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明朝赚大钱
作者:何物阿花 | 分类: | 字数:216.7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266章 明朝的营销号
正月初四,后晌儿。
“给老爷见礼。”
“不必客气,坐吧。”陈长生笑着站起身来,亲手给他斟了一盏热茶:“胡先生请用茶。”
胡先生?
在这个时代,“先生”二字是一个很尊贵的称呼。
胡富贵已是几十岁的人了,这还是第一次有人称他为“先生”。
“先生二字,愧不敢当。”胡富贵愈发的谦卑起来:“老爷这么说,真是折煞小人了。”
陈长生再次坐回到座位上,笑呵呵的看着他:“最近这三两天,你给小慧儿讲了不少孙猴子打妖怪的故事吧?”
听了这话,胡富贵的眼睛陡然就变得明亮起来:“老爷是不是也喜欢那样的精怪故事?小人早就看出来了,老爷也是个编故事的行家。”
小慧儿曾经对他说起过陈长生版本《西游记》的部分剧情,作为《大唐西域奇闻录》的作者,胡富贵很敏锐到意识到,陈长生的那边版本,更加的成熟也更加的系统化,虽然他仅仅只是通过小慧儿之口知道了一小部分剧情,却已经隐隐的感觉到《西游记》这个故事背后隐藏着一个庞大的世界体系。
所谓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没有,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虽然二人的身份和地位相差悬殊,但胡富贵却觉得眼前这位陈老爷就算不是自己的“知己”,至少也有着相同的爱好。
他误会了,真的误会了。
其实陈长生对他胡编乱造的《大唐西域见闻录》真的没啥兴趣,但却不得不承认,这个胡富贵确实很能编。
他弄出来的那些剧情,虽然就是完全不成体系的碎片化剧情,甚至没有什么逻辑可言,很多剧情根本就经不起推敲,但却更能吸引眼球,也更容易被这个时代的人们所接受。
没有什么前因后果,单纯就是孙猴子大战各路妖魔鬼怪,稀奇古怪的法宝层出不穷,而且全都能引经据典的解释这些法宝的功能和来历,突出的特点就只有一个:热闹。
在掺杂了很多莫名其妙的剧情之后,把传统的《西游记》讲述成为孙猴子一路斩妖除魔的故事,不仅说的光怪离奇而且相当的红火热闹,这也是一份本事。
“胡先生,这两天我专门买了些你名下的文字,仔细的看了看。”陈长生脸上的笑容愈发的灿烂了:“虽说都是些穿凿附会胡编乱造的离奇故事,却很有吸引力,你的想象力很丰富啊。”
“小人除了会空想之外,并没有别的什么本事……当然,空想也不是什么本事。”
“不,不。”陈长生笑道:“能想就是本事。只是胡先生的文字,似乎和那些经典有很大的不同啊。”
胡富贵本就不是什么正经的文人,他很清楚的知道自己写出来的到底是些什么玩意儿:“小人给老爷做马夫之前,肩不能挑手不能提,也就只能卖字为生,自然要想方设法的讨好看书之人,要不然的话小人连一文钱都赚不到。”
“仁义道德,圣人教诲,那些大道理小人不是不懂,也知道那才是人间正道。只是迫于生计,不得不如此。”对于胡富贵来说,书写那些荒诞离奇的故事单纯就是为了糊口而已:“若是不写的离奇一点,谁会看呢?那些故事本就是给慧姑娘这种有钱有闲的人看的,什么文以载道,什么微言大义,根本就不需要这些东西,只要看一个红火热闹,只要能派遣无聊的时光也就罢了……”
能吸引眼球,能抓住别人的注意力,这就是本事啊。
陈长生最清楚这事的本质了:这不就是网络时代说的流量嘛!
只要有了流量,就有了一切。
“胡先生,我知道你的本事。”
“小人没什么本事,连马棚都照看不好……”
“马棚的事就不用再说了。”陈长生目光炯炯的看着眼前这个卑微的中年男人,笑呵呵的从怀里摸出一角银子,约莫有二两多三两不到的样子:“我想请你帮我写一篇文章。”
对于胡富贵来说,眼前的这二两多银子就是一笔莫大的财富,但他也知道自己根本就写不出寓意深刻花团锦簇的文章来:“小人只是胡乱编造过一些离奇的故事而已,那种文字怎能算作是文章呢?”
“老爷若是想出展布经济纵论古今的雄文,还是找真正的读书人吧。”
“若是我真的想弄一篇经天纬地的文章,也就不会找你了。”陈长生依旧是一副笑呵呵的表情,就好像是在和相熟已久的至交好友在谈乱一个非常轻松愉快的话题似的:“我想要的就是一个小故事,只要你写出来这个故事,这银子就是你的……”
虽然胡富贵没有本事写出真正的文章,但编故事却是他的专长,尤其是桌子上的那角银子,闪耀着让人无法拒绝的幽光,他立刻就心动了:“老爷想要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无所谓,什么样的故事都行。”陈长生笑道:“我对这个故事仅有一个要求。”
“老爷请讲。”
“这个故事是什么样的我根本就不在意,荒诞离奇也好,感人至深也罢,全都无所谓,但故事当中必须出现秋水伊人胭脂铺。”
“明白了。”胡富贵用力的点着头:“老爷是想宣扬三奶奶的胭脂铺,是吧?”
“正是此意。”
所谓的小故事,其实就是一个广告创意。
陈长生就想给三奶奶的胭脂铺打打广告而已,顺便试一试这个“明初大才子”到底有多大的本事。
“能否借用一下老爷的笔墨?”
胡富贵的这句话,真的把陈长生给惊到了。
广告创意这种东西,最是考验想象力,一般的广告蓝本都需要反复琢磨反复修改,但这胡富贵却索要笔墨,明摆着就是要搞现场的意思啊。
陈长生立刻取来了笔墨等物。
胡富贵稍一沉吟,旋即提笔在手,当场就写出了一篇《江宁回心缘》:
“去岁,彼有江宁王生者,寒窗十载,高中二甲进士出仕为官,因嫌发妻色衰而冷之,兼贪恋妓家美色欲纳之。妻苦闷而不得,闻京有秋水伊人妆品,一试之下恍若二八佳人,容颜绝俏仿佛天女,王生见而不敢认,遂绝纳妾之心,夫妻睦之……”
胡富贵写的这个故事短小精悍,不过区区百十个字,但却具备了一个完整故事的所有要素: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一应俱全。
这个故事的大概意思就是:去年的时候,江宁县那边有个姓王的书生考中了进士,然后就飞黄腾达的当了官。以为富贵了所以就开心嫌弃自己的妻子不够漂亮,想要纳一房年轻貌美的小妾。他的妻子根本就没有办法,非常非常的发愁,听说京城有个名叫秋水伊人的胭脂铺子,就去打扮了一番。想不到经过一番装扮之后,那往生的妻子竟然容光焕发,比十几岁的小姑娘还要肤白貌美,比天上的仙女还要漂亮,以至于王生竟然认不出自己的老婆。有了这么漂亮的老婆,自然也就不外面的女人了,夫妻关系变得非常和睦。
这个故事像极了后世那些营销号编造出来的文章:既有男女关系,又有分而复合的大团圆结局,还顺便宣扬了一下秋水伊人胭脂铺。
若是后世人看到这种烂大街的“软广告”,自然不会当回事,也肯定不会当真。
但这是大明朝啊,在这个资讯极不发达的时代,有名有姓还有家庭住址,说的有鼻子有眼,比真的还要真,容不得人不信啊。
虽然这个小故事绝对算不上完美,但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创造出来,已经让陈长生感到惊喜了。
故事短小,还有男女婚姻、外遇等等人们“喜闻乐见”的剧情,非常便于营销和传播。若是这个胡富贵生活在二十一世纪的网络时代,肯定会搞火好几个营销号,成为网红也不是没有可能呢。
没有任何文以载道的东西,也不想向读者讲述什么大道理,单纯就是为了吸引眼球,在最短的时间内引起更多人的注意,这就是营销的基础啊。
“很好,虽然这个故事还算不上完美,但你能在一盏茶的时间内写出来,已经是殊为不易了。”陈长生赞叹道:“颇有关云长温酒斩华雄的风采呀!”
“雕虫小技而已,等不得大雅之堂,让老爷见笑了。”说到这里的时候,胡富贵有意无意的看了看桌子上那角银子:“老爷还算满意吧?”
“满意,满意,这银子是你的了。”
“谢老爷厚赏。”
虽说胡富贵也算是半个“文字工作者”,但他胡编乱造的那些稀奇古怪的故事最多也就是换几升米粮而已,充其量也就是及十文钱的样子,连一家老小都养不活。
这是二两多银子啊,是胡富贵这辈子得到的最丰厚的一笔“润笔费”。
他做梦也想不到,自己随随便便胡编乱造的故事,竟然这么值钱。
也就只有陈长生陈老爷,才能看出他的作用。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哇。
“你再编造几篇故事出来,只要是能让我满意的,每篇故事都会给你二两银子。”
这句话让胡富贵欣喜若狂,他立刻就意识到陈老爷要大肆宣扬秋水伊人胭脂铺了。
陈长生之所以这么做,确实是有给自家生意打广告的原因在内,但最主要的目的却不在于此。
他想要的是传媒二字。
传媒是一个庞大的产业,可不仅仅只是为了打商业广告那么简单,还有更加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