方子送给了熙和帝,熙和帝才能喝上炒制过的好茶。
熙和帝还算厚道,也没把这方子外传,只命信任的人炒制过后自己饮用,偶尔会赏赐一些制好的茶给朝廷重臣。
去年向皇帝献策之后,宁老爷子觉得苏惟生辛辛苦苦出了主意却没得到应有的封赏,又知道他爱喝茶,就将那方子给了他,算是哄他高兴的。
苏正德对这些东西比较感兴趣,试着炒制了几回,又跟苏惟生商量着把那方子改良过好几次。
得知外放的事之后,苏惟生翻查了不少翰林院和户部的卷宗,还找皇帝借阅了宫里藏书阁的古籍农书、以及滇池的地方志,最后得出一个结论——滇池的低山区和半山区都适合种茶。
苏惟生就找宁老爷子商量去了,宁老爷子也没反对,说“那方子本就是你父子二人改良的,如果能改善滇池的现状自然最好,要用就尽管用。”
所以,他现在就准备用了。
这会儿见羽先生一副没见过世面的模样,苏惟生又掏出一个陶罐,“烦请王爷让人提一壶刚烧过的开水过来。”
滇池王亲自到门口吩咐了申公公。
苏惟生揭开那小陶罐的盖子,递到羽先生面前,“先生闻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