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大时代之王
作者:十二疯 | 分类: | 字数:348.8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2133章 都一处
霍老沉思着说道:“其他的可以缓一缓,香江这边得尽快作出部署,不能再耽搁时间了。”
周安东笑着说道:“霍爷爷,英国人骨子里都坏到流脓了,回归仪式的时候,他们很可能会搞小动作。”
霍老大哼了一声:“到那个时候,他们还能搞什么小动作,难道还要胆量延迟几分钟降旗?”
“延迟几分钟降旗他们没有胆量。”周安东看着霍老大:“他们要是提前几分钟降旗呢?”
霍老大愣了,有点不敢相信的说道:“这怎么可能!”
“没有什么不可能的。”周安东微微的摇了摇头:“谈判的时候,因为降旗时间和升旗时间都谈判了十几次,这个霍叔你应该知道。
我们坚持0点0分0秒准时升旗,英国人坚持23点59分59秒降旗,不给我们一点准备时间,为了争取两秒的准备时间,进行了十几次的谈判,最后英国人松口,答应23点59分58秒降旗。
双方的交接仪式必须要精确到秒,如果提前或延后哪怕一秒钟,都会彻底打乱所有的部署安排,让中国在世界人民面前颜面尽失。”
说到这里,周安东忍不住轻笑一声:“我甚至已经能够想象得到英国人可能会采取的手段,比如在演讲时故意放慢语速来拖延时间。
又或者如我刚才所说,他们或许并不敢公然延迟降旗时间,但完全可以提前几秒钟甚至十几秒钟降旗,到时候,我们又能说些什么?”
其实不仅是周安东,恐怕全世界人民都不曾预料到,曾经的日不落帝国,尽管已失去往昔的辉煌,但仍然是一个世界级大国。
关于香江问题谈都谈完了,都举行交接仪式了,英国方面竟然如此不顾大国风度,使出各种小手段试图让中国难堪,结果却适得其反,自己成了笑话。
“你们叔侄聊,我去书房。”
霍老站起身,匆忙的进了书房,今天周安东说的这些东西,他得形成文件,然后递到上面去。
霍老大长长吐了口气:“在香江成立电视台的想法很不错,索尼影视有足够的资源,让新成立的电视台快速崛起。
但有一点,这家电视台,在回归之前,不能跟你扯上一点关系,也不能脱离你的控制,这个要把握好。”
周安东点头,接着两人聊起了内地经济,主要是改革开放。
这一聊就到了晚餐时间,就这么几个人,却满桌子菜,非常丰盛。
这还是周安东第一次参加豪门家宴,并不像电影电视上那样分餐制,身后也没有保姆伺候。
除了餐具考究,菜品精致之外,跟普通人家好像没什么两样,围着桌子坐了一圈,边吃边聊,也没有食不言寝不语那一说。
“安东!”霍老亲自给周安东夹着菜:“今晚就是家宴,没有那么多讲究,你想吃什么就吃什么,可别客气。”
周安东笑着说道:“霍爷爷,我这人脸皮比较厚,到哪都不会客气的。”
“脸皮厚点好。”霍老很是感慨的说道:“当年,我要不是脸皮厚早就饿死了。”
这顿饭没有喝酒,但气氛非常轻松愉悦,聊的也都是家长里短,足足持续了两个多小时,等周安东拜别霍老,回到酒店已经晚上八点多。
没想到的是,他刚到酒店,就接到了明报和大公报的采访邀请。
只是明天回京,没有时间接受采访,不然明报和大公报的采访,他还是愿意接受的。
………………………………
京城!
都一处烧麦馆,俗名醉葫芦,因门口挂一破酒葫芦而得名。
开业于清乾隆三年,初为一席棚小铺,在前门外大街路东,鲜鱼口南。赚钱后,于乾隆七年盖了一间门面的小楼。
清乾隆17年,乾隆微服私访深夜回京,到酒铺用餐,因除夕京城仅此一家还未关门。又服务热情而龙颜大悦,于是派太监赐虎头匾取名都一处。
有藏头诗赞曰:“都城老铺烧麦王,一块黄匾赐辉煌。处地临街多贵客,鲜香味美共来尝。”
短短二十八个字,把都一处的历史、经营特色、所制烧麦的鲜香味美,都一一道出,最后两句还告诉大家都一处临街开店,交通方便,号召大家都来品尝都一处的烧麦。
临近中午,一辆虎头奔停在了都一处门前路边,沈明盛在车上下来,然后抬头看了一眼都一处的牌匾。
“他们也真会选地方,我都不记得,有多长时间没来这里吃烧麦了。”
这时,一辆奥迪100和一辆212停在了奔驰后面,张华和刘宗民他们在车上下来。
“沈总,我们以为你还要等一会才能到呢,没想到比我们还早。”
张华伸出手跟沈明盛握了握手:“你那边情况怎么样?”
“我们进去,边吃边说。”
沈明盛和张华几人进了都一处,就在临窗的位置坐了下来。
然后叫来服务员点菜,当然了,来这里自然不能不吃烧麦。
点完之后,李洲给众人面前的杯倒上水。
“沈总!”冯玉伟忍不住问道:“你那边到底怎么样,现在可是一切就绪,只看你这边的东风了。”
沈明盛笑着说道:“已经谈下来了,要不然我也不会回来。”
“真的?”不只是冯玉伟,张华和刘宗民他们也是激动不已。
“当然是真的。”沈明盛端起杯喝了口水:“浦大少什么时候回来?”
周安东说拉人入伙,他是真没想到,会拉着浦大少一起干,意外又惊喜。
有了这尊大神坐镇,他们的汽车厂就稳了,只要不自己作死,谁他妈的都不敢乱伸爪子。
张华拿出烟分了一圈:“他坐飞机回来,三点多落地,我们吃完饭正好去机场接他。”
就在这时,在外面进来几个人,年纪都不算大,二十多岁,不到三十岁的年纪。
一个个的全都夹着公文包,腰上别着传呼机,手里拿着大哥大。
因为张华他们就坐在窗边,非常显眼,这帮家伙一进来就看到了。
“哎呦喂!”
一个留着长发的家伙,把墨镜往下扒拉了一下,露出眼睛看着张华他们。
“这不是张少、刘少吗?看来是发财了,有钱到都一处吃烧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