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明朝赚大钱
作者:何物阿花 | 分类: | 字数:216.7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670章 朕意已决
“奇耻大辱!”
暴怒的呼喝声中,朱棣猛然一甩袍袖,将书案上的奏章、笔墨以及茶盏等物全都扫落在地,那原本黝黑的脸色已变得通红,那双不大的眼睛里似乎要喷出火来,胸口剧烈起伏,将那封所谓的“国书”撕扯成为碎片,呼呼的喘着粗气破口大骂:“此等虏酋,竟敢欺朕,妄图于我大明划南北而治,奇耻大辱啊——”
刚刚被朱棣撕碎的那封“国书”,就是西蒙古大汗本雅失里递上来的。
大明朝和西蒙古,其实早就有沟通交流的“官方渠道”:早在数年之前,这个本雅失里刚刚从分裂的窝阔台汗国返回的时候,为了进一步分化西蒙古各部,大明王朝就和他建立了联系,并且给出了一些赏赐。只是谁也没有想到,这个在当时并不怎么起眼的“小人物”竟然会在短短几年之内,一跃而成为西蒙古的“共主”,并且摆出了一副要再次统一蒙古各部的架势。
这封国书的言辞还是比较恭顺的,大概的意思就是:刚刚发生的战争实在是迫不得已,为了重新建立和大明王朝之间的友好关系,愿意释放俘虏,并且赔偿大量的金银牛羊。同时还传达出了“吾居于朔漠,明朝大皇帝陛下居于中国,愿彼此相安永修两国之好,万民安居乐意,岂不美哉”的意思。
虽然西蒙古大军刚刚消灭了明军的十万人马,但这封“国书”的用词还是非常考究的,甚至透着那么一点点的谦卑,带总是意思却只有一个:希望明朝承认我在北方的地位,我和大明才皇帝同为两个大国的君主,如果你能承认这一点,为了实现两国之间的和平,我愿意付出一些代价。
让朱棣承认他在草原上的统治地位,这是绝对不可能的。
如果朱棣真的答应了,大明朝的法统地位就会动摇。
众所周知,朱元璋建立大明王朝的法理基础就是“驱除蒙元,恢复天下”,大明王朝就是建立在元朝的基础之上。从法统上来看,现在依旧被蒙古势力占据的草原,就应该是属于大明疆域的一部分(至于有没有实际统治那是另外一回事)。
在这种情况下,朱棣绝不可能承认对方的法统,连一点点的可能都没有。
尤其是对方还要以平等的地位和大明王朝“和平共处”,不管他是不是想利用这个机会再次统一草原成就铁木真的霸业,明朝都不会承认的。
“一个小小的虏酋,昔日还对朕称臣,不过逞一时兵马之快,竟然要与朕共治南北,真真的奇耻大辱!朕定要扫灭此贼!!!”
“父皇息怒。”太子素来性情敦厚,即便是在朱棣“龙颜大怒”的情况下,也敢于用事实说话:“北伐是一定要北伐的,只是今岁的秋赋还没有收取上来,国库尚不充盈……以儿臣愚见,不如待到明年春夏之交再兴大军誓师北伐。”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这是人尽皆知的道理。但是大明朝的秋赋通常都会等到第二年春季甚至是初夏时节,才会真正成为国库里边的资材。
打仗打仗,打的就是钱粮。尤其是北伐这种大规模的军事行动,没有强大的国力作为支撑根本就想也不要想了。
就在刚才,工部尚书杨荣也是同样的论调——暂时不要北伐,他不仅是朱棣本人的“智囊”之一,同时还是太子的经史老师,无论怎么说都算是天子近臣了。但此论调一出,却被朱棣骂了出去。
现如今太子又说短时间内不具备大举北伐的条件,朱棣却并不是很生气:因为太子没有象那些文官那样,说出“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愠而致战”的废话,而是言之有物,从经济的角度提出了反对意见。
朱棣虽然性情操切,但却不是那种不顾一切的糊涂蛋,他知道太子说的很对,但却依旧不动声色的看了看汉王朱高煦:“老二,你怎么说?”
汉王之所以能和太子抗衡,最大的本钱就是一个“军”字:汉王朱高煦的基本盘就在军中,尤其是那些靖难功勋,基本都是站在他这一边的。
按说汉王就应该极力赞成北伐才对,毕竟只有打仗他才有建功立业扩大实力的机会,但却很罕见的表示出了和太子一致的看法:
“儿臣以为,此次北伐之所以失败,固然是因为淇国公轻敌冒进,以至丧军辱师。却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则是太过于仓促,种种准备严重不足,固有此败。”
“儿臣以为,当收敛一战而竞全功的操切想法,好好的沉下心来筹集粮草训作士卒,治好在明年天气转暖之前,还不宜开战。”
这一次北伐惨败,十万大军几乎全军覆没,一个公爵四个侯爵总共五个高级将领,而且还全都靖难功臣,全部战死。
这种程度的惨败虽说还不至于动摇国本,但却真的已经有点伤筋动骨了!
虽然朱棣并不赞同汉王的说法,但却不得不承认他说的很对:哪怕单纯从军事角度考虑,短见内都不能开启大规模的战争。最好办法就是潜心发展默默准备,等积蓄足够的实力之后,等到训练出精锐的军队之后,再和对手开战,才能避免重蹈覆辙。
无论从经济还是从军事角度来看,至少在短时间内,都真的不适合轻启战端了。
两个儿子的观点不能说不对,但朱棣却感到很失望:因为这两个儿子并不能体会自己的苦衷。
这次北伐失利,是大明王朝开国以来前所未有的惨败,一举打破了洪武朝和建文朝对蒙古战争不败的金身神话。无论是从舆论、民心还是单纯从政治角度考虑,对于朱棣本人都是非常不利的。
洪武皇帝朱元璋数次北伐,从来都没有败过。建文皇帝朱允炆时期,蒙古人也不敢这么嚣张。大明还是那个大明,蒙古还是那个蒙古,怎么到了你朱棣的时候就败了呢?
这只能说一个问题:你朱棣本人的能力不行,说的更难听一点就是无能!
作为九五至尊的皇帝,被天下人质疑能力问题,这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失败。所以朱棣必须以最快的速度扳回一局,有一场辉煌的军事胜利,来证明自己绝不是一个无能的皇帝。
两个儿子考虑到了经济、军事等等诸多层面,却唯独没有考虑到朱棣本人的感受……
有些事情,即便是亲密如同父子,也是不方便直接说出口的,偏偏这些事情还绝对不能耽误。
没有哪怕一点点的犹豫,朱棣就做出了决定:“朕意已决,百日之内再次北伐,朕要御驾亲征,不破蒙古绝不收兵。”
此话一出,不管是太子还是汉王全都傻眼了:即便是身为皇帝,也不是说想怎么做就能怎么做的,朱棣这么干,必然会招致朝野上下的一致反对。
“父皇不可,此事应该从长计议。”
当太子再次极力阻止的时候,朱棣确实感受到了他的忠心:正常情况下,若是皇帝御驾亲征的话,太子理应监国——也就是说成为事实上的“见习皇帝”。
对于太子来说,这绝对是一个扩张实力培植势力的绝好机会,但太子却极力反对,足以证明他确实没有什么野心,只是单纯为了国家利益考虑。
“儿臣不赞同父皇御驾亲征……”
当汉王同样表示反对的时候,朱棣已经不想再听他说下去了,有些不耐烦的摆了摆手:“不必多言了……”
朱棣要的就是“以天下侍一人”的局面,他觉得自己的利益和生前身后之名要比国家利益更加重要。
视天下为棋盘,在朱棣看来就是雄才大略的君主应有的格局。
就在这个时候,陈石基陈公公踩着小碎步,小心翼翼的走了过来:“陛下,这是漠北都司徐静昌的奏报,没有走部堂的流程,直接从司务司转司礼监,奴婢以为紧要,特意呈奏御前……”
朱棣拿起陈石基递上来的书文,仔仔细细的看了又看,脸上的神色变得十分复杂,震惊、愤怒、欣喜等等表情交织在一起。
太子和汉王根本就不知道徐静昌的奏报上到底写了些什么,只是看到朱棣的脸色渐渐变得柔和了许多:“这个陈长生,还是有点眼光的,只可惜他位卑言轻,淇国公又刚愎自用,不肯听从他的建议,所以才会招致此败。”
“十万大军倾覆之际,竟然能带着一营人马突围出来,还能和东线的徐静昌汇合,必然是有些真本事的,朕当初没有看错人。”
“还有这份再伐蒙古的陈情疏,也是言之有物,颇有些见识,比朝廷里头那些空口大言夸夸其谈的家伙们强的不止一点半点……”
就好像是一个孤立无援的人终于找到了支持者似的,朱棣随手就把那两份奏疏分别交给了太子和汉王:“你们两个也好好的看看吧,好好的体会一下来自前方将士的声音……”
直到这个时候,太子和汉王才知道了陈长生并没有死在战场上,而是带着一票人马顺利突围,已经和东线的赵深、徐静昌汇合了。根据奏报上的日期推算,现在的陈长生应该正在返回京城的路途之上了……