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门女战神:穿成寡妇带娃逃荒去
作者:糯米饭饭饭 | 分类:古言 | 字数:38.7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51章 王村长犹豫
王村长心头装着事,一整天都是魂不守舍的模样。
两个儿子从外头忙活回来,见到这个状态着急地问村长媳妇,“娘,我爹这是咋了?莫不是病了?”
王陈氏不耐烦地道:“别搭理这老头子,年纪大了不知道一天在胡思乱想啥。”
老娘说王村长没事,两个儿子还是担心得不行。
那模样怎么也不像没事的样子。
可怎么问,也问不出来,也只能作罢。
王村长一直保持着这个状态,吃饱喝足躺到床上时也不例外。
时不时还唉声叹气,
弄得王陈氏都无语了,枕边人这鬼样子,她老婆子也睡不着啊。
“老头子,你不会真想逃荒去吧?”
“大半夜的你还在想这事呢?”
“就算你想跟那群人逃荒去,也得看看人家愿不愿意带你啊。”
“要是人家明天就走,你地里的庄稼不要了?家里的鸡鸭狗不要了?”
“现实点,别多想了。”
“赶紧睡吧。”
王陈氏没好气说完一通,便翻身子背对着王村长。
满脑子心事的王村长还真就被媳妇的这番话点醒了,对啊,他现在困扰个什么劲啊!得先找那群人问个明白先。
他恨不得现在就冲到半山腰问个明白,但大半夜的,别被人当贼给抓了。
还是明日起来再去吧,嗯,天亮他就去。
想通心事的王村长,十分期待明日的到来。
他闭上双眼,没多会功夫便入了梦乡。
一直注意着身侧的王陈氏听到那呼噜声,才放心闭眼入眠。
翌日天气晴朗,万里无云。
吃过早饭的陈家庄众村民们开始分盐,陈江河将这件事委托给儿子陈之远。
他自己则让青木带路,带上几块没舍得吃的风干兔肉,下山向王村长致谢。
俩人刚走到村口,恰好碰到要上山的王村长。
“王村长,您去哪里啊?”青木急忙打招呼。
陈江河也礼貌搭话,“见过王村长,在下乃是逃荒而来的陈家庄村长。”
“前些日子得您指点,特来登门道谢。”
王村长正想找他们了解情况呢,这不是巧了么?
“原来是陈村长,二位客气了。到寒舍喝口水吧 。”
陈江河本就是来致谢的,当然没有拒绝。
俩人跟在王村长身后,进了村,进到了一座农家小院里。
王陈氏见有客人,笑容满面打招呼,急忙给俩人拿凳子。
看到青木手中拿着的风干肉,又赶忙给俩人倒上一碗糖水。
乡下人家,极少喝茶。
来了客人,倒上一碗现冲的糖水,已算是上乘的待客之道。
倒完水王陈氏便提着篮子出了门,也算是给几人留下谈话空间。
陈江河对王村长的提点道谢,说完感谢的话喝上几口糖水就准备告辞的。
没想到王村长主动开口问:“陈村长,不知你们是打算去哪里落脚啊?”
“见贵村的年轻人采买了不少物资,是不是打算这些日子就离开了?”
自己一群陌生人住在半山腰,有人盯着,陈江河倒不觉得奇怪。
他们初来乍到还多亏王村长的提点,不然浩浩荡荡进了城如今是什么下场都不好说。
对于要去何地,王村长既然问起,他也就没隐瞒。
“在下想带着村里人去阳城府谋生,不日就会出发。”
王村长没想到,这群人竟然要去阳城。阳城那地方,天气倒是好,可地势不佳。
“各位怎么会想着去阳城呢?那并不是好居住的地方。”
“不瞒各位,在下也曾见过几个从阳城府搬迁到南州的。”
别人都想着往外走,怎么想不开反倒要去阳城?
说到这,陈江河有些无奈。
“这南州官府见到流民就抓去修水坝,返回柳州也不可能。”
“我们也是没办法,才想着去阳城碰碰运气。”
\"若是运气好能顺利到达,便在那头过安生日子也好。\"
有猛兽也好怎么样也罢,这颠沛流离居无定所的生活,陈江河实在是怕了。
王村长沉默,确实,除了间隔的阳城,这群人无处可去。
他本想着跟这群人一起逃荒,得知目的地是阳城后,反倒有些犹豫了。
留在村里或许来年会遇上泥石流,又或许一辈子平平安安。
但去阳城不一样,正经的官道这群人肯定没法走,翻山跃林的艰苦非常人能受。
他该怎么办?
三人聊了一会,其实主要是两个村长在谈,青木在一旁神游。
说了一会话,陈江河便提出告辞。
而王村长,因为心头的犹豫,到底没提出想要通行的想法。
到了午间,两个儿子务农回来,犹豫半天拿不下主意的王村长打算问问孩子的意见。
王村长的两个儿子王青山和王远山是一对双胞胎,如今十九岁,都尚未成亲。
“青山远山,为父有些事想听听你们的意见。”
兄弟俩早就想问到底是为什么事情发愁了,如今见他爹主动提及,自是迫不及待想知道。
“爹,啥事你说。”
王村长将自己心里的打算和犹豫同两个儿子说了一遍。
将逃荒的利弊,阳城那头是什么情况说得十分详细。
不知何时回来的王陈氏,也乖乖搬了个凳子坐到一旁,听着丈夫儿子商谈。
王青山和王远山听到消息没多震惊,换个地方过安生日子一直是他们村里人的梦想,或者说,是他们十里八乡百姓的梦想。
如今有机会,他爹会心动也很正常。
“爹,这群人的品行如何咱们不知道,如何能跟着他们走?”
\"咱们家还有庄稼没收呢。\"
“再说了,爹您是村长,若是您想离开,如何能丢下村里ren?”
两个儿子你一眼我一语地发表着自己的看法。
王村长几乎被劝退,但又有些不甘心。
他们村里只有十几户人家,加起来百口人不到。
若是不跟着这群人离开,或许在他有生之年都没机会离开了。
而他的子子孙孙,都要在此地遭受自然灾害的威胁。
可阳城又确实不是那么好去的,置办的大片家业也不是那么容易割舍的。
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