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在明末的边军小兵
作者:老牛俊 | 分类: | 字数:360.4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169章 募兵
从正月初一到元宵十五,刘博源一直都在忙着拜年,除了要给榆林城中的各位上官拜年,之后又要接受下属们的登门拜年,忙的可谓是不可开交。
直到元宵十五这天,刘博源才空得时间,回家与母亲罗氏一番相聚。
罗氏也是识得大体的妇人,没有责怪刘博源的不孝,只是叮嘱他要以朝廷公务为重,好好为百姓谋得生存。
就在刘博源感动万分的时候,罗氏始终不忘催婚的念头从未打消,一直在刘博源的耳边叨唠着。
直到刘博源保证在今年内一定完婚,罗氏这才停止了‘念咒’。
......
时间进入到崇祯七年正月十八日。
这一日,刘博源再次将三个营堡的主要官员召集而来,商谈今年三个营堡的发展路线。
依旧是在威武堡的千户官署内,不对,应该是指挥同知府邸了。
本着节省钱财的想法,刘博源没有兴建自己的府邸,而是将千户官署改为了指挥同知府邸。
官厅内。
刘博源望着济济一堂的官员,笑道:“难得诸位今日聚在一起,本官先给诸位拜个晚年了!”
说着,刘博源朝众官员拱拱手,并送上一些祝贺的词句。
众官员也连忙起身,满脸笑容的拱手作辑回礼。
一番礼节性的祝贺过后,刘博源虚空按掌,让众官员先坐下。
随后,他朗声开口道:“此次召集诸位,主要是商谈一下关于三个营堡的各项事宜。”
刘博源顿了顿语气,又道:“从年前的总结中,诸位也知晓,三个营堡的人口基数与屯田数还是有着很大的增加,但这还是远远不够。特别是怀远堡与清平堡,更是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所以,现在困于我们的还是人口不足的原因。”
“为此,本官决定从明日起,将所有的主战官军全都派出去,一是为了清剿延绥镇内的贼匪流寇,夺取他们的钱粮物资,二是主动外境去收容逃荒的百姓,增加堡内的人口。”
“高威、杨勃、王良、赵通,你等四人可明白?”
“属下得令!”四人连忙起身,大声的回道。
“嗯!”刘博源点点头,继续道:“这是说的第一件事,第二件事,则是募兵扩军!”
“以三个营堡现在的兵力,已是难以满足保境安民的需求。所以,本官决定再招募两千士兵!”
“诸位觉得如何?”
“一切听凭大人做主!”众官员抱拳道。
刘博源微微一笑,道:“好!如此便就这么决定了。”
最重要的两件事商谈完,刘博源又与众官员商讨了一番关于田地征收粮税的事宜。
之前刘博源在担任海子山墩的百户之时,就规定了只征收田亩收成的三成粮税。
这种规定,也一直延续到了威武堡。
而如今,刘博源逐渐靠着各种缴获与卖香皂等挣来的钱财,已经足以满足麾下官军的粮饷支出。
因此,在与众官员商议过后,刘博源便将征收的粮税降为田亩收成的二成。
虽然征收的粮税比例降低了,但三个营堡的屯田数一直在增加着,所收上来的粮食一点也不会少。
粮税之事商谈完后,刘博源又与众官员商讨了三个营堡的各项事宜,并对三个营堡的官员进行调动。
当然,要调动三个营堡的官员,还需向上官张伯鲸及陈奇瑜汇报请示才行。
不过,刘博源一点也不会担心张伯鲸及陈奇瑜会拒绝他的请示。
毕竟他可是深受二人的器重。
......
第二日。
指挥同知府邸张贴出了降低征收粮税与招募士兵的告示。
两张告示一出,三个营堡的军户们顿时轰动起来。
家中分有屯田的军户们纷纷奔走相告,分享着这一刻的喜悦心情。
一成的粮税虽说不多,但这也足以救活多少困苦的百姓,让他们不再挨饿。
而招募士兵的告示,更是引得年轻的军户们心动不已。
因为在所有军户们的心里,能进入到威武军,那可是一种自豪与荣誉。
这不仅是能报效指挥同知大人的恩德,而且威武军的待遇也是十分的优厚。
每当威武军征战回来,都是能分得不少的钱财,军户们早已是羡慕得很。
在招募告示贴出的第二天,威武堡城南外的校场上,已是排满了前来应征的军户。
为此,刘博源亲自主持了此次的士兵招募。
看着校场上排着长长的队伍,刘博源的内心很是高兴,自己在威武堡还是很得民心啊。
军户们要进入到威武军,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刘博源为此设置了两关考验,第一关便是围着校场跑五公里,之后是高举五十斤的大石锁十下。
单单就这两关,直接刷去了一半的军户。
望着那些被刷下去的军户垂头丧气的离去,刘博源也是无奈的摇摇头。
不是他不想招募更多的士兵,而是以他现在的养兵能力,五千之兵已是达到极限了。
所以,他才设置这两关考验,从军户中挑选出更加优良的军士。
热热闹闹的士兵招募只持续了五天的时间,两千士兵就已全部到位。
之后,便是要开始为期一个月的新兵训练。
新兵的训练模式,刘博源稍作改动了一点。
除了每天的日常训练外,夜间还组织学习文化知识,并时不时的召开忆苦思甜大会,由新兵们讲述自己以往的困苦生活,再对比现在不愁吃不愁穿的幸福日子。
不得不说,每每召开忆苦思甜大会,新兵们对刘博源的忠诚更加的坚定了一分。
他们知道,是刘博源给他们带去了现在的日子。
......
崇祯七年二月二日,龙抬头。
今日是刘博源的生辰,过了今日之后,他便已是十八虚岁了。
生辰之日,刘博源没有大办酒席之类的。
他回到家中,母亲罗氏已经为他煮好了一份加蛋的面条。
享受着母亲为他煮好的面条,刘博源的内心不由的升起一股满足感。
这就是家的味道。
此刻,在刘博源的心中已暗暗发誓,自己一定要守护好这个家,守护好千千万万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