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下乡后小知青被大叔撩着跑
作者:沧澜澜 | 分类:现言 | 字数:280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835章 瓮中之鳖
当然,沈福海不是个蠢的,在演讲结束的当天晚上,他就开始着手准备起接下来要准备潜逃海外的的东西。
他知道这场招待会引起多大的舆论浪潮,他要的就是这个效果,只有让所有人都沸腾起来,乱起来,他才能趁机浑水摸鱼,离开这个已经被揭穿骗局已然无法再混下去的国家。
到了海外,有钱开路,他自然能生活的滋润无比,还能笑看风云,岂不美哉。
如他所愿,民众因此沸腾起来,投资热情高涨到了顶峰,全国各地长城公司的营业点都迎来了一波巨大无比的人流,而国家也在这个时候直接出手干预。
但可惜,效果并没有达到预期。
乱象丛生中,在民众的热情发酵的第二天,沪市机场的候机厅里出现了一个让潜伏在机场大厅里的公安们无比熟悉的一个身影。
正是提着一个手提包步履匆匆的沈福海。
宋时君早就在人民银行下达清退通知的时候,就派人蹲守住了沪市的火车站,飞机场,港口,一切沈福海有可能逃出去的地方。
但却没想到,沈福海会直接选择在最容易暴露的机场。
坐飞机逃去国外显然是速度最快的,但却是最容易被抓住的。
看来沈福海是对自己自信过了头,自认为将事情搅得一团乱后,上面的视线就没工夫落在自己的身上,所以才选了飞机,因为飞机是最快能到达国外的方式。
而他现在最缺的就是时间,他必须在国家反应过来前飞去国外,不然他就会变成瓮中的鳖,一捉一个准。
但是,他高估了自己,所以没有任何悬念的,甚至沈福海都没有来得及走到柜台,就被直接抓获。
自以为不会被瓮中捉鳖的沈福海就这样顺利的落网。
~
当董辉从报纸上知道沈福海因为经济犯罪落网的消息后,整个人呆立在原地,久久不能回过神。
捏着报纸的手指瞬间泛白,指关节用力到扭曲,让手指呈现出一种扭曲的弧度,而原本崭新的报纸也在这样的力度作用下,变得褶皱不堪,甚至被指甲的锋利直接给戳破。
董辉手中残破的报纸就如同他此时的那颗心一般,得知了这个对他来说如同灭顶之祸一般的消息后,直接变得七零八碎,就连呼吸都变的微弱起来。
整整五万啊!!五万啊!!!
这里面不光有他自己投的钱,还有他借来的钱。
那个钱...那个钱...的利息...可不低啊!!!
此时的董辉如同行尸走肉一般,这个打击无比巨大的消息直接抽走了他的灵魂,用七窍升天来形容他现在的模样不为过。
李美娟急匆匆翘班赶到家,看到的就是董辉这如丧考妣的模样。
她哪里见过董辉这般,再加上她现在也是心急如焚的想要找董辉出个主意,一时情急,直接上手,用力的推了推董辉。
没成想,这不推不要紧,一推吓一跳,董辉就这样直愣愣的摔倒在了地上,发出一声重重的”咚“声。
“李美娟!!!!你在做什么,好端端的推我做什么?你是想让我疼死是吗?”董辉从剧烈的疼痛中回过神,捂着后脑勺就冲着推他的李美娟大声咆哮起来。
“董辉,我...不是故意...的....我就是....我就是...一时情急才...这样...”李美娟被倒在地上对着自己恶狠狠咆哮的董辉给吓到了,在双重惊吓的情况下,她说起话来自然不怎么利索 ,断断续续的,泪珠迅速在眼角凝结。
“一时情急!!!你是嫌我还不够烦是吗?”董辉对于李美娟的解释根本就听不进去,他现在思绪紊乱,脑子已经被搅和成了一团浆糊,唯一能传达出来的情绪就是愤怒,不光是对李美娟的愤怒,更多的是对这场今天骗局的愤怒。
“董辉,你看报纸了吗?那个沈福海被抓了,说什么经济犯罪,什么是经济犯罪?我们投资的钱,是不是出事了?是不是拿不回来了?”李美娟从包里拿出一份已经皱皱巴巴的报纸递到董辉面前,颤颤巍巍的手表达了她此时内心极度的不平静,交织着害怕,满眼乞求的看着她的男人, 家里唯一的主心骨。
“你问我我怎么知道?你以为我是谁?天王老子吗?问问问,问什么问,起开,别来烦我!!!”董辉不耐烦的挥手打开李美娟举在面前的报纸,皱着眉不耐烦的骂道。
他现在就只想一个人静一静,想一想接下来该怎么办。
虽然厂区里不少人和自己一样当初没有听总部的通知执意要他投资,但他们都是投的自己的钱,哪怕钱要不回来,最多也就勒紧裤腰带存上几年,也就回来了。
但他不一样,他是借了外债的。
要是这个钱拿不回来,那就麻烦了,不光没有按照预期在沪市买房,甚至还要背债,简直就是雪上加霜。
“呜呜呜~呜呜呜~”李美娟见董辉不愿意搭理她,只能期期艾艾的迈着沉重的步伐走到床边坐下,然后泪水是再也忍不住,决堤而下。
小小的宿舍里,只有董辉粗喘的呼吸声和李美娟绵延不绝的低泣声,原本还算过得不错的家庭,如今直接笼罩上了一层怎么都拨不开去的阴霾。
而此时颜氏集团下面各个厂里那些因为听总部通知乖乖去退股的员工们,在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都觉得脊背一阵发凉的同时纷纷觉得庆幸。
还好还好,他们听了总部的话,虽然心里有着不甘心,也乖乖的去退了股,不然如今他们也会变成这场惊天骗局中的一员,连哭都没地方去哭了。
这些人心里瞬间就对总部的感激之情上升到了一个极其高的高度,有了这次的前车之鉴,以后再有类似的事情发生,他们就会毫不犹豫的执行,是再也不会生出什么反对情绪。
这样阴差阳错的,也算的上是企业文化的另一种传播方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