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岁小锦鲤,逃荒路上被团宠了
作者:王锦鲤 | 分类:古言 | 字数:42.8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20章 盼到希望了!
“大哥,你没听错吧?”常老三激动地小心脏怦怦直跳。
“三弟,哪能听错呢,我早上去城门口,上面白纸黑字写着长长的一大篇幅,大哥不认的字,正巧有个教书先生在这,跟大家伙念了一遍!”
常老大恐怕常老三没听明白,说话的声音非常大,把做早饭的常大嫂也吸引过来。
“老大,太好了,这一晃咱家在城外已经有十几天了,这进了牡丹县城就有好日子过了!”常大嫂把脸上的汗用手擦了擦,开心得像个孩子。
“大伯母,我听说牡丹县城里有粥棚,一天两次大米粥,流民能吃饱,对啦还有住的地方,那住的地方可大了!”常二壮不知道啥时候跑了过来说。
“二壮说的对,咱们赶紧收拾东西进城!”老常太太听完了也很高兴,立刻做出决定,一刻也不能耽搁。
常大嫂这边的早饭也做好了,大家简单吃了一口,开始收拾东西进城。
说来也怪,这次城门口全部开放,衙役们站在城门口的两侧,根本就没有人阻拦。
老常太太和小锦宝,常二壮,常二旺坐在板车上,常老三和和常大壮在后面推车,三个儿媳妇在板车后面跟着走。
常老大和常大旺在前面拉车。
流民和做生意的一起浩浩荡荡进了牡丹县城。
这牡丹县城非常的大,而且很繁华,街道两侧都是做生意的店铺,啥生意都有,来来往往的行人密集,看得一些流民的眼睛都不够用了。
常老大刚进城,把板车停下,回过头问:“娘,咱们找的亲戚住在哪条街上?叫啥名字?”
“你叔叔叫常连海,你婶子叫杜美英,你等会儿,娘这里有信,上面有地址!”老常太太从怀里掏出一个布包,层层包裹的很严实。
没等到打开小布包,就听见前面有衙役喊道:“大家都听好了,咱们县里大人是个好官,知道大家来到牡丹县城,没有地方吃,没有地方住,所以现在有一个地方管吃管住,一个月一两银子,谁去?”
流民们刚进城,还没有站稳脚后跟,就听见县里头衙役宣布这事,听后大家在底下议论纷纷。
“章大哥,这管吃管住的地方在哪里呀,究竟是干啥活计?”
“哎,我也是刚进城,啥也不知道啊!”
“老章,我可听说着牡丹县令自告奋勇建一座塔叫玲珑塔,为皇太后祈福用的,现在需要大批的劳力!”
“什么,这不就是做苦力吗?还说的那么好听!”
这里做苦力的男人,白天黑夜的干活,不出五年就会活活得累死在这里,身体差一点的,能干上三年就不错了。
常大柱听见县衙役的话愣了一下,挤过人群问:’官爷,每个人都得去吗?还是可以有其他的选择?“
”县令大人仁慈,男人必须去服役,女人和老人去牡丹郊外的杨树村种地,同意的去那边签字画押!“衙役说完话,嫌弃的扭过头望向远方。
城里的流民都聚集在这里,黑压压的一大片。
那些一起进城的生意人坐着漂亮的马车从这里经过,有的夫人或者小姐挑开轿帘,向外张望一下,迅速又放下帘子,仿佛眼前这些流民猪狗一样,他们的生死,在这些有钱人的眼里不过是一个笑话。
常大柱听得一清二楚,他摇了摇身子,差点没晕倒。
他转过头朝着板车走过去,见老常太太焦急的等着自己,”娘,您都听见了吗?”老常太太不聋,刚才官爷的话她全听见了。
此刻,家里的人都沉默了,听说要分开,毛大凤气的直掉眼泪。
“大家都别哭,得想一个法子不能分开,就是死也要死在一起!”常老大咬着牙说,常老三点点头。
“大哥,你和娘在这里等着,我去想办法!”常老三朝着大哥使了个眼色,常老大从怀里掏出几个小布包,针脚做得很精致。
常老三面色沉重,把小布包朝左边的怀里揣上两个,又朝着右边的怀里放了两个,整理完之后,朝着老常太太小声:“娘,我去了,等我消息!”
老常太太点了点头。
常老三放眼望去,流民密密麻麻,好不容易才寻得一个官秩序的衙役。
常老三看见衙役的身边人开始少了,才快速挤过去:”这为官爷,你看我家里有八十几岁的老母亲,还有吃奶的娃娃,要是不去服役,您看--”
衙役瞧了一眼常老三,见他穿衣打扮是个流民,一呲牙:“我看你是活腻歪了,脑袋不想要了?”
“官爷,你看能不能通融一下!”常老三从左边怀里掏出一个下布包塞到衙役的手心里。
衙役一惊,这个流民有点干货,用手掂了掂,半两碎银子。
“你家多少口人?”衙役的面色稍稍有点好转,迅速银子塞进自己的袖口里。
“回官爷的话,家里有十二口人,男丁有八个,成年的只有五个!”
“什么五个男丁,就给这么点银子,胡弄谁呢!”衙役脸色瞬间变了。
常老三把剩下的银子都交给了这位衙役,接过银子他十分的满意。
衙役拍了拍常老三的后背“跟我走吧!”
常老三陪着笑脸问:“官爷,去哪里啊?”
衙役不耐烦的说:“一会到地方,你就说你们全家人都得了病,弄不好的传染其他人,我就顺势把你和你一家子人弄到郊外去种田!听懂了吗?”
常老三虽不比常老二聪明,但是脑瓜子记事情还是杠杠滴。
常老三点点头,衙役朝着他看了几眼,常老三不紧不慢的跟在他身后。
挤过人群来到签字画押的地方,那个衙役和管事的头子耳语了一番,拿了一张写满字的黄纸交给了常老三。
常老三只认识几个字,急得正犯愁,在他身边有个书生模样的站在那里,走过去求书生,他张口一个字也没拉下,念给常老三听。
常老三听得一清二楚,上面写的自愿到郊外杨树村里种田,分得一处房产居住,可以入牡丹县城的户籍,如果同意,签字画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