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就怀孕?我养的孩子顶呱呱
作者:浅吻 | 分类:古言 | 字数:84.4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153章 周家族学入学热
这些人各扛着一个大包裹上了山。包裹里装着村里妇人帮忙做的被褥,衣物等生活必需品。从此这些人就被安顿在山上。
周沁每天都带着周圆和十七泡在山上的作坊里。
人一旦忙碌起来,就会忘记时间。
七月中旬,周淇陪着赵树去府城,准备参加参加八月的秋闱。
周福早就得了周沁的吩咐,在秋闱考场附近替他们租了个安静的小院。
中秋后传来消息,赵树中了举人,只是名次不太高,排在六十几名。
赵家大摆三天流水席。镇里,县里好多认识的不认识的乡绅,老板都来了。
同样中了举的安平县县令之子王昊,也来杏花村吃了赵家的席。并邀他一起进京准备第二年的春闱,被赵树拒绝了。
赵树听了范老夫子的建议,不沉淀一下,参加下四年后的春闱。他自己清楚,他的学识不够扎实,如果不是二姨姐的关系,没有范老夫子的指点,他这次是不可能中举的。
……
族学经历过六次考核后。范老夫子建议开丙班。
因为有几个比较好的苗子已经从甲班升进乙班。致使乙班孩子们的学习进度差距太大。
比如在范夫子看来,开开心心,欢欢乐乐,还有县令家十岁小儿子的学识已经到了可以参加童生试的程度。其他孩子在他眼里也就多认识了一些字,多背了两本书,知识面和学习能力都和开开等人差的太远。
本来打算再请个教学经验丰富的老秀才回来教乙班。范老夫子继续带开开几人教丙班。
但范老夫子却让赵树来教丙班。他每月逢二和六给丙班上两个时辰课。赵树在学习上有什么问题可以随时找他。
赵树自然愉快的接受了范老夫子的建议。
族长大伯爷家十四岁的小孙女周兰兰,村长的小女儿张香草经过六个月的刺绣学习,已经能绣点简单的帕子,汗巾了。
对了,还有周圆的小姑子张翠香,本来在邑阳就有点做针线活的底子,虽然才学了两个多月的刺绣,也能像模像样的绣点东西了。但到底学的时间不长,比起周兰兰和张香草要差一些。
她们每天除了在族学学习文化知识,还能绣一会儿帕子或者汗巾。刺绣师傅会根据品质用三到六文铜钱一个收了,送进县里的成衣铺子里售卖。这价钱是扣了做帕子用的布和绣线后的价。
一个月能轻轻松松赚上一百四五十文铜钱,当然张翠香要少一点,那也超过百文了。师傅说了,等她能绣扇面,绣衣服,甚至可以替人绣嫁妆时只会赚的更多。
在村里人眼中,女娃能自己赚钱,那已经是了不得的事了。
何况她还能写会算。学过管家,学过礼仪。气质也有了很大的改变。
三个姑娘穿着族学的统一服饰,一起走在村里绝对是杏花村的一大美景。
这两个月,已经有不少媒婆登门。有几个男方家里还是在附近镇上开铺子的,彩礼比别家都多给了一倍不止。
但这三个姑娘家里却都不急了,用周家大伯母的话说:“我公公说了,女孩子读过书,学了本事是不一样的。孩子现在还小,家里长辈还想让孩子在族学多学些本事。”
尤其是周家有个刚十四岁,叫周宏的男孩子(以前叫狗蛋,进族学后改的名字),家里很困难,下边弟弟妹妹又多。他在学习上也没有什么进益。学了三个多月,才勉勉强强认识了二三百个字,写的也不太好,但他打称算账却学的不错,而且他利用在族学下午的时间学会了做点心的手艺,做的点心还不错。
秋天到了旺季,县里的“周记点心铺”里缺人,征求过周宏家里人意见。周宏被点心铺子雇佣了。一个月八百文铜钱,一年后涨到一个月一两银子,三年后他就可以和其他点心铺子里的小师傅一样,一个月可以拿到一两半银子的月钱。
这是之前就说好的,族学免费教授孩子们知识和技能,孩子们离开族学后要为族里做三年事。当然族里也会付给他们适当的月钱。
况且周宏第一年将赚到的工钱,比他们一家人一年种地的收成都多。他的家人很感激的接受这份工作,对周沁更是感激涕零,周宏母亲还特意抓了两只下蛋的母鸡给周沁家里送去。可是周沁没在家,她家的下人不收,周宏母亲把鸡扔进周沁家的院子里就跑了。
这接二连三的好事发生在村民身边,在杏花村掀起了一股入学热。
这年秋收后,周家族里,只要十岁以上,未满十五的男女孩都被送进了族学。
村里其他姓氏的人家,趁着刚秋收手里有点钱,把家里年长的孩子送进周家族学。期盼他们将会是下一个周兰兰或者是下一个周宏。
至于年幼的,等他们的哥哥姐姐赚到钱了,再供他们去周家族学求学。家里出钱供养大的,大的再帮着家里养小的。这是淳朴的村民们唯一能想的办法。
县里也有些人,把自家适龄的孩子花高价送进周家族学,只因为他们早就听说县令把自家的儿子女儿都送去了周家族学。
县里都有人来求学了,镇上稍富裕些的家庭自然也把孩子走关系送进周家族学。
有些已经出嫁的周家女,回娘家求到族里。族长和族老们找周沁商量过,决定凡周家外嫁女的子女可免费入族学,但吃食的钱的自付。五文钱一天管两顿饭,族学暂时不提供学子们住宿。
一个孩子一个月一百三十五个大钱。很多外嫁女根本就拿不出这笔钱给孩子付生活费。求到周沁那里。
周沁想了想让她们和族里签订借贷文书,一次可以跟族里借一年的伙食费。但是得付利息的。比如借一千个铜钱,一年后得还一千零五十个铜钱。这借贷利率已经是相当的便宜了。
而且这么便宜的借贷,只能借给族里外嫁女的孩子们用于上周家族学。还得有族里的男丁担保才行。
如此,周家外嫁女们也送了二十几个孩子进了周家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