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人在诏狱,我给朱标讲国运
作者:小鸟非 | 分类:历史 | 字数:48.1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34章 杭州试点
诏狱内。
李文忠盘膝而坐,白衫的胸口处,画着一个大大的囚字,聚精会神的盯着地面杂草。
停顿了良久,李文忠抬头问道:“先生,有什么办法,能让军官也一直有新鲜血液注入吗?”
“武举和科举完全不可比拟…”
李文忠虽是学了不少经史子集,儒家学术,但毕竟他是在军中建功立业,既是皇亲国戚,又是武将勋贵。
而武人集团,最痛恶的便是文官压着武官一头。
这个情况实际到了明朝中后期尤为凸显。
见到李文忠的心情平复下来,陈楚吞了吞口水道:“科举和武举没有可比性的唯一原因就是,科举三年一次,只有加没有减。”
“而相比起来,武举没有定例,而且还没有负责培养军官的学府,想要让武官和文官一样有新鲜血液持续进入,最好的办法就是组建一个学府。”
“如果可以的话,请各大名将讲解战争,剖析战争,将自己的经验以授课的方式,传授下去。”
“另外就是提高武人的地位,从学府顺利完成学业的可以和国子监出身直接进入翰林院的一样…”
“你问这个做什么?”
陈楚疑惑的目光看着李文忠,他都免不了要在行刑场上来一刀了,还关注武人会不会被文人压制?
李文忠并没有回答陈楚的问题,站起身,他似乎已经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答案,左右扫视一圈。
毛骧正带着两名锦衣卫从远处走了过来,站到李文忠的牢房门口,挥了挥手道:“这个人什么身份?他也配住诏狱?送刑部大牢去,等勾红让刑部的人砍了!”
话音落下,毛骧身边的锦衣卫上前打开牢门,拖着李文忠走出了诏狱。
站在隔壁房间的陈楚,目光呆滞的看着渐行渐远的毛骧等人,双手抓着木桩,心中挣扎道:“我什么身份,我也不配…算了,至少外边还有人照顾我。”
“刑部大牢肯定也没有什么人性化的东西…”
看了眼身边的床铺,唉声叹气道:“以后牛逼不能瞎吹啊,这人被我害死了,也不知道糊涂是不是也被我害死了…”
……
杭州。
民间常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自宋代以来,苏杭的经济发展,繁荣昌盛,已然成为全国首当一指的超级城镇。
也正是因为苏杭富庶,张士诚来到这温柔乡后,逐渐丧失了进取之心,军队废弛。
也是应了,温柔乡,英雄冢。
一辆马车缓缓行驶,没有丝毫阻拦的进入杭州城,高耸的城墙,宽阔齐整的街道。
单论经济之发达,杭州已然在实际上远远超过了应天城。
但因为杭州是张士诚的地盘,当年朱元璋攻灭张士诚时,苏杭士绅,商贾,无不怀念士诚先生。
这给明军造成了极大的困扰,同时也威胁到了明军在苏杭的统治基础。
朱元璋什么人?要么不做,要么做绝,大手一挥,苏杭的赋税高于全国所有郡县,文书至处,苏杭商贾,士绅,或杀或迁,鲜有幸存。
然而大明朝取得全国性政权后,朱元璋的目光也不在苏杭身上,经过七年的发展,人杰地灵的杭州,虽不比张士诚时期的富庶。
士绅被打压的抬不起头来,但这里依旧渐渐繁华。
宝地,永远是宝地,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无力发展的地方,永远都难以为继。
“都尉,到府衙了。”
李祺的仆从,李三根站在马车旁,轻声提醒道。
“这杭州商贸还是这般兴旺,不错,不错。只是不知道,这里的商贾,愿不愿意接受。”
“他们要是不接受,可就难办咯。”
李祺掀开帘子,下了马车,杭州知府齐盛早已等候多时,迈开步子,迅速迎了上来。
作揖行礼道:“下官杭州知府齐盛,参见都尉。”
“行了,咱来这里是领了父皇的旨意,如今朝廷改制,杭州商贸发达,正适合作为试行城市。”
“行文都你看过了吧。”
李祺摆了摆手,这天下的官吏,他见的多了,那个见了他李大公子,不都跟个哈巴狗似的。
一府知府?就是布政司来了,也得如此。无他,谁让李大公子有两个好爹。
亲爹李善长,开国六公之首,位极人臣,大明朝第一任中书左丞。
岳父朱元璋,大明朝的开国之君,自是不必多说。
“都尉,下官都安排好了,那些商贾们,因为商贾之流不适合在府衙谈事,下官将他们都安排在群玉楼集会。”
“就在前边不远处,还请都尉赏脸。”
齐盛连忙说道,杭州知府看似大官,实际上在大明朝建立之初,明朝的统治阶层对苏杭可谓是充满了恨意。
这就导致,苏杭在朱元璋的统治下,虽然是高等府,却…一言难尽。
“群玉楼?听名字就不是好地方,你是想让咱在杭州失身吗?这事要是传到公主耳中,咱死不死不知道,你这个知府做东,你猜你死不死?”
李祺亦是大明顶级勋亲,在没和公主成婚之前,什么地方没去过,什么场景没见过。
齐盛想安排他去群玉楼…这事要是传到朱元璋耳朵里…李祺都能想到,自己万般不易得来的新职位,又要失之交臂了。
下次有公差,还不知道什么时候呢。
“这…下官的错,下官的错,下官这就派人去喊,不知都尉想在何处议事…”
齐盛连忙补缺,李祺得到这个公差不容易,他得到杭州知府的位置就容易了?
更不容易啊!
“既然是朝廷改制,就在府衙里谈,咱在府衙等着他们。”
李祺迈步走进府衙,完全不给齐盛说话的机会。
这可是好不容易得到的长期公差的机会,怎么能为了一点欲望就把自己的前途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