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日不落,从造反开始
作者:螺蛳粉第一 | 分类:历史 | 字数:27.6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60章 这就是中庸的艺术
两人随便闲聊了一会儿,李世民便告辞离开。
目送对方离开后,韦安平也松了口气,这场仗终于赢了。
跨时代的火药,终究没有辜负所有人的期望,第一次出场就展示了它无与伦比的威力,就是不知道会不会引起蝴蝶效应。
“管它呢,回去接着奏乐,接着舞!”
第二天一早,负责追击的骑兵有序出发,带着全歼突厥大军的命令,往北而去。
大唐缺少战马,这批骑兵只有三千多人,用来追击八万多的突厥大军肯定远远不够,但前面还有尉迟恭和李靖呢。
一旦后方的李靖包围过来,突厥人就算插翅也难飞!
送走了秦琼和程知节,李世民这才返回皇宫,随后跟大臣们开了个午朝。
这次朝会,再也没有人说什么“妖言惑众”的话了,只是一个劲的夸李世民英明神武。
至于辣个男人,连提都不敢提!
毕竟,昨天那一发爆炸,给人的印象实在太深刻了。
事后想起,若是那一炸发生在自己家里,会不会全家上天?若是发生在皇宫大殿上呢?
根本不敢再想下去!
朝臣不敢提,但李世民却偏偏要提:“众卿都见识过昨日的一战了吧?有什么想法啊?”
“回陛下,此战过后,天下格局已定,大唐必将一统天下,定鼎江山!”
魏征第一个站出来说道。
此时是武德九年,大唐虽然基本统一全国,但还有北边的梁师都在突厥人的支持下,负隅顽抗,意图割据。
如今突厥大军被打败,梁师都肯定也没了底气,正是一举拿下的好机会。
只要消灭了梁师都,大唐就彻底统一天下,恢复前隋的所有版图。
魏征的回答虽然没错,但这并不是李世民想要的。
于是他又问:“火药呢?难道就没有人对此物好奇吗?”
“回陛下,此乃上天赐予之物,臣等不敢过问。”房玄龄颤颤巍巍地答道。
“唉,房爱卿多虑了。”李世民赶紧安慰道:“火药并不是什么上天神物,而是普通人都能做出来的东西……”
“陛下!”
李世民的话还没说完,就被房玄龄给打断了,只见他一阵摇头:“火药必须是上天神物!只有陛下才能掌握,绝不能落入普通人之手!”
“……”
李世民想了想,点头道:“房爱卿言之有理!”
“臣请将火药列为绝密!”
刑部尚书刘德威站了出来,大声道:“敢窥伺火药者,斩!泄密者,诛全族!”
“可!”李世民很快答应下来。
火药的重要性,毋庸置疑。
之前韦安平就曾说过,泄密的人诛全族都不过分,如今将其列为绝密,也是应该的。
“还有吗?”过了一会儿,李世民又问。
“臣……有罪!”
魏征等了许久,还是站出来跪地道:“臣之前诽谤先生,愧对陛下信任,自请去职!”
“没这么严重。”
看到对方终于认错,李世民微微一笑,压了压手道:“先生有言,你们去道歉就行,他会接受的,但并不会因此怪罪你们,也让我不要怪罪你们。”
“谢陛下恕罪,谢先生宽宏大量。”魏征此时终于心服口服。
“起来吧。”李世民虚扶了一下,随后又道:“先生还说,你们之所以误会他,是因为对火药毫无了解,之所以认为他在祸国,是因为对他的本事一无所知。”
“所以朕打算召集一批聪明好学,虚心求是的年轻人,向先生学习他的本事,日后为大唐所用。”
“众爱卿意下如何啊?”
“陛下英明!”魏征带头大喊。
“犬子遗直,颇为好学,请陛下恩准!”
房玄龄更是自己举荐了自己的大儿子。
这下,其他大臣坐不住了,纷纷举家自家儿子或者侄子,试图跟韦安平拉关系。
面对这种情况,李世民一言不发,而是微笑地看着他们。等所有人都说了一遍后,才忽然问道:“你们是认真的吗?”
此话一出,许多原本想拉儿子去凑数的人,一下子退缩了。
毕竟这可不是开玩笑,万一学得不好,或者惹到了先生,被砍了都没处说理去。
家里的废物儿子,还是留在家里当废物好了。
“臣却有此意。”
满朝文武,只有房玄龄还在坚持。
李世民闻言点了点头:“那好,不过此事还得先生同意,收不收要看先生决定。”
“是,陛下。”房玄龄连忙点头。
既然说到了人才,李世民又想起了一事,忽然感慨道:“大唐立国九年,科举却只考了两次,实在是有点太少啊!”
此话一出,众臣立刻明白过来,这是在嫌人才太少,不够用了。
那好办啊!
“陛下,臣请明年开科举!”杜如晦立刻进谏道。
新皇登基,明年就要改元为贞观,也正是开科举,广纳贤才的好时机。
“臣等附议!”众位大臣纷纷同意。
朝廷开科举,对于他们来说也有不少好处,不管是提携自家后辈,还是拉拢人才、拉帮结派、捆绑利益,都是的好机会。
“确实应该开科举了。”
李世民点了点头,但又叹气道:“只是大唐目前的科举制度,实在落后,不符合国家取材的需要。”
“这……”
大唐的科举制度,在武德五年才改过一次,至今不过四年,怎么就落后了?
更何况,上次修改制度,确定了所有读书人都可以参加科举,不需要高官、门阀举荐。
这样一改,相当于打破了士族门阀对科举的垄断。
然而新皇帝还是不满意,觉得还要再改……这不是在动士族门阀的利益吗?
“如何修改,还请陛下明示!”房玄龄又一次站出来。
“朕也不太懂。”李世民微微一笑道:“不如众爱卿先讨论一番,拿出一套合适方案来,朕看过之后,再做定夺。”
要动士族门阀的利益,他当然不能亲自下场,最好让另一派出手,然后自己居中调节。
先让寒门一派拿出一套比较“狠”的方案来,然后他再改成温和一点,到时候两边都能说得过去,也就自然而然地接受了。
这就是中庸的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