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年代文里的配角小村姑翻身啦

作者:夏西西 | 分类:现言 | 字数:120.2万

第433章 冤家

书名:年代文里的配角小村姑翻身啦 作者:夏西西 字数:1938 更新时间:2024-12-19 03:20:59

两人在省城的家具店没待多久,只要是那里的款式都还是非常厚重的那种类型的中式家具,

朱小琴虽然觉得中式家具挺好的,但是一个个看着就重的不得了,那么费木头的可不是她想要的。

朱建国看着妹妹看了一圈下来,最后只有那个书桌多看了两眼,就知道这里的家具不合适,

不合适还看什么,两人赶上最后一班去河东镇的车子回了镇上。

他们到的时候已经很晚了,

张秀兰卖了工作的时候,本来

但是现在厂里这房子都是只有使用权,他们自己愿意加钱和别人换,是他们自己的事,厂里是不认的,

但是她现在走了,厂里这房子她肯定就不能继续住了,

她自己肯定不这么想,别的不说,她当初一室换两室可是加了钱的

最后厂里让后面排队愿意花钱的人家,给了她五百块,这就等于买断了。

张秀兰能要当然想要房子,她这房子也是好好收拾过的,

她工作卖了一千块,加上五百块的房子补偿,

这钱拿到手,

但是老家镇上没有住的地方怎么可以,

她直接拿这钱在离车站不远的地方买了个院子。

房子不太新,院子带三间平房一共一千一百块,不贵,

但是翻新加买一些家具花了快三百块,

等于这钱就左右手转了下,最后还是变了个住的地方。

三间房,她和丈夫一间,儿子一间,两个闺女一间,最高兴的就是两个小的了,

她们在家里的时候不是顺爹娘房间就是睡哥哥房间,反正没自己房间,现在分了单独的屋子出来,能不高兴嘛。

朱建国和朱小琴来的时候,已经八点多了,

最后一趟从省城发车的车子是五点发车,一路停,正常到了河东镇八点左右,

不过要是遇上车子哪些地方出毛病了,晚几个小时也是有的,

他们今天比较幸运,一路上都走的很顺畅,

但是下了车,两人还是腰酸背痛,三个小时的车坐坐也不是件容易的事。

“真是年纪大了,以前别说三个小时,十几个小时的车我都没问题,看看现在,哎。”

而且这路还修过,以前的路坑坑洼洼的,还不是一样坐,也没像现在这么累啊。

“以后说不定修新的路,我们去省城能更快呢。”

两人拉伸拉伸走着走着,走了二十分多分钟就看到张秀兰新买的院子了,

这里离车站还不是特别远,所以这个点零散的还有些人在外面转着,

虽然因为有人看着还挺热闹,但是看着也有些不安全。

“你嫂子买这个房子太赶了,她都没等我回来,就把这事定下了,你看看这里这鱼龙混杂的,真不行。”

“你当心嫂子听见,你俩又吵起来,再说了,你那个时候那么忙,她也得联系的上你啊。”

朱小琴虽然也觉得这地方总会有些乱七八糟不知道哪个地界的人出没,不安全,

但是她大哥家的事,她肯定不能参与太多,

而且本来两人就为了房子的事吵过,她听见就有两次了,

她再火上浇油?

朱小琴觉得她和她嫂子关系还是不错的的。

张秀兰听见敲门声的时候,还以为自己耳朵出问题了,

她打开了房门离的老远的问了句,

“谁啊?”

“秀兰,是我和小琴,快开门。”

“嫂子,是我和我哥。”

她一听这两人的声音,立刻放下了心来。

其实这地方不安全,她也发现了,

但是她钱都花在上面了,而且是一千五百块,让她现在说自己当初决定做错了,

她真的脸皮子烧的慌。

“来了,来了,我说大晚上谁来了呢。”

她赶紧披了衣服过来开门,这个时候儿子屋里的灯亮了起来,

乖乖睡觉不像双胞胎一睡就睡死了,他没听见敲门声,但是听见他娘的喊话声了,

更别说又听见他爹和他小姑的声音,他也不觉得冷,兴奋的就要爬起来。

但是还没等他穿上衣服,就听他娘在他窗边来了句,

“别起来了,早点睡吧,有什么事要跟你爹说的明天早上再说。”

他不情不愿的应了个“哦”,才又躺下。

张秀兰一边开那两个门锁,一边问,

“怎么这个点回来了?我还以为你们得再待一天呢。”

虽然他们去的时候说差不多两三天回,但是临时有事耽搁也很正常,

而且一般早上的车回来,下去三点左右到镇上,这可都八点了。

这个时候她已经把门打开了,

朱建国给她解释了句,

“我带着小琴去省城的家具店看了看家具。”

“小琴跟着越安去房子里看过了,还量了尺寸,她说她要自己找人做家具,你说说这哪家姑娘出嫁,是自己准备这些的。”

张秀兰一听这话,立刻跟丈夫站到了一条线上,

“小琴,这你得听你哥的,这肯定得家里来,公公那里要是没空,你不还有个大哥嘛,这是让你哥来忙,他终于有点哥哥的作用了。”

“哎,我怎么没哥哥的作用了,到时候还得我背小妹出门呢。”

“哎呦,那里可得练练了,天天办公室做的肚子上的肉都出来了,你可别到时候掉链子啊。”

朱建国被她这句话怼的一下子没声音了,

他自己的情况自己知道,背他肯定背的动,但是肚子上的肉也是真的。

他可能是胖起来最后胖脸那一类型,所以这事也就是张秀兰最清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