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到诸天从四合院开始
作者:小明飞猪 | 分类:都市 | 字数:38.1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109章 文采斐然
明清两代,陕西有“四大书院”:西安关中书院,宏道三原书院,泾阳味经书院,崇实书院。于伯循到关中前,曾先后在“宏道书院”、“味经书院”中学习。
宏道书院提倡新式教育,重视实践,培养出于右任,李仪祉,吴宓,张奚若,杨世昌,范紫东,张季鸾等一大批着名的民主革命先锋和专家、学者,在国内外都有很高的声誉。
后来陕西派出了三十位官员,其中有一半都是出自于宏道书院,所以宏道书院在未来的影响力,要远远超过了关中书院。
“为什么不呢?待到寒假,我们就喊上逸吉、姬鸾和勿暮,到白鹿原向舅舅拜个年,然后再转转三原!”于伯循一口答应下来。
到了假期,他们在西安城里买了些年货,又去西安东关徐仁福开的长乐坊“徐记稠”客栈,与同学们告别。
这家酒楼里有一种黄桂浓酒,是从三千年前的商周“醪糟”中演化出来的,它的汁液像牛奶一样粘稠,颜色像玉石一样洁白,入口甘甜,香气四溢,喝完之后,还能回味无穷。
所有人都对这首《大风歌》赞不绝口,纷纷下了订单,想要买一些回去给自己的亲人朋友们尝尝,尤其是井勿幕,更是兴奋的唱了一首刘邦的歌,声情并茂,声情并茂,声情并茂。
宿醉后,他们就坐上了一辆汽车,直奔白鹿原而去,他们打算去拜访一下白秉德,在那里住上一夜,再去三原宏道学院。
马车驶出西安城,在李明浩的好奇之下,井勿幕将自己的双脚系上了一块铁板,然后从马车上一跃而下,快速的向外走去。
于伯循继续说道,“无暮是个武者,除了学习之外,他还拜了一位叫姚子的大师兄金仲为师,修炼了一套专门用来锻炼双脚的武功!”
李明浩立刻来了兴趣,清朝和民国时期,中华武林高手如云,霍元甲,黄飞鸿,叶问,这些名字都是通过电影和电视剧传遍天下的,所以,他才会想方设法的想要学习一下。
只不过,他们大多都在京津一带,或者上海,或者两广一带,与关中相隔甚远,所以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时机,不曾想,今日竟然有了这样的惊喜。
所以李明浩赶紧问:“这个姚姚是谁啊?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他的哥哥是一位将军,他从小就酷爱武功,跟着哥哥学武,后来跟着几位武林大师习陕拳,后来他不辞辛劳,拜在了一位少林大师的门下,学到了少林五形,学到了罗汉拳,学到了轻功,长大后,他走遍了河南,河北,山东,山西,湖北,最后,他的武功突飞猛进,在关外都有了很大的名气。”于伯循也是三原人,对姚姚的事迹早有耳闻。
“这样的奇人,我们应该去拜访一下,等我们到了三原,还请伯寻、勿暮两位前辈为我们介绍一下!”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这个姚姚在高三的时候,应该是和霍元甲、黄飞鸿齐名的,只不过他生活在内地,无法参与到任何的历史活动中,所以在后世并没有太大的名气。
如果能从他那里得到什么奖励,那自然是再好不过了,虽然未来是热武器的时代,但如果自己能掌握一门高明的武学,以后就不用担心找不到机会了。
“没问题,没问题!”于伯循一向以侠义自居,岂能不明白李明浩的意思?所以他一口答应了。
在井勿幕坐回车里休息的这段时间里,李明浩不断的向他打听着瑶瑶高中的事情,直到进入白鹿村。
一进白家,于伯循就迎了上来,白秉德很是高兴,立刻让鹿三去镇上买些酒菜,还特意找了个厨子,将饭菜做得漂漂亮亮的。
吃饭的时候,李明浩跟白秉德提了一下要去三原学习的事情,让他在除夕之前回来。
用完晚膳,一行人到白鹿书院拜访朱先生,朱先生的学问,于伯循等人无不称赞,而朱先生也为李明浩检查了一番,也是十分满意,估计再有一年,李明浩就可以在下一年的县试中,拿到举人了。
在白家住了一夜,第二天一早,一行人就动身前往三原城,白秉德给他们准备了一大堆礼物,毕竟于伯循送了他们一份礼物,他们也不能空手去三原城。
到了三原,李明浩虽然迫不及待的想要见姚姚,但为了礼貌,他还是在于伯循家住了一夜,这才去见了井无幕他们的父母。
接下来,他又去了一趟宏道书院,与师生们聊了几句,李明浩便觉得,与关中书院相比,这里的学术氛围,当真是截然不同。
关中书院的重心还是在科考上,除了科考,很少有老师和学生谈论别的事情。而宏道书院的老师和学生,对于算术、格致等新奇学问,亦是兴致盎然,不少人更是深谙此道。
在交谈中,李明浩将志刚他们的旅行心得说了一遍,立刻就有一些人指出了错误之处。
李明浩对这一点很是欣慰,即便是在比较闭塞的内地,也还有人以大开大合的眼光去看待这个世界,并不断吸收着先进的知识。
李明浩借着这个机会,买了不少关于新学问的书,这些书比关中书院外的书铺要多得多。
他前世是上过大学的,在科学和文化方面,他远超这些人,但这方面的知识,总要找到一个好的来源吧?有了这些书籍,他才能将未来的知识,向所有人展示出来。
他和于伯循和井勿幕在宏道书院呆了三天,然后就和于伯循和井勿幕去见了姚姚,两人都是读书人,自然要按照一定的次序来。
在井勿幕的介绍下,他们很快就找到了这个在西北赫赫有名的国术大师,这个时候的姚姚,虽然年过八旬,但身体却是非常的硬朗。
刚走进校门,李明浩的脑海中就响起了系统的声音。
新年过后,关中书院又要开始上课了,李明浩一大早就跟着井勿幕去晨练,他在姚姚那里学到的功夫,总要找个借口,让他展现一下自己在高三时的功夫,否则的话,谁都会以为他是个武林高手。
最初数日,井勿幕还有意教导,但数日后,井勿幕发现李明浩的修炼速度远超自己的预料,数日后,井勿幕再也没有什么可以教导的了。
“嘉轩哥,你果然是个天才,只要你一直这样修炼下去,追上我师父只是时间问题!”
当然,你师父也不过是把他的武功练到了六分,我却把他的武功练得炉火纯青,就算是你我比武,他也不是我的对手。
陈小北淡淡一笑,道:“武技都是雕虫小技,项羽从来不会以一敌十,而是以一敌千!想要改变我们中华被外国人欺负的局面,唯有进入新学堂!”李明浩见四下无人,也不在意,直接将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
“没有十几年的苦工连拳脚功夫都练不到!整个国家能有几个这样的高手?在现代武器面前,武功再高,也是白搭!”
“嘉轩哥,你是不是也要学习一些新的东西?”井勿慕年纪虽小,但仍是个忧国忧民的人,和他一起讨论天下大势时,他更是痛斥了清廷的贪污腐化,并积极寻求救国的方法。
“是有,但要等我中了举人再说!如今这个时代,若无一官半职,你想做什么都难!”李明浩毫不掩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